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分以下的甲状腺癌需要手术吗(2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癌不用切了)

大家常说可以观察的微小癌

是指1厘米以下的乳头状癌

很多人心中就有疑惑

超过1厘米的乳头状癌就不能观察了吗?

上周顶刊JAMA Oncology重磅发文

公布了2厘米以下甲状腺癌的观察结果

一公分以下的甲状腺癌需要手术吗(2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癌不用切了)(1)

观察条件

这次开展观察的是洛杉矶的西达赛奈医学中心

观察条件是穿刺确诊的乳头状癌

细胞学中不存在低分化成分

肿瘤最大径小于2厘米

位置没有侵犯关键结构的风险

超声上没有可疑淋巴结

共有222位患者符合观察标准

110位选择了手术治疗

112位选择了观察随访

观察组平均直径是1.1厘米

六成乳头状癌位于1-2厘米之间

平均随访时间为37.1个月

进展的概率

过去定义肿瘤最大径增长3毫米为进展

这次放宽了标准

最大径增长超过5毫米才算进展

112位观察随访患者中

肿瘤最大径增长超过5毫米的仅有4位

没有人出现超声上可疑的淋巴结

更没有人出现远处转移

一公分以下的甲状腺癌需要手术吗(2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癌不用切了)(2)

和之前观察组结果类似

肿瘤变大和缩小的概率几乎相当

有些甲癌的尺寸甚至明显变小

15位观察者的肿瘤缩小3毫米以上

4位观察者的肿瘤缩小幅度超过5毫米

很多人说甲癌是懒癌

不需要过于担心

其实懒癌这个词都夸大了它的威胁

毕竟懒猪它会跑,懒人他会动

很多甲癌是一具僵尸

没有任何活力还要缩水

延迟手术和立即手术的比较

112位选择观察的乳头状癌患者

绝大多数仍在观察之中

只有8位患者接受了延迟手术

其中4位是因为肿瘤最大径增长了5毫米

2位是自己改变了主意

2位是咨询其余医生后改变了主意

1 病理中的不利因素

一公分以下的甲状腺癌需要手术吗(2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癌不用切了)(3)

为了搞清楚延迟手术是否有负面影响

作者统计了术后病理中的不利因素

包括侵蚀性亚型,微小腺外侵犯,脉管癌栓和隐匿淋巴结转移

3/8延迟手术的病理包含不利因素

21/110立即手术的病理包含不利因素

两组概率未见明显差异

2 复发率和死亡率

118位最终手术的患者

无论是立即手术还是延迟手术

尽管其中一部分出现了病理上的不利因素

但随访中未发生任何复发和死亡事件

患者生存率自然是100%

更有意思的是

3位延迟手术的患者尽管病理出现了不利因素

但观察期间肿瘤反而有缩小

这也间接说明了

病理中的不利因素可能和肿瘤进展没什么关系

更不代表预后会受到影响

3 术后并发症

8位延迟手术的患者

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

110位立即手术的患者

7位出现了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1位出现了暂时性的喉返神经麻痹

观察组和手术组的焦虑比较

一公分以下的甲状腺癌需要手术吗(2厘米以下的甲状腺癌不用切了)(4)

这篇报道最有意思的地方

是通过问卷的形式分析了患者的焦虑状况

尽管所有人都符合观察标准

但观察组的初始焦虑得分是0.6

而手术组的初始焦虑得分是1.0

是焦虑让可以观察的患者的选择了手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

观察组的焦虑值逐渐下降

手术组的焦虑值却相对稳定

两者的焦虑程度越拉越大

换句话说手术并不能缓解焦虑

千万不要因为焦虑而选择切除甲状腺

笔记总结

当甲状腺癌的观察标准放宽到2厘米

结果仍是百分百安全

绝大部分甲癌没有进展

极少部分进展的甲癌需要延迟手术

即便延迟手术

也没有导致任何严重的后果

这些发现提示我们

甲癌之所以预后好绝不是外科医生的功劳

而是大多甲癌发展到一定阶段

自身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少筛出一些甲癌

少切除一些甲状腺

才是保护老百姓甲状腺健康最好的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