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马拉松赛纪录(奥运马拉松史上奇葩事)

奥运会马拉松赛纪录(奥运马拉松史上奇葩事)(1)

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有伟大的选手,有可怕的意外,还有让人难以置信的怪事。毕竟,这是奥运会比赛中耗时最长,最枯燥也最有历史意义的项目,因而也是上演奇迹般胜利的绝佳舞台。它还是最贴近公众的项目,选手们在城市街道上奔跑,而不是在造假不菲,保卫周全的体育场里——所以才有机会发生,也确确实实发生了各种怪事。

近五十年来,我一直研究奥运会,不光亲临赛场观看,还采访奥运马拉松冠军。今年夏天,我也会到伦敦采访本届的比赛,期待着亲眼见证最新的光荣——以及丑行。作为功课,我汇集了一张奥运马拉松史上最古怪事件的清单。敬请品读这些难忘的记忆。

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搭个顺风车

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从头至尾都厄运不断。一开始32位选手在32度高温,烈日炎炎的大中午开始了比赛。赛道崎岖不平,多坡,而且只设了两个供水点,比赛官员们在选手们旁边开着车,扬起漫天的尘土。高温和恶劣的赛道环境对选手们造成了极严重的影响,结果仅有15人完成比赛。美国选手弗雷德·洛兹刚开始处于领先位置,却在9英里(约14.4公里)后退出了比赛。不久,另一位美国选手托马斯·希克斯接替领先,很快也筋疲力尽。希克斯的助手们为他准备了白兰地,生鸡蛋还有一些士的宁。直到20英里(32公里)时他还保持较大的领先优势,但是已经跑得痛苦不堪,这时他听说洛兹回到了赛道上,精力充沛,而且不知怎么的竟然再度领先了,这更加影响了他的表现。

后来有人得知洛兹退出比赛后就搭上了汽车,车坏了之后他跑完了最后几英里到达体育场,比希克斯快了15分钟。洛兹正要领取金牌的时候,被目击他搭车的官员拦下。他坦只好坦白,希克斯最终获得第一名,其夺冠成绩3小时28分53秒,是奥运史上最慢的。

奥运会马拉松赛纪录(奥运马拉松史上奇葩事)(2)

1908年,伦敦奥运会:配角插手

因为比赛的艰苦艰苦卓绝,奥运会马拉松常常会发生一些足以谱成诗篇或歌曲传唱的戏剧性场面,尤其是对1908年奥运会来说,这都缘于一位没能赢得比赛的小个子意大利选手。

道多兰多-佩特里(Dorando Pietri)是第一个跑进奥林匹克体育场的,但是超长的距离(这届奥运会上马拉松距离首次改为26英里385码,即42.195公里,此前几届的马拉松距离只有大约25英里,约40公里)和温热的天气让他精疲力竭,跌跌撞撞的跑上了相反的方向,并体力不支倒地。他站起来,蹒跚几步,再次跌倒,又爬起来,又一次跌倒。观众们担忧而又崇敬地注视着他。自作主张的赛道官员帮了佩特里一把,搀扶着虚弱的他越过了终点线。美国选手约翰尼﹒海耶斯紧随其后冲过终点,但是代表胜利者的旗杆上已经升起了意大利国旗,美国队提出正式抗议,结果佩特里因为在外力帮助下完成比赛而被取消成绩。

但是他并未因此蒙羞,反而被很多人视为英雄一般。在围观佩特里冲线的混乱人群中,因写作福尔摩斯而闻名的亚瑟﹒柯南道尔爵士就近在咫尺,他后来写道:“高尚的罗马人中,品德无人出其右;伟大的血脉传承不衰。”不久之后纽约市的演出筹办者们开始上演大手大受欢迎的《重赛》,讲述的是佩特里对阵海耶斯。作曲家欧文﹒柏林(Irving Berlin)谱写了名为《道多兰多》的歌曲,这估计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差的作品,里面有这么一句歌词:“他跑啊——跑啊——跑啊,跑得跟什么似的。”

奥运会马拉松赛纪录(奥运马拉松史上奇葩事)(3)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帽子戏法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闭幕在即,捷克斯洛伐克选手,29岁的艾米尔﹒扎托贝克已经赢得了5000米跑和10000米跑的金牌,并分别打破了这两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他完全可以头戴桂冠休息一下。然而他却选择参加他从没跑过的马拉松比赛。在比赛中他碰到了来自英格兰的强劲对手,吉姆﹒彼得斯,后者刚刚把世界纪录从2小时25分39秒刷新为2小时20分43秒。

寄希望于动摇这位不期而遇的对手的斗志,彼得斯一开始就以近乎疯狂的高速度奔跑,尤其是考虑到当时温热的天气。扎托贝克一直紧跟着他。就在快到半程的时候,扎托贝克转向彼得斯,用十分标准,十分正式的英语问道:“请原谅,不过这个速度,够快吗?”彼得斯毫不示弱的说:“不够,太慢了。”于是扎托贝克开始加速,彼得斯无法跟上他的步伐,最终在20英里(约32公里)处退出比赛。

而此时扎托贝克一人遥遥领先。在奥林匹克体育场内万众瞩目下,这位马拉松新手以2小时23分3秒的成绩冲破了终点线——这是他在赫尔辛基奥运会上打破的第三个奥运会纪录。他在一届奥运会上同时获得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三枚金牌的成就,旷古绝今。

奥运会马拉松赛纪录(奥运马拉松史上奇葩事)(4)

1960年,罗马奥运会:赤脚大仙

主办罗马奥运会的意大利人希望他们的奥运会能够创造历史。这是奥运马拉松第一次没把起点和终点设在奥运体育场内,而是经过一系列名胜古迹,实际上是一条观光路线。他们还别出心裁的把开赛时间定在傍晚,以确保选手们在成千上万火炬的照耀下完成比赛。但是组织者们绝对没想到冠军会是赤脚比赛的,也没想到他来自非洲,而他的胜利标志着世界长跑运动发展的转折点。

这场比赛之前,没人听说过28岁的阿贝贝﹒贝基拉,在起跑线上,这位埃塞俄比亚选手引得人们纷纷窃笑:他没有穿鞋。赛程的最后几英里是鹅卵石路面,他这么做似乎与自杀无异。贝基拉却毫不在意,他前5公里跑的很轻松,在10公里时处在领先集团中,而到20公里处就和摩洛哥选手拉迪﹒本﹒阿布德萨勒姆(Rhadi Ben Abdesselam)遥遥领先。

这两人在余下的赛段一直并驾齐驱,在最后一英里时,贝基拉加速冲上前去,似乎只是徒劳的一搏。他是在经过阿克苏姆方尖碑时开始加速的,那是一处被意大利人掠夺并带到罗马的埃塞俄比亚古迹(2008年,这座方尖碑被归还给埃塞俄比亚)。贝基拉的成绩是2小时15分钟17秒,不仅打破了奥运纪录,更是一项新的世界纪录。

奥运会马拉松赛纪录(奥运马拉松史上奇葩事)(5)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最后但绝非最差

多数参加奥运马拉松比赛的选手都是为了获得荣耀,当然,只有三个人能获得奖牌。而总会有一个最后跑完的可怜人。1968年的这个人就是坦桑尼亚选手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John Stephen Akhwari)。

在埃塞俄比亚选手莫莫﹒沃尔德(Mamo Wolde)以2小时20分钟26秒的成绩摘得金牌的一小时后,几千在夜幕笼罩的奥运体育场上等待的运动员、观众和官员们的注视下,一位选手穿过隧道跑进场内。他就是阿赫瓦里,在赛道的某处重重地摔倒并伤到了右膝后,虽然医务人员劝告他退赛,但是他不同意。阿赫瓦里慢慢接近了跑道,强忍着痛苦,步履蹒跚地慢跑前进。掌声响起来了,并且随着他在跑道上缓步绕行,变得愈发强烈。这不是奥运会冠军,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化身,观众们似乎表达出了这样的心声。阿赫瓦里以3小时25分钟27秒的成绩完成比赛,比前面一名选手慢了19分钟。

后来,被问到在伤势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为何还拒绝退赛的时候,阿赫瓦里答道:“我的祖国把我从一万多公里以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让我完成比赛的。”

奥运会马拉松赛纪录(奥运马拉松史上奇葩事)(6)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滥竽充数

对于奥运冠军来说,赛后绕场一周庆祝胜利,向观众招手致意,这是一种传统。然而马拉松运动员的谢幕式采取的是另一种方式。遥遥领先的选手跑进主场馆后,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在终点前的最后一段提前享受胜利。美国运动员弗兰克﹒肖特(Frank Shorter)在慕尼黑主体育场赛道终点前正式如此期待的。

当天天气闷热潮湿,肖特完全把大部队甩在了后面。他很早就开始拼命加速,后程时已经比一众马拉松巨人领先两分钟以上,被他甩开的包括世界纪录保持者德雷克﹒克莱顿(Derek Clayton),英国巨星罗恩﹒希尔(Ron Hill)以及卫冕冠军莫莫﹒沃尔德。

肖特(左图)24岁,就在慕尼黑出生,他盼望着能在体育场里收到热烈的欢迎。但当他沿椭圆赛道绕场时,听到的却是嘘声和愤怒的哨声。他还不知道,有个完全假冒的“选手”在他之前跑进了体育场,只比他早半圈。观众们嘘声的对象正是那个人,而肖特却一下没明白过来,暗自想道:老天啊,就算美国人在欧洲不受欢迎,好歹让我喘口气吧。

吃了一惊的肖特并没有被吓到,他跑完了体育场里似乎不太讨好的一圈,以2小时12分钟20秒的成绩撞线,仅仅比奥运会纪录慢了8秒钟。

奥运会马拉松赛纪录(奥运马拉松史上奇葩事)(7)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步履蹒跚

1928年阿姆斯特丹夏季奥运会上,奥运官员首次允许女性尝试800米跑比赛。结果是一场灾难,比赛当天天气温热,数名女子在完成比赛后昏倒在地。当时场面不堪入目,结果奥运决策层从此禁止女性参加800米跑,直到1960年才解禁。还好这些(男性)官员们没能见到1984年奥运会上的首次女子马拉松比赛的结果。

乔恩Benoit萨缪尔森夺得这枚历史性金牌的二十分钟后,卡布利约拉-安德生-希斯(Gabriele Andersen Schiess)跌跌撞撞的跑进洛杉矶竞技场,她的表现有些可怕,像是1908年的道尔兰多﹒佩特里那一幕的重演。她身体向左歪的厉害,在四条赛道上摇摇晃晃的前进。在全世界电视观众的担惊受怕的注视下,这位瑞士出生,来自爱达荷州的滑雪教练用了5分多钟才走完最后的400米。医务人员靠近观察她的状态,但决定不去帮助她,因为外界帮助会导致取消比赛资格。安德森﹒希斯最终靠自己的力量到达终点,一次也没有倒下。她以2小时48分45秒名列37位(八个月后,她赢得了第一届加利福尼亚国际马拉松,成绩是2小时33分钟25秒)。

许多观众都为安德森﹒希斯的身体健康而担心,这丝毫不是问题,她完赛后不久,医生们就允许她出院了。一周后她参加了爱达荷州的一个当地比赛。

奥运会马拉松赛纪录(奥运马拉松史上奇葩事)(8)

2004,雅典奥运会:半路冲撞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本该是庆祝1896年以来奥运首次回归雅典的盛典,正是1896年在雅典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马拉松赛跑。然而,参赛的选手们对2004年的马拉松比赛都谈之色变。他们因为赛道的艰难,多爬坡而发愁,对八月雅典高温望而却步。面对如此多的不利因素,选手们谁也没想到还要提防精神失常的观众——直到他们来到22英里标志处。在这里,一位57岁,被解除教职的爱尔兰牧师穿着红色苏格兰裙和绿色中筒袜,突然发作横冲过街道把处于领先的范德雷﹒德﹒利马撞到了人群中。来自巴西的德﹒利马花了十五秒才摆脱纠缠回到赛道上。但是已经晚了,负面影响已经发生了。“突如其来的袭击吓了我一条,”他后来说道。“他并没伤到我,但是打乱了我的节奏,让我无法集中精力比赛。”

德﹒利马在最后几英里被后来夺冠的意大利选手斯特凡诺-巴尔迪尼(Stefano Baldini)和美国选手梅布·凯夫莱齐吉(Meb Keflezighi)超越。德﹒利马再也没参加过其它世界级马拉松比赛。袭击他的康奈利﹒霍兰(Cornelius Horan)被判12个月监禁的缓刑,并处以2000英镑的罚金。

奥运会马拉松赛纪录(奥运马拉松史上奇葩事)(9)

2004年,雅典奥运会:希腊悲剧

根据传说,公元前490年斐迪庇第斯跑步从马拉松抵达雅典之后倒地身亡。公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上,英国选手保拉﹒拉德克里夫的好运也是如此。

30岁的拉德克里夫,是奥运史上最受瞩目的长跑选手之一,2003年,她在伦敦马拉松赛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新纪录,2小时15分钟25秒。但在这一天,她的状态变得非常糟糕。也许是因为摄氏35度的高温,或者难以忍受漫长的爬坡,或者只是因为压力太大,拉德克里夫跟随领先选手经过了半程点,但是在最艰苦的漫长山路上没能超越最终获胜的日本人野口水木。接下来的情况变得不可思议。

拉德克里夫在落到第四位之后,停下了一小会,接着又跑起来,但终于双手抱头瘫坐在人行道上。“我的腿没有一点力气,”她说。“我知道自己让所有人都失望了,但是谁也没有我自己心里这么痛苦。”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马拉松上,拉德克里夫再度失意,以2小时32分钟38秒仅排名第23位。

奥运会马拉松赛纪录(奥运马拉松史上奇葩事)(10)

梵观点:菲迪皮茨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地喊道“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说完,就倒在地上死了。马拉松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个欢乐与悲伤交织的运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