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授王德峰论法治(法治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
人才简介
王奇才,男,1981年9月出生,群众。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城市治理法治化与现代化研究基地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律全球化、教育法制。担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秘书处办公室秘书等学术职务。出版个人专著《法治与全球治理——一种关于全球治理规范性模式的思考》(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主编《中国法学大事记:1978-2018》(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和《中国法学大事记:1949-2019》(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其中《法治与全球治理》于2016年获第三届孙国华法学理论优秀青年学术成果二等奖。2021年经遴选成为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成员。
科研成果
王奇才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法治实施的制度逻辑研究》)、部委委托项目2项。在《法制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南京社会科学》《中国大学教学》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网络版)、人大书报中心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等全文转载。
教育教学
王奇才于2021年7月获上海师范大学第七届“王乐三奖教金”教学奖励。在上海师范大学任教以来,先后承担了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法制现代化、比较法社会学、法律职业伦理、法律方法、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等本科和硕士课程的教学任务,积极探索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广泛好评。参加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法治思想概论》的统稿工作,担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法理学(第二版)》修订编写组学术秘书并参加统稿工作。其中,《法理学(第二版)》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2021年9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论高校法学专业在线教学的要旨与趋势》《法理学教材的新时代定位》,对疫情期间法学专业在线教学的目标方法、法理学教材建设等问题作了研讨。
研究方向
近年来,王奇才的科研工作主要涉及法理研究、法治中国研究、涉外教育法治研究等领域。在法理研究领域,参与法理研究行动计划的组织策划工作,该计划近五年来主办系列学术会议19次、编辑出版《法理文丛》等学术著作10余部,在学界和实务界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王奇才的个人学术论文《作为法律之内在根据的法理》《法理与法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治原则与法理思维》等,分别对法理的概念、作为法理载体的法谚及其理论意涵、法理思维的实践运用等进行了研究。在法治中国研究领域,王奇才目前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法治实施的制度逻辑研究》,参与完成“全面依法治国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法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个人学术论文《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语境下的法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均质时间与法治现代化》《论司法承包责任制》等,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时空语境和发展现状,以及司法改革、法治政府建设等法治中国建设重点领域进行了研究。在涉外教育法治领域,深入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修订的理论研究工作,对涉外教育法治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了系统研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咨询建议和调研报告多份并得到采纳,在《人民教育部》《人民政协报》等媒体撰写文章解读中外合作办学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