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总结(多记忆多理解小学四年级的科学知识)

· 随着知识的增长,孩子们的记忆能力和认知能力有进一步的得到提升为此,在教会孩子们如何弄明白相关科学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明白怎样发挥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中主观能动性,自觉地钻研课本中的知识,在弄懂基本概念的前提下,再去获取课本之外的科学知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为此,特意准备了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有质的提升请看“硬货”,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总结?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总结(多记忆多理解小学四年级的科学知识)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总结

· 随着知识的增长,孩子们的记忆能力和认知能力有进一步的得到提升。为此,在教会孩子们如何弄明白相关科学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明白怎样发挥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中主观能动性,自觉地钻研课本中的知识,在弄懂基本概念的前提下,再去获取课本之外的科学知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为此,特意准备了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有质的提升。请看“硬货”。

第三单元《声音》

1、我们周围的声音在 强弱、高低、长短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2、音叉是一种 发声仪器 ,用来 调试乐器 和 测试音高 。

3、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4、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振动 。

5、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 产生波纹 ,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7、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 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8、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 幅度 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

9、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 快慢(频率) 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

10、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 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

11、拨弹橡皮筋时, 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

12、拨动琴弦时, 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

13、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14、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 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

15、尺子伸出桌面越短, 发出的声音越 高 ;尺子伸出桌面越长, 发出的声音越 低 。

16、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 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 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的。

17、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 不一样的 。

18、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 不能传播 声音。

19、在月球上,由于 没有空气 ,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20、我们的耳朵可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 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21、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 产生振动 。

22、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 鼓膜 的振动。耳中的 听小骨 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 听觉神经 ——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3、耳朵是我们的 听觉器官 ,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

24、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 过高过强 ,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

25、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 远离噪声 、 控制物体发声 。

(资料: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 头、颈、躯干、四肢 四部分组成。

2、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 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3、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 直接观察 ,内部特点可以 借助一些工具 ,也可以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

4、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骨骼 。骨骼 支撑着 我们的身体,保护着 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5、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

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7、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 、 肺 等。 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9、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10、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11、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12、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肺 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 心脏 通过 血管 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13、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

14、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15、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口腔、食管、胃、小肠 和 大肠。食物被食管 运输 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 磨碎 和 分解 的,在小肠里被 吸收 。

16、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17、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 牙齿、舌头、唾液 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

18、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19、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20、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2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22、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

四年级的科学知识点,待续,敬请期待。。。谢谢!

欢迎转发,欢迎收藏、欢迎评论,欢迎关注,罗老师专注小学阶段孩子的全面培养,每日发布最新教育、教学资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