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读书写出好心情和坏心情 走出半瓶子醋的囧地

用读书写出好心情和坏心情 走出半瓶子醋的囧地(1)

半瓶子醋——乱晃荡

对于“半瓶子醋”,我们并不陌生,常挂嘴边的是“看,满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比喻一个人半懂不懂,到处卖弄;真正有知识的人不随便乱说。

追根溯源,“半瓶醋”出自《古今杂剧·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

“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可见,这个形容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指那些有了一知半解的知识,不够虚心的人。

用读书写出好心情和坏心情 走出半瓶子醋的囧地(2)

无独有偶,希腊人也有“半瓶醋”一说,特指那些集阅读与愚蠢于一身、好读书却读不懂的人。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引用了蒙田的一句话:

“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在这句话中,后者就是半瓶错,读了很多书,但没有读通。

那么,为什么读了很多的书,还是没有读懂、读通呢?

用读书写出好心情和坏心情 走出半瓶子醋的囧地(3)

《如何阅读一本书》给出了参考答案:

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比如,付钱买了一部手机后,当把手机功能开发出来,能够为自己所用之时,这部手机才与自己产生了联接,从买卖关系变为了拥有和互助。

同样的道理,当你从书店把书买回来后,只有通过阅读,理解了书的内涵,与书产生共鸣,可以用书指导生活之时,这本书上的每一个字符才有了生命,从字变成了智慧,避免了“半瓶子醋”的笑话出现在自己身上。

这个演变的过程,需要阅读者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尤其是思考以下四个问题,这是从“半瓶子醋”成为“一瓶子醋”的法宝。

用读书写出好心情和坏心情 走出半瓶子醋的囧地(4)

0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从书名就可以推断出书的内容,但也有例外,比如《小狗钱钱》,初次接触此书的人,会联想到它是一本童话书,但很难与理财相联系;再如《奇特的一生》、《面纱》等类似的书籍。

这时候可以参考封面的推荐词,也可以从目录、前言、后记等,多渠道中寻找。

用读书写出好心情和坏心情 走出半瓶子醋的囧地(5)

0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阅读时,要想办法找到书籍的主要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内容组合成作者真正想要传达的信息。

比如《掌控24小时》,虽然书名、目录都是以一天24小时为核心,事实上,24小时只是一个隐喻,书中所探寻的路径,是我们一生的功课,要掌控的不仅是24小时,还有自己的人生,用唤醒时间来唤醒自我。

用读书写出好心情和坏心情 走出半瓶子醋的囧地(6)

0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当了解了前两个问题后,读书的过程中,一定会被各种观点影响,要学会反思书的论点,光是了解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

比如《浓缩睡眠法》,作者提倡睡得少、睡得好,讲述每天睡眠时间3-4个小时的方法和技巧。对这个观点和尝试,我并不赞同。

而书中介绍的“改善血液循环”、“调整睡眠环境”的小方法,却是简单有效,在不纠结每天只睡3-4小时后,试用这些小技巧,的确能够改善睡眠。

用读书写出好心情和坏心情 走出半瓶子醋的囧地(7)

0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找到了书与自己之间的联接,就是真正地拥有了此书。比如《拖延心理学》一书,拖延者找到了拖延习惯的源头,有了完善自我的思路和方法;被拖延者了解了拖延者的心理,找到了双赢的共处方式。

找到了联接,就进入到了读书的最佳境界,正如杨绛所说“用读书所得去生活,用生活所得去读书”。

用读书写出好心情和坏心情 走出半瓶子醋的囧地(8)

总之,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记得去提出这些问题,养成这样思考的习惯之后,就可以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而不是“半瓶子醋”。

谢谢阅读,我是格子。

#笑薇读书营##职场##全民荐书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