康熙的诏书内容(康熙招民填川诏诏书)
在我的故乡,四川省资中县,有一个古地名,叫雎(jū)家坝解放后直到20世纪末的几十年里,还设立过资中县雎家乡(公社)虽然现在区划调整,雎家乡已经撤并,但雎家坝村还依然存在按常理,雎家坝,地以人名,当地应该雎姓人氏较多不过,让人奇怪的是,那里找不到一个人姓雎很多年前,我为此曾请教过当地的一些长者,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康熙的诏书内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康熙的诏书内容
在我的故乡,四川省资中县,有一个古地名,叫雎(jū)家坝。解放后直到20世纪末的几十年里,还设立过资中县雎家乡(公社)。虽然现在区划调整,雎家乡已经撤并,但雎家坝村还依然存在。按常理,雎家坝,地以人名,当地应该雎姓人氏较多。不过,让人奇怪的是,那里找不到一个人姓雎。很多年前,我为此曾请教过当地的一些长者。
一种说法是,这"雎"字儿,可能写错了,应该是"睢(suī)"。对这种没有依据的猜测,我十分怀疑,因为当地也找不到姓睢的。这"雎"字儿确实不太常见,当时乡政府的一些工作人员也常把"雎"写成"睢",但这并不意味着古老的地名,就可以让那些后生随意乱改,更何况连"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经》名句和春秋战国"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都不知晓的人,又何德何能去让一个古地名改换名称呢?
还有一种说法,几百年前,这个地方,确实叫雎家坝,但在"湖广填四川"我们的祖先上川来时,这一带全是没过头顶的野草和高耸入云的森林,续行数日,都荒无人烟。一位几年前已过世的长者还曾告诉我,他的祖上有这样一个传说,先祖来到这里垦荒种地时,从茂密的森林里发现有空无一人的房屋,虽朽败却还未完全倒塌,院坝里还有人的尸骨,甚至屋里的床上还挂着雪白的麻布蚊帐,但伸手一摸,就立即变成粉末。这表明,先前在这个地方居住的四川土著居民,可能在很多年就逃离或因故灭绝了。在谈及地名时,这位长者说,几十年前,他还在经过雎家坝的古驿道(茶马古道的一部分)旁,看见过一块残碑,尽管年代久远,风化严重,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但他确实能肯定石碑上面有"雎家"二字的痕迹。
很小的时候,也经常听老人们说,我们的祖先不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周围所有家族全是"湖广填四川"时,才千里迢迢迁徙入川,都是湖广人的后裔。那时的交通并不发达,如此背井离乡、长途跋涉,其中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我也曾多次向前辈们问询先祖上川来时的一些情况,但都说不具体,答案也大同小异:张献忠屠蜀,把原先的四川人剿灭绝种了。康熙皇帝下诏,让湖广人来填四川,于是先祖几兄弟便挑着箩筐跟随人流离开了故乡。上中学的时候,听前辈说到祖籍"湖广"二字,他们都说是湖南省和广东省。后来查阅了大量史料,并实地寻根走访,才知道,先辈们一代一代,口口相传的那些信息,也并不完全属实。
四川简称蜀,是我国西部最大的盆地,温和湿润的气候让这一片沃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可以说是人类休养生息的天生福地,也是历代割据政权拓展疆域的根据地。但幸福和灾难往往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很多时候,总是如影随形。宋徽宗大观四年(1120年)全国有12500万人,四川人口居全国第一,将近一千万。而据《四川通志》记载,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行人口统计时,全国有人口10171万,而四川却急剧下降,仅余9万多人。
从近年的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来看,造成四川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宋朝抗金、抗蒙战争
宋朝时期,崇尚以文治国,有些重文轻武。但它能够比较成功地应对辽、 西夏和金的轮番入侵,内部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使其科学技术成就达到世界巅峰,这实属一个奇迹。两宋时期,四川也可谓是人文荟萃,时称"人文之盛,莫盛于蜀"。不过,当时四川军民为抗金战争拼尽全力,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但是,在接下来面对强大的蒙古帝国时,南宋王朝就没那么幸运了。在公元1123年至1279年南宋灭亡的这五十多年里,以屠城闻名的蒙古人曾经三次攻陷成都。仅1231年,拖雷引兵进攻四川,大肆屠杀成都居民,城中遗骸就达到140万,巴山蜀水的空气里也飘着血腥的味道。由于成吉思汗在建国之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后来才创制了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国师在藏文的基础上创制了"蒙古新字"作为官定的蒙古文。所以,蒙古建国前后的一段历史,全部是后来追述的,非常简略粗糙,有不少瑕疵,很多当初的事实真相或许早已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但有学者从宋史、元史和明史等资料提供的数字统计,四川在惨遭蒙古铁蹄践踏之后,人口由原先的1000万下降到了60万左右。
二、明末清初的自然灾害
明朝初期,全国人口仅有五千多万。经过两百多年的励精图治,至17世纪初,人口已近2亿。那时,四川人口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明代是一个灾害频繁的王朝,在其277年的历史中,记录在册的自然灾害就发生了5000多次。真正达到了"旷古未有之记录"。这一时期的灾害除了具有数量多、频率高的特点外,还呈现出空间分布广、时间主要集中在王朝后期的特点。在明朝前期比较清明的吏治阶段,各级官员能积极投入到备灾救灾活动中去,往往有灾而无害,降低了灾害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在中后期吏治日趋腐败,各级官员消极懈怠,甚至贪污腐化、中饱私囊,出现了无灾变有灾、小灾变大灾的异常情形。当明末出现惨绝人寰的旱、蝗、疫灾三位一体巨大灾难,让南京城"死者甚众,聚宝门军以豆计棺,日以升计"时,严重地激化了大明王朝的社会矛盾,形成了社会动荡,农民起义的烽火几乎蔓延到了整个中国。崇祯十四年(1641年),左懋第奉命督办从江南向京城运送粮食,看见江南发生饥荒,他在给崇桢皇帝的奏章中这样写道:"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流冠杀戮,村市为墟,其他饥疫死者,积水涯,河为不流。"足见明末天灾人祸之惨烈。据《四川通志》记载,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四川的各个州县也都发生了大的疫灾,致使地旷人稀,人口再次急剧下降。
三、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和三藩之乱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天灾频发,但统治阶级却横征暴敛,涸泽而渔,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特别是农民,除了造反,别无出路。崇祯三年(1630年),李自成、张献忠等揭竿而起。其中张献忠率领的起义大军先后五次进入四川,于1644年8月攻入成都,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州县,宣告建立大西政权。但是,在清军、南明军和地主武装的夹击下,起义军严重受损。两年后,张献忠在西充抗击清军时阵亡。起义军余部在刘文秀、孙可望等部将的带领下,向贵州方向转移。1650年,义军再次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遭到了清军的残酷镇压,后转战西南各省,坚持了十多年。明末的这场艰苦卓绝的农民战争,起义军与明军战斗了17年,与清军战斗了14年,虽然最后功败垂成,但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动摇了其统治根基。
三藩之乱,是指康熙十二年(1673年),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平西、靖南、平南三藩,以朝廷撤藩之议为由,纠集海内外反清势力起兵反叛,吴三桂在云南杀巡抚朱国治,进而占据四川。清朝平息"三藩之乱"历时八年。
明末清初这些持续达三十多年的战争,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地主武装杀农民,农民杀反动武装,尤其是明朝政权的垂死挣扎和清军入关后在四川丧心病狂的屠杀,让富饶的天府之国因此生灵涂炭,成为了"百里人烟俱灭,莽林丛生、狼奔豕突之地"。
但我们在翻阅清朝编撰的历史文献时,大都一致认定张献忠是屠川的罪魁祸首。清代著名学者、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的《湖广水利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张贼屠蜀,民殆尽;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入楚,楚人入蜀。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这就是"湖广填四川"的由来。
其实,那是满清为巩固政权,指使御用文人篡改史实,编造张献忠屠蜀的谎言,并以此掩盖清军在四川进行的大屠杀。
张献忠在四川称帝建立"大西国"是在1644年,恰好那一年清兵入关,而清廷派兵入川则是在两年之后。既然在四川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当然是想经营四川,可一建国就在自己的国家内部开始灭绝人性的大屠杀,那建国还有什么意义呢?
清朝所编的史料说张献忠屠杀了六万万男女,也就是六亿人。这一看就知道是弥天大谎。编著清史的时候,清朝早已稳定,张献忠本人及其残部也已被消灭,即使照实记录,相信也不会对清廷政权有太大的影响,那为什么还要在官方的史实记录里如此夸大其词、极力丑化张献忠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四川"千里无人烟"的主要凶手就是清军。因为屠杀的规模太大、死人实在太多,以至于不得不从湖广一带大量移民到四川,罪行难以掩盖,就只有把责任推给早已死去的张献忠了,以防止其治下的臣民了解真相后影响其政权的稳定。
关于清史造假栽赃,还可从满清的"七杀碑"传说中可见一斑。据说张献忠在他杀人的地方立了一块碑,碑文是这样的:"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然而,1934年,一位英国传教士在四川广汉找到一块张献忠立下的"圣谕碑",碑文内容却是:"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其大意是说:慈悲的上天赐给人万物,而人却无一物可用来报答上天,人需要反省。这是劝人敬天行善,根本就没有一点杀气。而清朝的御用文人,把前两句留下,后面的内容改为七个"杀"字,来凸显张献忠的残暴,给他扣上"杀人魔王"的帽子。不仅仅是清朝史料记载,就连民间也有张献忠杀人如麻的传言,其中固然有可信的成份,但若说他真的在四川杀了几千万甚至是六亿人,那显然是无稽之谈,因为当时的整个中国的人口还只有一亿多。
其实,清军才是四川大屠杀的制造者。因为四川是抵抗清军最顽强的地方之一,清军每攻下一城,必杀人屠城。目的是要杀一儆百,灭四川人威风,震慑天下反清之人,以求巩固政权。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1649年,满清攻入四川时发布的文告中得到印证:"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满清入关后,他们制造了包括四川大奢杀在内的朔州之屠、南京之屠、苏州之屠、无锡之屠、昆山之屠、常熟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等数十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真的是到了"杀人不眨眼"的地步。几十年后,雍正也亲口承认了清军屠杀平民,对四川人口减少造成巨大影响的事实。雍正七年九月癸未(1729年)的《清世宗实录》里有这样的记载:"其不法之将弁兵丁等,又借征剿之名,肆行扰害,杀戮良民请功,以充获贼之数,中国人民死亡过半。即如四川之人,竟致靡有孑遗之叹。其偶有存者,则肢体不全,耳鼻残缺。此天下人所共知。"
清朝康熙初年,历经战乱和天灾的四川荒凉凋敝。四川新任巡抚张德地从重庆乘船到泸州,一路巡查,发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竟然荒无人烟。康熙七年(1668年),他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我被皇上荣幸地任命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员,来到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地方一展宏图。但现在当我站在满目疮痍的昔日天府,增赋无策,税款难征,使我感到局促不安、寝食俱废。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唯有精忠报国效忠朝廷。经过几日思索,我觉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唯有招来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
那些年,康熙皇帝也正为全国的税收和重建问题发愁,后来便颁布了一份如下的诏书。
《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朕承先帝遗统,称制中国,自愧无能,守成自惕。今幸四海同风,八荒底定,贡赋维周,适朕愿也。独痛西蜀一隅,自献贼蹂躏以来,土地未辟,田野未治,荒芜有年,贡赋维艰。虽征毫末,不能供在位之费,尚起江南、江西,助解应用。朕甚悯焉。今有温、卢二卿,具奏陈言:湖广民有毂击肩摩之风,地有一粟难加之势。今特下诏,仰户部饬行川省、湖广等处文武官员知悉,凡有开垦百姓,任从通往,毋得关隘阻挠。俟开垦六年外候旨起科。凡在彼官员,招抚有功,另行嘉奖。康熙三十三年岁次甲戍正月初七日诏
于是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湖广填四川"便逐步走向了高潮。据考证,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十几个省的居民都在移民之列,其中以湖广等省人口最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也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到1840 年,四川人口便又恢复到了3833 万。据《成都通览》记载:"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陕西10%,广东、广西10%,河南、山东5%,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福建山西5%。
所以,现在的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老川人,大多是三百多年前湖广移民的后裔,我的湖广祖先也是在那个时候来到了雎家坝。
参考文献:
《宋史》、《元史》、《明史》、《明实录》、《中国通史》(陈恭禄)、《中华通史》(陈致平)、《中国人口史》(葛剑雄主编)、《四川通志》、《明太祖实录》、《清世宗实录》、《明清史料·户部题本》、《续文献通考》、《灾害与明代政治》(鞠明库)、《张献忠论传》(袁庭栋)。对提供曹氏和刘氏家谱的友人,在此一并致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