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养殖水质监测机器人(未检机器人普法打造特色品牌)

内蒙古养殖水质监测机器人(未检机器人普法打造特色品牌)(1)

内蒙古根河市阿龙山生态检察室举办未成年生态法治课。

正义网呼伦贝尔5月29日电(通讯员王晓林 邢建华)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阿龙山生态检察室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未成年人生态法治课,主讲人是未检工作室机器人“小胖”。

“小胖,你还记得我吗?上次你给我们讲的法律知识,我都记住了。今天,咱们一起学点什么新知识?”“小胖,咱们又见面了,我特别的想你,我的问题都记到日记里了,今天你能帮我解答一下吗?”山里的孩子对智能未检机器人表现出极大兴趣,促使课堂氛围一开始就达到了高潮。

活动中,小胖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生态保护等基础法律知识;随后,小胖投影播放了该院自编自演生态保护微电影《山林之伤》。最后,小朋友们与小胖互动,提出自己的问题,由未检智能机器人小胖回答。

40分钟的法治课,小朋友全神贯注的听着、参与者,很快就接近了尾声,小朋友们意犹未尽。

“检察官叔叔,这个机器人真是太好玩了,他懂得实在是太多了,他讲的东西我全记住了,下次我还要来参加生态法治课,一定要通知我。”“这是我第一次和机器人对话,也是我的第一位机器人老师,课程太有意思了,他知道的真多,我要和他交朋友。”下课后,小朋友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感想和感受。

课程结束,该院将一份特殊的“六一”儿童节礼物——《绿根源》未成年人法治读本,送给来参加法治课的孩子们。这本法治读物是未成年人检察官结合办案实际,为林区孩子量身定制的,内容包括校未成年人犯罪、不好的生活习惯、校园欺凌、未成年性侵和吸食毒品的危害等内容。

据了解,引进应用未检机器人只是根河市检察院努力打造具有林区特色未检品牌的一个缩影。为贯彻落实好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该院主动联系市政府、团市委、各中小学校召开未成年人司法联席会,签了合作协议,为每个学校聘任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普法送法活动;为丰富留守儿童业余文化生活,开设“留守儿童公益课堂”。同时,该院将人工智能机器人、远程教育课堂、无人机教学等科技最前沿的成果应用服务于未检工作,拓宽林区孩子视野,打造信息化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深度融合的“根河品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