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音色三种(影响古琴音色的工艺方面的原因)

影响你挑选古琴时,除了本身音色发出以后可以做为判断标准以外,工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先河古琴就从几十年的斫琴工艺上面给大家详细的说一说

塌腰

指琴面板的中部下凹。

这种情况一般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塌腰就是指琴面板中部凹下去,与琴面板严重不平。

塌腰会造成琴弦离面板过高,继而出现抗指。

塌腰一般是木材处理不合格造成的,这是质量上出现了变形。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有些斫琴家会为了取得好的手感,从而在琴面中下部做些轻微下沉处理,这不是塌腰。

古琴音色三种(影响古琴音色的工艺方面的原因)(1)

岳山过高或过低

岳山过高会抗指,岳山过低会造成打板,或右手弹奏时碰到琴面。

岳山的高低要看低头的大小,有些厂琴面板做的不合规范,会通过调整岳山来解决问题。

古人的经验是前一指后一纸,即岳山一般应是一平指的高度,龙龈一般应高出琴面大概1MM(即能轻松塞进一张厚些的纸)。通常大家都注意到了岳山而忽视了龙龈的部分。

古琴音色三种(影响古琴音色的工艺方面的原因)(2)

化学漆

化学漆在低价琴中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使用率。

但要分辨它也十分简单。一是它有明显的油漆气味,二是化学漆一般都是贼亮贼亮的,三是琴表面会有微微的籽粒。不过如果是好的大漆,经过抛光以后,也是可以做到十分精致的镜面效果的。

斫琴应使用传统的大漆,化学漆虽然能缩短斫琴的时间,但会缩短琴的寿命,且手感较差,不做推荐。

古琴音色三种(影响古琴音色的工艺方面的原因)(3)

无灰胎

按照古法的要求,琴体表面应该覆有3-5层的灰胎,灰胎一般用鹿角霜粉和大漆混合,也可以用瓦灰和大漆混合。灰胎的作用,一是保护木胎,二是对声音进行抑制。无灰胎的琴硬度差、易磨损,寿命短。

古琴音色三种(影响古琴音色的工艺方面的原因)(4)

起泡

斫琴时裹布的工艺不过关,会造成布与琴面粘贴不牢,鼓起一个或数个大小不一的泡,这种现象会影响弹奏,造成琴的表面漆面脱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