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一人物宋江(水浒传带来的视觉误差)

#如果当初梁山好汉不接受招安会怎样#

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存在这样的细节。那就是梁山首脑宋江利用元宵节闹花灯的机会,在时迁等心腹手下的帮助之下,潜入皇宫之中,赫然发现宋徽宗将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和江南方腊相提并论。“水浒”爱好者也由此有了“北宋四大寇”的说法。很多人在读《水浒传》的过程中,会不自觉产生误判:认为宋江算是四大寇里面实力最强的一个。事实上,这个判断可以说对了一半:那就是宋江确实不能和其余三大寇相提并论,不过,这并非是宋江太强,相反,而是宋江其实是最弱的。

1、反常的宋江

读遍整个《水浒传》,我们会发现,梁山一派的势力,和其余三派截然不同。那就是,当方腊、王庆等人开始谋求推翻宋朝,并且建立自己的朝廷的时候,梁山的势力从始至终都没有考虑这样做,并且,尽管梁山前后经过三代大统领的管辖,但却没有任何一个头领,有这样的主张和意识。

水浒传第一人物宋江(水浒传带来的视觉误差)(1)

梁山第一代掌门是白衣秀士王伦。王伦时代的梁山大概只有几百人马,头目也仅仅是宋万、杜迁这样的人。此时的梁山能够站稳脚跟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倚仗水泊的自然优势,当然这并不是主要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大宋朝的地方官府不愿意针对这么小的一股草莽力量大动干戈。

随着晁盖等人上山,王伦深知自己的能力不足以给晁盖当老大,因此有心挤兑,哪料到在吴用的安排下,王伦被杀,晁盖也成为了梁山第二代掌门。晁盖其实也不是一个适合当老大的人。比如说当初劫掠生辰纲就是典型:对于赤发鬼刘唐这样的社会闲散来说,生辰纲确实具备很大的诱惑,但是对于晁盖这样的大地主来说,实在没必要为了这笔钱而大动干戈。遗憾的是晁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在一群社会瘪三的蛊惑之下,走上了不归路。从这个性格弱点也可以看出:晁盖真心不适合干大业。

所以在整个晁盖时代,梁山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一方面,梁山的势力开始膨胀,另一方面,晁盖对梁山的未来也没有合理的规划。梁山的势力膨胀,意味着朝廷肯定派来大军讨伐,但晁盖还没有合理的规划,此时的梁山,其实是最危险的。

不过这期间,朝廷始终没有大规模讨伐梁山,很可能是因为其他地区的反抗力量,拖住了北宋朝廷。

晁盖去世后,宋江成为了梁山的掌门人。此时的宋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首先梁山数万兵马,一个月的开销就是天文数字,而梁山并没有像方腊他们那样建立朝廷,所以也就没有征税这样的机构。所以想解决粮草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去附近的州府去抢掠。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水浒传第一人物宋江(水浒传带来的视觉误差)(2)

并且,梁山并不能给优秀的人才希望:作为一个读书人,或者财税人才,又或者军事方面的一流人才,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加入朝廷,如果朝廷拒绝,可以考虑去寻找有志图王的势力——即准备取代宋朝的新兴势力。比如参加方腊的朝廷。而宋江这样的集团则很尴尬:虽然看起来宋江的势力比一般的农民军要强大,但其实,宋江的集团压根没有建立朝廷的条件。

2、宋江的营销

宋江掌管梁山以后,始终向宋朝朝廷谋求招安。宋江的这一行径始终被人诟病,甚至很多人嘲讽宋江没出息,但其实宋江还真不是什么忠孝节义之辈,而是因为宋江也知道梁山的家底,最好的出路就是和朝廷谈判。并且接受朝廷的招安。

首先,想要建立一个朝廷,不外乎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一个是行政系统,这其中包括财政系统,另一个就是军事系统。

在梁山队伍里,所谓的文官,不外乎吴用、朱武和铁面孔目这有限的几个人。吴用的才干不过是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主意,对治理地方、安邦定国毫无作为。朱武虽然懂得一些阵法,但总得来说,也不具备治理地方的能力。至于铁面孔目,不过是一个小吏而已,并没有什么行政经验。

水浒传第一人物宋江(水浒传带来的视觉误差)(3)

宋江队伍里没有适合做文官的人才,而宋江也并不掌握招揽文官人才的手段,宋江本人对于建立朝廷,也实在拿不出章程,这算是梁山最大的短板。

再说军事方面。听起来梁山有一百单八将,似乎比田虎、王庆和方腊手底下的武将总和都多,但这其实都是宋江的包装手段而已。因为如果按照宋江的标准,方腊手底下凑一千单八将都不难。毕竟梁山一百单八将里面,像白日鼠白胜、铁扇子宋清这样凑人数的人其实占据主流。而按照方腊的标准,宋江的一百单八将里面,也只有卢俊义、关胜、林冲等有限的几个人,够得上将领的标准。

当然宋江找了这么多凑数的人凑梁山一百单八将其实也有拉大旗作虎皮的意思:这和当代一些空头公司老板通过财务包装以后,进行销售股权圈钱,其实是一个套路。对于宋江来说,买主就是大宋朝廷。

其实,作为不具备建立朝廷的梁山集团,最好的出路就是接受朝廷招安,此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