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食饺子(乡土风情家乡饺子)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变化让人目不暇接,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民俗风情,一下子就被冲撞得七零八落,饮食也是这样子的。就比如说吃饺子吧,现在的人们全不当回事儿,什么时候想吃,吃什么馅儿的,往往是随心所欲,手到擒来,不费什么吹灰之力。
过去的年月可不行,想吃一顿饺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因此上家乡流行着这么一句说词,好吃莫过饺子。是呀,好吃的东西谁不想吃?只是由不得自己的。所以在过去吃饺子什么时候吃,吃什么馅的,都是有许多讲究的。
现在看来,当初这些习俗里面,礼仪算是一个方面,不过更多的是由于物质的稀缺。物以稀为贵,东西少了,所以就得当一回事儿了。现在吃饺子当然已是家常便饭了,勤快一点的,自已在家里包。
人懒一点的,或从街上买回皮与馅,或是冷冻饺子,或者干脆就到街上去吃。因为沿街一走,饺子馆随处可见,馅儿五花八门,想吃什么饺子伸手可得,可见饺子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食品了。不过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面,饺子属于稀岔饭,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是家里来了尊贵客人,或者是有了什么重大事情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饺子,还不一定能够紧饱着吃哩。
不过我总觉得现在的这种吃法,充其量只能叫做一种吃,满足一下舌尖上的口感,填饱肚子而已,根本找不到其原来那种甘醇味道的。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许多东西只有经过自己的亲手劳动,才更觉得有味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劳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身心的愉悦。所以在家里面包的饺子,吃起来与饭店里的味道绝对不一样,这个大家都深有体会。
在过去,吃饺子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全家人都会参与进来,和面的,做馅的,擀皮的,烧火的,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尤其是在包饺子的时候,祖孙几代人围在一起,干起活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包出来的饺子也是形状各异,精彩纷呈,常常是饺子还未到嘴里,却已是涎水长流了。
现在似乎是找不到这种氛围这种感觉了,也缺少了那种口口相传,手把手教包饺子的传统习惯,即使有的家庭逢年过节时体验上一次半回,也没有旧时的那般认真的劲儿了。
小时候在我们家里,奶奶和母亲都是包饺子的高手,奶奶包出来的饺子比较拙朴,母亲包的比较精致,应该说是各有千秋。而且在我们家乡一带,常常将素馅的一般叫“角儿(jueer)”,荤馅的叫作“疙瘩”,虽然都是先将白面揽水和成面团,放在面盆里盖上湿纱布或者毛巾,放置上一小时左右再开始擀片儿的。
但是在和面、擀皮和包捏的方式方法上面,都还是有所不同的。角儿的面要软一些,皮用擀面杖擀好后切成方形,在包的时候一沓一沓地拿过去,一个一个的包。包好的角儿形状也是呈方形的,像一只只小船一样,摆在盘子里或者是箄子上,看上去都非常的美。
疙瘩则不一样了,面和的相对要硬一些,和好后搓成长条,用刀切或用手揪成一个一个小剂子。然后用手揞成小圆坨,再用擀面杖一个一个地擀,擀出来的面皮也是圆形的,包出来的饺子圆嘟嘟的,因此上形象地称为疙瘩。
还有一种称作馄饨的,与饺子相比较,馄饨个儿小,皮也较薄,煮熟后有一种透明感。亦因此薄厚之别,所以等量的馄饨与饺子入沸水中煮,煮熟馄饨费时相对较短。而且在吃法上也有所不同。
吃馄饨时要先舀出一些热汤来,放入盛佐料的碗内,再盛入适量的馄饨,然后加入葱丝、姜末、香菜、虾皮、紫菜之类。所以说馄饨重汤料,而饺子则是重蘸料的,两者的做法与吃法,都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饺子人人爱吃,我想不外乎是因为饺子馅儿种类繁多,将面与菜两者的优点融为一体,所以才能叫人百吃不厌。饺子主要分作荤的和素的两种。在我们家乡荤的多叫疙瘩,馅儿主要有猪肉、羊肉、牛肉等,过去由于家境都比较贫困,往往是要配上一定比例的蔬菜,比如白菜、莲菜、芹菜等。
素馅儿往往比较多,什么韭菜、茄子、胡萝卜、白萝卜、豆腐、粉条、西葫芦等等,我们叫做角儿,要是加入了鸡蛋、韭黄、金针等,那就成为花素了,有时候还可以归入荤饺子之类的。另外,家里还常常买回一些猪板油或肥肉块子,炸成猪油食用,剩下的皮啦、筋啦,叫做炸不烂,配上一定比例的蔬菜,亦荤亦素,也非常香腴适口,别具一格。
包饺子分拌馅儿、和面、擀皮、包捏、煮熟五个步骤,每个环节都是技术活儿,马虎不得的,否则就会前功尽弃的。就说饺子馅儿吧,要分剁、切、擦三种。
一般来说,荤馅是用刀剁的,年关月尽晚上,走在村里巷道听去,东邻西舍,南头北院,到处都是叮叮咚咚的剁肉声。如果萝卜做馅儿,是要用擦子擦的,其他的多是用刀切了。当然了,只是不论是捏角儿还是包疙瘩,都要讲究皮儿中间稍厚一些,边儿要薄,馅儿尽量包得多一些,这样才能够看出包饺子人的水平高低,最基本的前提,是不论那个环节,都不能让饺子破了。
别小瞧煮饺子的过程,技术参数也是非常高的,一着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首先要将冷水烧开,这样饺子包成后即可下锅。此时要用漏勺或者汤勺(反过来凸面朝上),顺着锅沿逆时针或顺时针划圆弧状,以防饺子粘连。煮的过程中需加入3次凉水,经历所谓‘三沉三浮’,煮至饺子浮上水面,方可保证煮熟。
饺子的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原料营养素种类齐全,蒸煮方法又能保证营养较少流失,并且符合中国色香味饮食文化的内涵,还象征着幸福美满,团团圆圆,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尤其是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家乡美味,是刻在心灵上的终生符号,也最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据说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只是包饺子是个技巧活儿,不仅头绪多,还费工费时,所以懒人一般是不喜欢吃饺子的。说白了,懒人不是不喜欢吃饺子,是因为懒人懒得怕干活,正应了那句“舒服不过躺着”的老话。当年我们邻村有一个年轻人去当兵,恰好赶上阳历年包饺子,因为他自身懒,就说自己从来不吃饺子的。结果是当了三年兵,连一次饺子都没吃上,涎水只好往肚子里咽,还没法子说出口,真真的悔青了肠子。
声明: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