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族有哪几大姓 34鲜卑八国
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东胡,至此东胡分裂成两部分,分别退保乌恒山和鲜卑山,从此后代以山为氏,形成了鲜卑氏。
鲜卑族版图
鲜卑八国起源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而其他的七个部落,纥骨氏,普氏,拔拔氏,达奚氏,伊娄氏,丘敦氏,俟亥氏分别各自成立国家,称为鲜卑八国。
纥骨氏:据《新唐书》记载,"黠戛斯,古坚昆国也。地当伊吾之西,焉耆北,白山之旁。或曰居勿,曰结骨。 其种杂丁零,乃匈奴西鄙也。匈奴封汉降将李陵为右贤王,卫律为丁零王。后郅支 单于破坚昆,于时东距单于廷七千里,南车师五千里,郅支留都之。故后世得其地 者讹为结骨,稍号纥骨"。纥骨就此产生,不过后来纥骨氏基本都改姓为胡,目前这个姓氏的人非常少。
普氏: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将王朝拓跋氏皇族分为七个部分,以七个兄弟分别统率之。其中,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名为拓跋·普乃,后人以普为姓氏,是当时鲜卑八国之一。现存人数几乎为零。
拔拔氏:能查到的拔拔氏最早的资料是:拓跋部首领拓跋邻将拓跋鲜卑分为八部,让其二哥带领的部落为拔拔部,后人以部为氏,就形成了拔拔氏,现存人数也是几乎为零。
达奚氏:鲜卑达奚氏实际上就是拓跋·达奚,是北魏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的弟弟,以达奚为氏称自己的属部,因而有达奚氏一族。
伊娄氏:据廖用贤《尚友录·伊娄姓》中记载:“伊娄,后魏献帝第六弟为伊娄氏,为十姓。见《官氏志》。”
丘敦氏:由拓跋邻的三弟(据《古今姓氏书辩证》名豆真)摄领(后改为丘氏),据记载:豆真将军、镇守来国、归而命氏。
俟亥氏:由拓跋邻的四弟摄领。
鲜卑八国
改汉族姓自五胡乱华以后,最终由魏太武帝统一华北,建立北魏,北魏的历代君主都重视汉族融合汉族文化,其最终想要融合到汉族,实行大一统,到魏孝文帝时代,已经对汉族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进行了更深入的改革。
实行汉化的第一步就是:迁都洛阳,据《魏书‧任城王云传》记载洛阳“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紧接着就是改变胡人的生活习惯,在494年孝文帝命令胡人改穿汉服,不得再穿胡服。《魏书‧高祖纪下》云:“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规定三十岁以下人士不再说鲜卑语,而须改说汉语。
改变胡姓氏:
拓拔(皇族) → 元姓,独孤 → 刘姓,丘穆棱 → 穆姓,丘敦 → 丘姓,步陆孤(步六孤) → 陆姓,侯莫陈 → 陈姓,贺赖 → 贺姓,贺楼 → 楼姓,忽忸于 → 于姓,达奚 → 奚姓,尉迟 → 尉姓,纥骨 → 胡姓,普氏 → 周姓,伊娄 → 伊姓。
至此鲜卑八国的姓氏均已经改为姓氏,本身鲜卑姓氏的人数就不多,在这次的改造以后,后世几乎很难再见到鲜卑八国的古姓,能见到的只是汉族的大姓。
大一统历史总是教人成长,想要统一一个国家,必须先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让人们接受,然后深深地影响他们的文化,一代一代传承,就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曾是鲜卑族的后人,只知道自己是汉族的。
这让人不禁想到,毒教材的事情,很多不良文化的入侵,伤害了祖国的花朵,就像文化入侵,一步步的蚕食我们的孩子,这样的教材,只会让人越走越偏,希望未来能够有所改变,让正能量重新回到课本,让孩子能多懂一些历史,多看一些名人,像他们学习,学习如何保家卫国,学习如何爱护人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