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

(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见是一种缘分,若是喜欢请关注花煜寒哦)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1)

花煜寒|文

广义的文化包含有许多的内容,像是文字、语言、饮食、知识、习俗、艺术等等。

可以说他是一个民族整体生活形态的总称,但又不见得是其全部。

比较有意思的是,现代文化一词的起源,大概是来自日本文化的一种解释。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2)

而在真正汉语中的文化,其实是“人文教化”的一种简称,也可以说文化是一个用来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用词。

抛开“人文”这个前提不谈,“教化”才是人文教化的重点所在,他是人类在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方面的一种共同规范。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与现代文化的含义有极大的相同之处,但总归是两个不同的词汇。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3)

讲回《尚食》这部以中化膳食为主轴的影视作品。

无论是其表面所流露的调性,还是其深层次所蕴含的内容,都或多或少地在向我们解释与展示更大、更全面的文化内容。

比如说最受关注的饮食之道,以及不胜枚举的各种匾额、书籍、典故、诗词、百戏、乐器、歌舞等等。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4)

在这许多的内容中,有些会着重解释与说明,有些则被轻描淡写般地一笔带过。

像是朱棣时期的重阳家宴,虽名为家宴实则却成了大宴群臣的戏码。

而当朱高炽驾崩之后,朱瞻基时期的第一个中秋节,却又实打实地为我们展现出了许多与民俗文化有关的内容。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5)

虽然这一次的中秋家宴要比之前的重阳家宴,有更多文化层面的展示。

但却依然被一个隐形的套路所裹挟,始终给人一种带有遗憾的感觉。

因为即便你看到了、听到了,但很有可能却完全Get不到这些民俗与文化的魅力。

他们被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剧情之中,成了一个稍不留意便会被错过的存在。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6)

首先便是引起朱瞻基对姚子衿不满的“团圆饼”(月饼)。

从历史上来看,《尚食》可以说是完美复刻了明朝月饼的样子,他更像是今天我们常吃的酥皮月饼,而不是那种油腻感十足的软皮月饼。

之所以会是这个样子,大概是因为月饼确实是从唐代“胡饼”脱胎而来的。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7)

经过数百年以及朝代的更替之后,原本带有浓厚色彩的胡饼有了这一名称,到了明朝基本上已经被烧饼、肉油饼、素油饼、酥蜜饼等名字取代了。

只有一个“山药胡饼”还保留了这种食物是由外邦传入中原的痕迹。

而明朝时期在饼类食物的烹制上,大多还是以入炉烤制和用鏊一类炊具制作的。

同时因为食材上的限制,只能制作出像《尚食》中这种样子的“团圆饼”。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8)

说到“团圆饼”就不得不提“中秋节”这个现代意义重大的节日。

虽然早在南宋时期,中秋节便已经成为了一个可以休假一天的法定节日。

但此时的团圆饼却并没有与中秋节完全挂钩在一起,而这种饼在当时也仅仅只是一种四季都可以食用的普通食物而已。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9)

真实将中秋节与吃月饼这两件事绑在一起,实则是到了明朝之后才见诸文字记载的。

但这样的习俗却并不是出现在《尚食》所展现在朱瞻基时代,而是出现在明世宗朱厚熜时期的《熙朝乐事》一书中。

书中原文是这样记载的:“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10)

所以说,《尚食》中这一幕中秋吃“团圆饼”的剧情,虽然向我们展示了明朝时期皇宫中的中秋习俗,但却有些做戏做半套之感。

他似乎忘记了在团圆饼之后注明“这是月饼”,也似乎忘记了通过剧中人物之口解释何为团圆饼,又为何要在中秋这一天食之。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11)

虽说有些许的遗憾,但总归是有重点性地介绍了这是“团圆饼”。

相比起这个大多数人都能了解一二的月饼来说,之后皇太后与朱瞻基的一众妃嫔们,在院落中祭拜“广寒宫太阴皇后星君”这场戏就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而且只是给足了镜头与特写,但却一点点的语言或文字说明都没有,这可真是让人起了一头雾水。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12)

而这其实是一种自宋朝开始,便已经慢慢形成的民间习俗“祭月神”。

值得一提的是,《尚食》在这方面的功夫可真是做足了,其中有许多的细节,如果不说出来或许很多人都猜不到“原来是这样”。

那就是在中秋节这一天的晚上,在“祭月神”这项民俗活动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13)

因为月亮相对太阳来说性属阴,所以大多时候都认为月神是一位女性,大多时候人们都称其为月宫娘娘、月姑等等。

而这也是为何皇太后所祭拜的图像上有写“广寒宫太阴皇后星君”的原因之一。

也因为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样的习俗,所以在这场祭拜月神的活动中,我们只看到了一众女性角色,并没有见到朱瞻基的出现。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14)

所以说,之后在中秋宴上朱瞻基因为政务而迟到,并不是他没有出现在“祭月神”这一仪式上的原因哦。

不过话分两头说,《尚食》不仅为我们详细展示了“祭月神”这一民俗活动,同时为我们纠正一个常识性的认知。

那就是给出特写镜头“广寒宫太阴皇后星君”的画像。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15)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就要从这个名字与画像中的人物说起了。

在大多数民间习俗与传说中,月神通常会被认为是月宫那种美貌倾城的嫦娥仙子。

但实际却并不是这样,因为嫦娥只不过是广寒宫中的一名宫女,而真正广寒宫的主人实则另有其人。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16)

从一些神话类典籍中来看,这位“广寒宫太阴皇后星君”应该有两位可能的人选。

一位是在《山海经》中被提及的常羲,她是天帝帝俊的妻子,传说她生育有十二个月亮,而这也就是一年有十二个月的由来。

也正因为如此,这位常羲夫人便成了广寒宫的真正主人,也就是“广寒宫太阴皇后星君”了。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17)

另外广寒宫主人的可能人选出自《封神演义》,在姜太公敕封365位天上的正神之时,他将商纣王的王皇姜皇后封为了太阴星。

而这个名为太阴星的正神,就是道教中与太阳星君一同被作为玉皇上帝配祀神的太阴星君。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18)

但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封神演义》的成书时间大概是明朝的隆庆、万历年间。

所以说《尚食》中皇太后带领后宫妃嫔祭拜的,很可能是天帝帝俊的妻子常羲夫人。

而且剧中图中的人物形象,也并非使用了民间常见的月神形象,而是借用了道教法会上常用到的“太阴星君神像”。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19)

写到这里,笔者不得不赞佩《尚食》对于中华文化传承、传播上的努力。

要知道,能将这些许多不被人所熟知,也不太被现代人所重视的民俗巧妙融入剧情中,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而《尚食》却努力将这些都实现了,虽然其间偶有疏漏,但却是值得我们肯定与赞扬的。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20)

不过人无完人、事无完事,虽然《尚食》在做着这样或那样的努力,但也会有一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情况出现。

比如说陈芜奉朱瞻基之命,领姚子衿来到永宁宫的那场戏。

在庭院中的树上挂满了许多的灯笼,诚然“竖中秋、树中秋”这一习俗确实是广东地区在过中秋时的习俗。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21)

但将其硬塞在这里的用意是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中秋节这一天来应景的吗?

要知道即便是朱瞻基为了取悦姚子衿,可这也与姚子衿完全没有关系呀。

历史上姚子衿的原型“孝恭章皇后孙氏”,其山东邹平县人士,之后一直与其父亲生活在河南的永城县。

所以说,此时的姚子衿完全无法从这个习俗中Get到朱瞻基要取悦自己的心意。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22)

话说如此说,但无论如何《尚食》比起有些古装剧来说,有着许多勇敢地尝试与努力。

他更有一种想要突破以往旧有印象的想法,即便是以娱乐为主的影视作品,也可以将历史与真实完美地融入进来。

谁说电视剧不可以按纪录片的套路来拍?谁说真实的历史与知识能见诸于纪录片之中?

《尚食》告诉你:纪录片有的我这里也能有,纪录片没有的我这里更有!

尚食讲的是什么朝代的剧(尚食是纪录片还是古装剧)(23)

往期精彩:《尚食》育有三个皇子的郭贵妃在怕什么?孟尚食为何提及玉面狸?

(看完记得关注“花​煜寒​”哦!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