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花语与传说(萱草花又名忘忧草)

《中国花语》|萱草花又名忘忧草,秋海棠又名相思草,你知道吗?

萱草花语与传说(萱草花又名忘忧草)(1)

《中国花语》这本书既现代又古风,颜值很高哦,尤其是90幅《百花诗笺谱》木刻水印花卉图,显得特别珍贵,这可是当年鲁迅和郑振铎两位大师的挚爱,并汇集成册,留传下来的珍品了,的的确确属于“岁月深处有沉香”了,读《中国花语》,了解这些优美花卉在中国古文化和现代生活中的文化价值和欣赏价值,特别是中国文化意境中的花语,特别符合我们的文化价值和东文审美,特别值得大力度传播。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中国花语传统文化,而现在满大街流行的花语都是从西方学习过来的,那是西方文化浸润下的花语,不是东方文明和中国文化传统下的最本色的中国花语了,我们需要留下中国文化和美学传统下的中国花语和带有年代感的古典花语解读。

萱草花语与传说(萱草花又名忘忧草)(2)

我不知道秋海棠在中国古文化中的花语,它居然别名相思草、断肠花,花中的秋意和相思,美丽中绽放着中国文化意境下的友谊与情长。《群芳谱》中记载:“旧传昔有女子怀人,不至,泪洒地,遂生此花。色如美妇面,甚媚,名断肠花”。当花语中融入中国文化,顿觉得情义更加厚重,花与情更浓烈了。何况,这盆秋海棠,也曾是唐婉与陆游离别之时,美人送给陆游的相思花物,并以花之名,表断肠之怀。而陆游却说,这花是相思花,在他眼里,这花的情感又上升一层,这断肠之思,灼灼其表,厚厚其心。有了中国文化故事的融合,使得这些花语意义更加接近我们的内在情感。

萱草花,又称为忘忧草,其花色橙黄明丽,欣赏时令人身心愉悦,缓解烦恼忧思。《博物志》中写: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而《诗经》中说萱草要种在母亲住的北堂前,母新看到了萱草花,就可以减轻对儿女的思念,忘却烦忧。孟郊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所以,古时萱草指代母亲。母亲的居室叫萱堂,母亲的生日叫萱辰,母新的别称叫萱亲。所以萱草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母亲花。我们自己的文化系统被洋化了,真的不应该。在感恩母爱的时候,我们应该献上萱草花,而不是康乃馨。

一本《中国花语》,透过花卉这种常见的载体,把中国古文化和国学经典相结合,再融合了《百花诗笺谱》图片和花卉自身的特点和花语传统语义,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花语课,受益匪浅。

萱草花语与传说(萱草花又名忘忧草)(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