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如何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抓牢机遇闯新路)

山西如何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抓牢机遇闯新路)(1)

深刻指出:“我国所有的区域发展战略都是成功的,西部大开发尤其明显。”

西部大开发20多年,发展变化令世界瞩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发布,吹响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闯新路,开新局。党的二十大期间,云南日报联合贵州日报、广西日报、四川日报、西藏日报、陕西日报、青海日报、宁夏日报、新疆日报,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聚焦“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主题,共话新时代下,如何抢抓机遇、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现高质量发展。

山西如何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抓牢机遇闯新路)(2)

山西如何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抓牢机遇闯新路)(3)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耕捷代表:

建好铁路大动脉助推云南跨越式发展

山西如何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抓牢机遇闯新路)(4)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铁路创造了赶超跨越的‘非凡十年’,实现了路网纵横延展、货物往来顺畅、旅客出行舒适,为彩云之南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谈到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铁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耕捷感触很深。

一条条铁路跨越万千山河,让祖国西南的天堑变通途,也带动了更大规模的人流、物流。10年来,云南铁路累计运输货物13.74亿吨,运价优惠让利达到71.23亿元;累计到发旅客9.42亿人次,平均年增长6.1%。16个州市由2012年只有8个州市通铁路,跃升为目前13个州市通动车。

2021年11月,大临铁路小湾东站开通,周边30万群众因此受益。“一位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彝族群众说,多年前第一次到县城,就跋山涉水走了7个小时;现在动车通到家门口,一定要坐动车到北京天安门看一看。各族群众满满的获得感,给我们带来了高度的荣誉感、成就感。”王耕捷说。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铁路建设同样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中老铁路开通后,昆明的榴莲、山竹等东南亚热带水果销售价格明显下降,这个很小但很具体的案例,折射出了铁路建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给开放发展带来的机遇。”王耕捷介绍,开通运营10个月来,中老铁路客货运输两旺,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作用初显。

王耕捷表示,云南铁路已经实现由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的根本转变,正在向提质增效、适度超前华丽转身,未来将全面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助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促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创造新辉煌。

贵州省铜仁市委书记李作勋代表:

抢抓“风口”机遇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山西如何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抓牢机遇闯新路)(5)

指示贵州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赋予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重大使命。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委书记李作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铜仁将围绕“四新”主目标、“四化”主抓手,高质量推动新型功能材料首位产业加速发展,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闯新路作出铜仁贡献。

铜仁锰矿石资源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7%,是国家锰矿资源战略安全供应核心区。铜仁将立足优势,打造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把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作为新型工业化首位产业,全力推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实施,全球新能源材料产业迎来飞速发展时期,铜仁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风口”机遇。铜仁将抢滩布局,以大龙开发区为核心,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及原辅料、负极材料和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形成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核心承载区。打造新能源电池应用设备产业集聚区、新型功能材料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锰资源高效利用精深加工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延伸拓展区,努力形成“一核五区”产业布局。

铜仁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区(县)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推动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等向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聚。研究出台科技、金融、人才等政策支持措施。充分发挥中伟、汇成新材料2家企业获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机遇,大力推进产业技术突破。加快完善电力、污水管网、仓储物流等基础配套,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综合承载力。

风正扬帆正当时,奋楫争先再出发。铜仁正加快建成全国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聚基地、全国锰产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奋力打造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委书记谭丕创代表:

边海统筹双轮驱动深化开放合作

山西如何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抓牢机遇闯新路)(6)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先后被中央赋予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改革开放平台和先行先试政策,还入选了港口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开放发展势头强劲。

据防城港市委书记谭丕创介绍,目前,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成功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委联合出台政策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医学试验区总体方案,医学试验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统筹推进重点产业项目52个,总投资超500亿元;区域医疗中心、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等一批重大平台落地建设。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出全国首张34证合一的“一照通”营业执照;“互市 落地加工”等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广西首票马来西亚RCEP原产地证书在防城海关签发。

下一步,防城港市将坚持边海统筹,双轮驱动,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抓好先行先试,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用好用足国家赋予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发展的15条改革创新政策措施,加快建设,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将其建设成为面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与东盟国家的国际医学开放先行区、国际医学创新示范区、国际医学产业合作集聚区、国际医学人文交流新平台(三区一平台)。同时,推动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联动发展,积极探索沿边开放开发新模式;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全力构建以大型深水泊位为龙头、中小泊位为辅,技术先进、分工明确、协同联动的港口建设发展新格局,努力建成大宗散杂货和冷链集装箱等大宗商品转运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港区。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罗佳明代表:

强化协作交通开路融入区域经济圈

山西如何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抓牢机遇闯新路)(7)

作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川贵两省如何发挥好交通这个开路先锋的作用?带着问题,记者走访了党的二十大代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罗佳明。

罗佳明介绍,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正式确定为交通“四极”之一,四川在全国交通领域的优势不断提升,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有很多不足。特别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起点省份,在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背景下,四川对于南向通道的需求更加迫切。而这将是接下来四川和贵州强化合作的重要着力点。

如何强化?首先,是整合内部资源。罗佳明表示,对上,川贵可从省级层面建立合作机制,共同争取政策,共同规划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对内,双方立足各自交通领域优势,强化资源整合,实现跨省资源共享共用。例如,成都拥有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两大空港,可以依托这一优势,川贵两省共同开发航线、优化航班频次和支撑服务布局等。

再者,是推进设施互联互通。川贵两省可参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经验,推动上马建设一批骨干线路,尽快打通国省干线的联系,从而进一步密切两省毗邻地区人员货物交往。

最后,是推进服务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管理协同水平。罗佳明表示,贵州与四川可以探索加开跨省际公交线路、推进一批道路交通运输领域高频事项的跨省通办等。

好消息已经传来。今年7月,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中国铁路设计集团等有关部门对黄百铁路(黄桶至百色线)开展现场踏勘及评估,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和评审。这也为黄百铁路后续初设阶段各项工作开展和开工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此前,四川已于去年6月启动建设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而两段铁路建设完毕后,四川经北部湾出海的通道将更加顺畅。

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南伊村妇联主席亚夏代表:

扎根边陲带领珞巴人民兴边致富

山西如何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抓牢机遇闯新路)(8)

在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南伊村,提起亚夏,村民们无不点头称赞。多年来,亚夏始终扎根祖国边陲一线,坚守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带领珞巴人民兴边致富、守家卫国,用实际行动传承“我为祖国守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初心映照。

“我要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让大家生活得更好。”1983年出生的亚夏一直生活在南伊村这个小村庄里,2009年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村里,她总是帮助村民做各种事情,成为村民们的好帮手。

2009年,村子附近的南伊沟景区正式开放,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扶下,亚夏凭借自身普通话好、口齿伶俐的优势,和村里在家的妇女们一起在景区设立了4个民族特色旅游售卖摊位,如今平均每年增收超过10万元。

亚夏积极探索“旅游 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邀请嘎玛农场林芝香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南伊村开展草莓种植技术指导,带领全村妇女种植温室草莓。现在,南伊村温室大棚内已种植草莓4000株,每年为每户增收2000余元,在促进群众增收的同时,有效破解了村妇女组织力量薄弱的问题。在她的带领下,去年村里新建的49个灵芝菌大棚也喜迎丰收,产量14200斤,收益56.8万元,户均增收9400元。截至202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680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8万元。

眼下,亚夏思考最多的,是肩上强边固边的责任,“边境上无小事,件件是大事!”亚夏在巡边放牧路上义务坚守了25年。如今,在亚夏的带领下,村里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固边守边中。随着守边队伍的不断壮大,村党支部开展了支部党课、国防教育、“三进牧屋”活动,加强守边党员群众思想教育,提高村民巡逻放哨技能,并组织群众定期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活动。

珞巴族人民像一朵朵格桑花一样扎根在祖国西南边陲,让党的旗帜始终在边境一线高高飘扬。

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孙科代表:

发挥优势创新平台扩大向西开放

山西如何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抓牢机遇闯新路)(9)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代表、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孙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陕西将充分发挥科技资源、杨凌农业科技、高新区辐射带动、区位地理“四大优势”,全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2021年3月,陕西正式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窗口、总平台和总引擎。“一年多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在优化整合科技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孙科说。

孙科告诉记者,近年来,陕西高标准建设、超前谋划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有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持续加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投入。

杨凌示范区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700余项,在全国18个省(区、市)建成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350个。

为了更好发挥高新区辐射带动作用,陕西支持7家国家高新区、18家省级高新区突出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集群。2021年,全省高新区注册企业19.66万家,高新区共实现生产总值8221.88亿元,占全省GDP的27.59%;出口总额1964.44亿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76.55%。

陕西地处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面临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孙科说,目前,陕西积极参与科技部发起的科技人文交流、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技术转移四项行动,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

在省际科技合作交流方面,陕西已与甘肃、内蒙古等省区科技管理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孙科说:“其中,陕西与贵州开展了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交流合作,2019年以来累计向贵州输出技术项目682项,技术合同交易额47.32亿元;贵州向陕西转移技术项目59项,技术合同交易额6.11亿元。”

青海省交通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韩石代表:

画好交通高质量发展“工笔画”

山西如何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抓牢机遇闯新路)(10)

韩石是青海省交通工程技术服务中心的党委书记、主任。2002年大学毕业后,这位撒拉族年轻人投身青海交通建设,先后参与了平阿高速公路、拉脊山隧道、德香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见证了青海交通发展最为迅速的20年。

韩石介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就拿我最熟悉的交通领域来说,这20年,我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从‘十二五’的200亿元增长到了‘十三五’的1649亿元,公路里程从不到2万公里突破8.5万公里,高速公路完成从零到千的跨越,达到4101公里。”

正如韩石说的那样,到去年年底,青海省公路总里程达8.62万公里,实现了所有市州和30个县级行政区通高速,100%的县级行政区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尤其是在农村公路方面,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投资231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5万公里,解决了36个乡镇、2796个建制村通硬化路的难题,农村公路总里程从2011年的5.06万公里增加到2021年底的6.44万公里。

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不仅是空间上的联通,更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纽带。一项项数据背后,是一条条不断延伸的致富路、发展路、振兴路、幸福路。

奋战在群山之中、江河之上,偏远乡村、戈壁荒漠,交出“品质、便捷、绿色、安全”交通发展成绩单的青海,从未停下攻坚克难的脚步。

“对于青海来说,交通基础设施还有很大的留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交通运输路网框架搭设还需进一步完善提升。”韩石告诉记者,“十四五”时期,青海将对标对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要求,不断构筑高效的快速网、打造完善的干线网、织密广泛的基础网,强化三张网衔接有序,相互融通,推动全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委书记徐耀代表:

感恩奋进真抓实干展现新作为

山西如何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抓牢机遇闯新路)(11)

围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10月14日,党的二十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委书记徐耀在接受宁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吴忠市将深入学习贯彻考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扛起政治责任、把握大势大局,奋力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融入新格局展现新作为。

吴忠市具有黄河穿境而过的先天条件,位于宁夏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交汇地带,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奶牛养殖基地。

近年来,吴忠市以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能,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1家,马玉山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徐耀表示,在这一重大机遇下,吴忠市将继续加强创新开放合作,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徐耀介绍,吴忠市立足油气风光电等资源丰富的实际,建设宁夏新能源保障基地,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集群。当前,吴忠市奶产业、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五个百亿级”产业板块规模效应凸显,“中国塞上硒都”等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必须坚定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绿色发展。作为宁夏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吴忠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6年稳定在80%以上,黄河吴忠段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把绿色作为吴忠最厚实、最靓丽的底色。”徐耀介绍,近年来,吴忠市以争当先行区建设排头兵为统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做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文章,为蹚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之路腾出了空间。

当前,吴忠市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和全国一道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布伦口乡党委书记李文娟代表:

旅游兴疆产业兴旺赋能乡村振兴

山西如何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抓牢机遇闯新路)(12)

农村要发展,群众要增收,产业是关键。

党的二十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党委书记李文娟始终把促进当地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地特色,整合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布伦口乡地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3400米,被称为“云端之乡”。

2018年初到乡里时,李文娟便走遍5个村,上了6次边境线,将全乡的情况摸清摸透。

“那时,全乡大多数群众收入来源以放牧为主,若要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必须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10月11日,李文娟在接受采访时回忆。

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走访村民集纳意见,李文娟提出“党支部 企业产业 合作社 群众”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1条精品旅游路线,发展1个主导畜牧产业,建成5个示范点,创建新疆帕米尔高原牦牛肉品牌产品。

乘着旅游兴疆战略的东风,乡里以“一村一品”的模式为5个村分别制定了发展方向,涵盖登山探险、天文科普、山湖风光、民俗文化、民宿购物等多种文旅要素,并鼓励支持村民参与到旅游新业态中,布伦口乡“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圈逐渐形成。

2020年,布伦口乡在慕士塔格峰脚下的喀拉库勒湖畔建设了观景广场、游览栈道、毡房等,又吸引了一大批牧民前来摆摊售卖手工制品,开设餐饮。

苏巴什村牧民布麦热穆·图努克就在湖边搭起了毡房,制作出柯尔克孜族特色美食佳肴招待疆内外游客。目前这户家庭的人均收入达到14079元。

今年以来,布伦口乡旅游业创收1421万元,带动1464人增收致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5000余元,同比增长11.92%。

撰文:张寅 王淑宜 咸文静 袁琳 张猛 王珊 谢筱纯 毛雪皎 王成栋 母家亮 刘翔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徐琲童 王艳(实习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