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科摆是怎样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地球自转如何证明)
1851年1月3日,法国巴黎的先贤祠人头攒动,著名物理学家傅科将要在众人面前展示一个物理实验,而实验的目的则是证明:“我们脚下的地球是在时刻转动着的”。
傅科
实验并不复杂,核心器材只有一根绳子,下面系着一颗摆锤,而摆锤下面则放有一个沙盘,摆锤是用来摆动的,同时摆锤下的指针会在沙盘上留下运行痕迹。唯一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器材都是非常“巨大”:绳子长67米、摆锤重28公斤(也就是56斤)、沙盘的直径达到了6米。
而傅科唯一要做的就是,让这个摆锤从一侧落下,摆动起来,让它在沙盘上留下运动痕迹,之后的一切就交给地球和时间了。按照常理,这个摆锤的运动应该是直来直去的(也就是说,它在沙盘上留下的痕迹都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吃惊的发现,沙盘上竟然慢慢的出现了多条轨迹!
这说明了什么?那就是地球在转动啊!可能有读者有疑问了,出现多条轨迹不是说明摆锤除了单面摆动之外,还发生了其它方向的偏移吗?怎么和地球自转关联上了?下面我们就来通俗的介绍一下这个实验背后的原理。
开头实验说到的那个大摆被称为“傅科摆”(这名称就是为了纪念傅科),实际上就是一个放大版的单摆,因此我们就以单摆为例来说明这个实验。
我们将单摆上的细线一端在支架上系牢,然后将下面的摆锤拉到一侧,从一定摆角处释放(注意细绳必须拉直),显而易见这个单摆将会摆动起来,而且还是在一个平面内摆动(如果下面放上一个沙盘,那么单摆留下的轨迹将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是惯性导致的必然结果。
但傅科摆实验中,为什么摆锤的轨迹会逐渐偏移逐渐增多呢?很简单,一定是支架(地球),或者单摆(大摆锤)这两者出现了问题。
既然刚才已经说了单摆的运动必须是在一个平面内,那么显而易见问题出现在了支架上,如果支架也在转动,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这样的结论如果应用在傅科摆身上,那么结论就是地球在转动。
比如下面的动图
红线和红点代表绳子和摆锤,而不断增多的绿线则是摆锤在沙盘上留下的痕迹,而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就是那个转动这的框子。(那个转动的框子就是代表了地球在转动)
当然啦,这里咱们并没有考虑到空气阻力和绳子顶部摩擦的因素,否则单摆将会随着时间推移,摆动幅度变的越来越小;而绳子因为要与支架连接,必然这两者在摆动时会产生力的作用,从而导致轨迹变化。
而这些因素我们得想办法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于是傅科就将绳子、摆锤的长度和重量放大,一来可以将轨迹的细微变化更明显的展现出来,二来也能将空气阻力的影响降到最低;至于绳子和支架的连接问题,傅科则是在先贤祠房顶上装了一个万向节,这样一来绳子和支架的影响就很小了。
实际上这个实验从相对运动的角度考虑,则非常容易理解。首先观众、先贤祠、地球,这三者是相对静止的,而傅科摆是时刻摆动着,这时地上出现了众多不同的轨迹,直观上着好像就是因为傅科摆产生其它方向的偏移所致,但实际上由于惯性,傅科摆的摆动面一直是不变的,那么这只能说明:地球在自转。
让我们将时间再次往前推移三百多年,来看一看为什么傅科的这一实验能引起那么大的轰动,而且最终还被咱们现代人选作十大最美物理实验的行列中。
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终于出版,虽然历经种种困难,但日心说的学说却终于由此逐渐走上正轨。而在此之前,地心说一直统治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长达数千年,它认为地球是全宇宙的中心,天上的太阳、月亮,以及众多其它星星都是围绕着地球进行运动。
而日心说却认为太阳才是中心,我们的地球则是绕着太阳进行公转(这就很容易的解释了地心说中关于行星本轮周期的问题),而地球不但一边公转,还在一边自转,这对于天体的周日运动也有了简单的解释(比如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等等)
虽然日心说提出了咱们的地球是在自转,但一直没有相关的实验能够直接的证实地球真的是在自转,虽然在傅科之前也有科学家设计过其它的证明实验,但都是因为不够直观不够明显,并且对实验环境的要求也较为苛刻,从而没有被大众所广泛的认可。
但傅科做到了,他用简单的实验,在大众面前直观清晰的证明了:咱们脚底下的地球是在转动着的。
本篇文章的内容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阅读!
以后还会不断更新精心准备的通俗科普长文
本文由赛先生科普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