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审美能力)

如何提高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审美能力)(1)

马克思:“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

杰出的艺术只有能“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才能欣赏

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周钧韬讲演《生活与美学》(网络版)

第十八章 加强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修养

第59讲 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审美能力

加强审美修养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加强审美能力的修养。

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很美,我们听了却无动于衷;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石涛、朱耷的绘画雕刻作品很美,我们看了却莫名其妙;《天鹅湖》等欧洲古典芭蕾很美,我们观之却不知所云。

如何提高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审美能力)(2)

芭蕾舞剧《天鹅湖》,如侵权即删除

这就是说,面对这些凝结着人类高度发展的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的艺术品,我们却不会欣赏,得不到美的享受,这就是一个审美能力的问题。

审美能力也不是天生的,它完全是后天审美实践的产物。马克思指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 马克思:《手稿》第79页)。

马克思的这段话很长,思想深刻,亦很费解。在这里我们只能作一些粗略的说明。我们知道人的意志、智慧、力量等通过实践,在对象中形象地体现出来,这就是美。所以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的一个确证。

由于人的本质力量(意志、智慧、力量等)是不相同的,甚至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他们所创造的,作为自己的意志、智慧、力量的形象体现的美,就有程度上的差别。

那些高超的艺术作品的美,是杰出的艺术大师所创造出来的,是他们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而只有能“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马克思:《手稿》第79页)的观众,才能够欣赏它,因为它也是这些高明的观众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反之,对平庸的观众来说,就不能欣赏它,或者在欣赏中感受到的美较少,因为它不是这些平庸的观众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这就是一个审美能力的问题。

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学习。这个学习,大体说来就是接受别人的崇高的审美理想的熏陶,借鉴别人的审美经验。

著名作家莫泊桑就有四个老师。幼年时代的老师就是他的母亲。他母亲能很细致入微地品评文学作品的美丑优劣,指导儿子的阅读和写作。中学时代,莫泊桑遇到了良师路易·布耶,从而掌握了一些创造文学美的规律、技巧。后来,他又受到了著名作家福楼拜的指导。最后,莫泊桑已很有名气时,还拜屠格涅夫为师。正是在这些老师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经验的指导下,莫泊桑才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审美能力的著名作家。

要提高审美能力,还必须勇于实践。人们的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不断地创造着美,同时也不断地提高着人们的审美能力。清代绘画大师石涛,就是个勇于实践的人。他反对一味临摹古人,主张师法自然,重写实、写生。他到处游览,“搜尽奇峰打草稿”。在此基础上,“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

如何提高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审美能力)(3)

清代绘画大师石涛的山水画,来源中国日报网如侵权即删

这就是说,他能在考察诸多“奇峰”以后,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对它进行提炼、加工,同时溶进自己的审美理想、情趣,从而使自然之山转化为胸中之山、纸上之山。

唐代诗人李贺也是个注重实践的人。他除了酒醉或吊丧之日外,每天身背锦囊,骑驴出游。每有所得,便随笔记之投入锦囊。入夜便倾囊而出,加工提炼,构成诗章。正是这种长期的实践考察,极大地提高了他的审美能力,使他创作了不少具有高度艺术美的名篇。

现在党和国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就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实践的条件。我们可以读到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欣赏到许多杰出的艺术大师创作的绘画、雕刻、戏剧、音乐、舞蹈作品。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又为我们创造了游历祖国名山大川、饱览祖国名胜古迹的良好条件。只要我们勤于实践、善于学习,我们的审美能力就能得到迅速提高。

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树立无产阶级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这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不难理解,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崇高的审美理想、无产阶级的审美观念和较高的审美能力,他也就不成其为高度精神文明的人。

如何提高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审美能力)(4)

英国莫扎特交响乐团演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