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被骗的案例(89岁老人讲述被骗全过程)

近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一位89岁的老先生给《生命时报》来信。信中反映,齐齐哈尔“某老年报读者生活馆”集结老人“开会”,借机大肆推销保健品,诱导上百名老人购买。

记者赶赴当地调查发现,套路相似的“老年生活馆骗局”已不是一家,亟需引起老人的警惕和防范。

老年人被骗的案例(89岁老人讲述被骗全过程)(1)

《生命时报》第1242期头版报道

老人讲述被骗全过程

8月14日上午,《生命时报》记者抵达齐齐哈尔,直奔老先生家。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老人思维和表达都很清晰,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上当受骗的整个过程。

今年4月下旬逛早市时,老先生看到“某老年报读者生活馆”在搞免费赠送一个月报纸和一个挎包的活动。看老人们争先恐后地留下联系方式和住址,老先生也参与进去。

5月8号,老先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老年报读者生活馆”工作人员,通知老人参加第二天上午在生活馆举办的活动。活动连续三天,每天上午都是讲座,从早上8点讲到11点。

第一天,老先生早早地来到生活馆,进门一看,不大的屋子里挤满了人,年龄都比较大。讲座开始前,老人们被告知:手机必须关机,不能录音,不能拍照片和视频。讲座是播放视频。视频里的人说“这是一场感恩大会”,主会场设在江苏常州,全国还有上百个分会场。老先生当时以为是全国同时直播,但如今回忆起来,“也有可能是播放录好的视频。”

视频中,青岛银色世纪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位“王总”,大谈特谈“中国孝文化”,强调他们关爱老人的企业文化,并要求生活馆工作人员分几次发放礼品。讲座快结束时,“王总”开始推荐一款螺旋藻产品,承诺只要购买,所有花费第二天返还,还能获得更多礼品。老先生心动了,当即买了两瓶。

老年人被骗的案例(89岁老人讲述被骗全过程)(2)

老先生花1.9万元买的“银龄牌海汇健胶囊”

第二天,视频中的“王总”果然要求生活馆工作人员,将款项返还给前一天买螺旋藻产品的老人,并开始推荐一款“银龄牌海汇健胶囊”(下文简称为“海汇健胶囊”)。

他说,原本特供给领导人和航天部门的“海汇健胶囊”,现在要推广至社区基层,惠及全民。该产品能从根儿上调病治病、延缓衰老,经过专家临床试验,按疗程服用,对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都有神奇疗效。

为了佐证这点,视频中还有数名患者讲述服用“海汇健胶囊”后的康复效果。曾患心梗的老先生又被打动了,当下便决定买5个疗程的。每个疗程要用两大盒,价格为3990元,5个疗程共计1.9万元。当天,老先生没有拿到产品,生活馆只开了一张收据。

老年人被骗的案例(89岁老人讲述被骗全过程)(3)

老先生买“海汇健胶囊”后获得价值“上万元”的赠品

第三天,老先生拿到10盒“海汇健胶囊”,开始食用。可吃了一个多月,丝毫没有感到“神奇功效”。老人仔细阅读“海汇健胶囊”的包装发现,上面只写了“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所谓的奇效只字未提。老先生这时才恍然发现,可能被忽悠了,开始维权。

“读者生活馆的做法合法吗?”

除了老先生,记者还采访了一对老夫妇,他们也在齐齐哈尔“某老年报读者生活馆”买了产品,并且参加过讲座。

这对老夫妇和老先生说的一样:讲座以视频形式进行,还要求手机必须关机,不许录音和拍照,甚至不让交头接耳,新老客户不能在一起听讲座。每次讲座中都有老人现身说法,对产品疗效进行肯定,比如失眠解决了,排便好多了。生活馆先陆续送些牙膏、牙刷等礼品,然后开始推销保健品。当时,老两口买了近1万元的“海汇健胶囊”,直到吃完也没感到任何效果。

今年8月,这对老夫妇参加了生活馆组织的“两日免费旅游”,实际上又是一场销售大会,且只允许买套餐。经工作人员不断地劝说,老两口又买了3万多元的保健品。

记者发现,套餐中两款所谓“保健品”包装上,只有食品生产批号,没有“卫(国)食健字”,不能叫做保健品。老夫妇拿出套餐中一罐奶粉气愤地说:“这么大的罐子,里面只有浅浅一层奶粉,两罐奶粉倒在一个罐子里,都不到罐身的1/2。”

记者观察,罐身高度约为15厘米的奶粉罐上,竟堂而皇之地写着“净含量:100克”,明显是在忽悠人。“只要他们知道你有闲钱,就会老缠着你。”生活馆还邀请老夫妇参加9月去泰山参观工厂的活动,但老人再也不想被坑了。

老年人被骗的案例(89岁老人讲述被骗全过程)(4)

老夫妇所购保健品套餐中,净含量只有100克的奶粉,两罐奶粉合在一起也不足罐体的1/2

针对掌握的情况,记者致电某老年报,从一位工作人员处得知,齐齐哈尔读者生活馆是他们的长期合作单位,售出的保健品一般不予退换,如服用后有问题,报社可帮助协调。

记者又联络到齐齐哈尔“某老年报读者生活馆”馆长靳女士,她解释道,保健品宣传功能中不允许写具体功效,但“海汇健胶囊”中含有壳寡糖、海藻多糖等成分,对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有调节和预防作用。“可能每个人对药物的吸收效果不同,但很多读者反馈不错,高血压的老人吃了胶囊后血压就降低了。”

8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齐齐哈尔“某老年报读者生活馆”实地调查。一进生活馆,就能看到播放视频的大屏幕,还有7排椅子和放各种保健品的货架。

记者问能否购买保健品,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回答:“我们是某老年报工作人员,只管发行报纸,不卖保健品。”记者问银色世纪何时再办讲座,她说:“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们只办报纸。”

记者发现,她身上穿的短袖衫印有“银色世纪”四个字,她对此解释说:“买报纸都送,街上穿这个的可多了。”而在她的身后,就是“银色世纪银龄美健康寝具”的宣传海报。

“该读者生活馆的做法合法吗?”老先生和老夫妇希望通过本报请教相关专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费者协会人士分析称,如果老先生反映的情况属实,齐齐哈尔“某老年报读者生活馆”便是明显违规宣传

《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要求,保健食品广告不得直接或间接宣传治疗作用,或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来明示、暗示该保健食品有疾病治疗作用;《广告法》明确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义发布广告。

为了讨个公道,老先生给多个部门写了信。8月1日,齐齐哈尔龙沙公安分局通知老人,信访已受理,30日内给予答复。截至记者发稿前,老先生和生活馆沟通后,退回3个疗程的产品,讨回1.2万元。

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曾发布一则《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提到,黑龙江省工商局在2018年2月曾对某老年报进行行政指导,督促其进行整改。

执法工作困难重重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看到刘先生还接到其他保健品推销人员打来的电话,问他是否收到寄送的刊物。刘先生说:“这些人隔三差五就会打来电话,说是赠送刊物,其实都是为了推销保健品。”记者看到,刘先生的卧室一角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宣传册。

老年人被骗的案例(89岁老人讲述被骗全过程)(5)

刘先生的卧室一角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宣传册

记者在齐齐哈尔走访发现,街上有很多销售保健品的商铺,比如长寿养生馆、老人生活馆、黄瓜籽粉食品店、富硒灵芝孢子粉专卖店等。据当地人介绍,这些商铺经常免费发扇子、布袋等,只要看到一群老大爷、老太太在店铺门口排队,就知道卖保健品的又要开讲座了。

8月15日,记者来到一家“国珍健康生活馆”,与其说是生活馆,不如叫做保健品专卖店。记者称家里老人心脑血管不是太好,店员直接拿出产品宣传册子,推荐了3款保健品。推销中,店员把保健品说得比药还有疗效。

这些夸大宣传、蒙骗消费者的行为,难道就没人管管吗?

  • 记者来到齐齐哈尔龙沙公安分局了解情况。

一位民警直言,他虽是执法人员,但也被类似问题困扰。他的姥姥、姥爷常去参加各种讲座和大会,买了不少保健品,花了好几万元,怎么劝都劝不住。

公安处理这类案件的难点是,他们不能给事件定性,不能确定是诈骗案件。因此,需要工商部门调查清楚,确定是假冒伪劣产品或夸大宣传行为,且达到诈骗案件立案标准,才能转交给公安机关。另外,一些营销团伙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很难及时追踪,处理起来困难重重。

  • 记者又来到齐齐哈尔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龙沙分局消费者协会。

王主任表示,这类事件非常多,每天至少接到两三例投诉。有位老人买了宣称能治疗“三高”的保健品后,便不再吃医院开的药品,最终病情恶化。但他们也没办法处理,因为没有确凿证据,无法直接定性,除非老人吃出毛病或保健品存在质量问题。“团伙的营销手段比较隐秘且不断更新,警惕性也很强,不会轻易在陌生人面前暴露。”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认为,公安部门确实无法直接立案,因为立案需要明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如达不到相应标准,就是滥用职权。

理论上,工商部门接到消费者这样的投诉,应展开相应调查,查证生活馆是否有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是否举办老人所说的活动,是否有相应的视频,内容是否存在违规等问题,当地工商部门应有所作为。

生活馆骗术多多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公安局侦破了一起诈骗老人的案件,也与老年生活馆有关。参与办案的一位民警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诈骗团伙由十余人组成,从2017年就开始在江苏活跃,已在多地实施诈骗。

老年人被骗的案例(89岁老人讲述被骗全过程)(6)

某老年生活馆内椅子排排放,供老人“听课”

其诈骗手段是:

先在当地租一个月的店面,挂名为“某老年生活馆”,并以“开业大酬宾”为由向老人发放传单,吸引其进店免费领礼品。“免费活动”被老人口口相传、人拉人后,很快就集结百余人。

此后,生活馆开设视频“健康讲座”,活动结束后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亏本卖大米、油盐等,骗取老人信任。

接着,“健康讲座”开始推销蛋白粉、野人参等产品,并承诺“买多少返多少”。起初,购买的老人较少,所有购买者都会在现场拿到返现。到了第二次推销时,变成只给消费前两名的老人返现,其他人则赠送一些小礼品。第三次推销的是3980元的金枪鱼油,有过前两次的体验,很多老人放下警惕,纷纷掏了腰包。但是,承诺的“返现”却变成了“返礼包”,有老人觉得被骗报了警。

警方找到该团伙时,他们已准备撤离,卖金枪鱼油是诈骗环节的最后一步。前后8天的诈骗过程,涉及金额高达50万元。此案仍在进一步处理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浙江、四川、山东、上海等地,均发生过“老年生活馆骗局”,导致老人财产损失。记者近日还走访了北京的几家老年生活馆。这些生活馆有的是与报社合作建立的,主要组织健康讲座、娱乐活动、旅游项目;有的是个体经营的商铺,主要从事按摩、足疗等保健服务,或销售保健品、保健器材、老年生活用品等。

记者来到位于西城区复兴门附近的“福星寿康中老年生活体验馆”时,发现店里卖的是童装。附近居民说,该生活体验馆主要提供按摩保健服务,但他们只开了半年就跑了,很多老人办了年卡,现在联系不到商家,卡里的钱也退不回来,吃了哑巴亏。

老人牢记4个防骗术

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已超过1.3亿人,老年相关事业蓬勃发展。但一些不良商家却动了歪脑筋,利用有些老人辨识力差、信息相对封闭、大多患有慢性病等特点,想尽办法坑他们的钱。

老年人被骗的案例(89岁老人讲述被骗全过程)(7)

老年生活馆的“欺诈套路”有一定共性

  • 以生活馆的名义对外宣传;
  • 以刊登广告、发放礼品等形式或借助公益活动的名义,组织所谓的“专家”以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讲解“养生知识”,吸引老人参加;
  • 扯上“惠民工程”“政府补贴”等旗号,将其产品标榜为“重大发明”或“科技领先成果”,包装成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对一诱导老人高价购买产品。

一位曾在山东省东营市某读者生活馆工作过的曹先生,在网上爆料他们的常用伎俩。

先是举办公益活动,给老人免费赠送健步鞋,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收集老人信息,发现“优质客户”,以便日后通知他们参加推销大会。所谓的“优质客户”需要年龄在60岁以上,有高额退休金,还有保健意识。

生活馆的老板会定期给员工做“话术”培训,提高其推销技能,以求达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目的,让老人找不到实质把柄,生活馆便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事实上,老年生活馆“骗局”处理起来确实困难重重,让不良商家钻了空子。老年生活馆常采用会议直销的形式,夸大宣传的过程由网络视频完成,隐蔽性很强。

一位民警告诉记者,老人一般不会使用手机等设备留存照片或录像,使调查取证面临困难。一些老人即使察觉自己上当受骗,但出于好面子又怕事,往往忍气吞声,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欺诈行为。

老年人被骗的案例(89岁老人讲述被骗全过程)(8)

支振锋表示,工商监管部门遇到此类事件,应积极调查取证,履行职责,维护消费者权益和正常市场秩序。若达到刑事案件的程度,公安部门也要积极查处。老人有完全行为能力,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理性消费,审慎选择。社会要加强宣传,帮助老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近日发布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之‘十大骗术’”中,第一个骗术为“假借公益欺骗型”,主要就发生在老年生活馆和读者俱乐部。老人若想避免掉入圈套,一定要牢记以下4个防骗术

莫贪小便宜

老人心地善良又渴望陪伴,易被不良商家的小恩小惠感动,不知不觉中掉入陷阱。只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就能识破大多数骗局。

别乱用保健品

营养均衡、适量运动、良好睡眠才是健康之道。吃保健品要适量适度,过度服用可能增加肝肾负担,损害健康。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

保护个人信息

不良商家往往会共享老年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向其展开轮番推销。由于其营销手法有很强的欺骗性,老人一旦被盯上就很难摆脱,常会接连上当。因此,老人不要把联系电话和家庭地址透露给陌生人。

多与子女商量

老人购买价格昂贵的产品前,一定要谨慎,最好与子女商量,或咨询医生后再决定。作为晚辈,年轻人要多和老人交流,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寻求科学的治疗方法。

本期编辑:李迪 郑荣华 本文作者:生命时报记者 任琳贤 王冰洁 摄影:王冰洁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