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下面有几个乡镇(胶东不少县市区在地名推广时都喜欢拆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各地对自己的地名推广或者说品牌推广,都越来越重视。

一个好的推广语,可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本地人看了,会为家乡而自豪;而外地人看了,则可能成为潜在的旅游消费者。

地名推广语的拟定,有很多种思路,可以引用典故,可以使用谐音,也可以进行拆字。此前一段时间,笔者在胶东不少县市区看到了使用“拆字”手法的宣传牌,下面就为大家做个简要介绍。

海阳下面有几个乡镇(胶东不少县市区在地名推广时都喜欢拆字)(1)

首先要介绍的地方是蓬莱。作为一个知名的旅游城市,蓬莱最希望的事情,可能就是不断有游客前来。而当地也巧妙地把这种“迎客”的心态与“蓬莱”的名称联系在一起。在一些大的路桥旁边,常能看到这样一块宣传牌:“蓬莱,友常。”

严格来说,这个推广语不仅进行了拆字,而且也用了谐音的手法,将“蓬莱”的谐音“朋来”拆作“朋友常来”,既一目了然,也朗朗上口,感觉效果挺好。

“蓬莱”与“朋来”这种巧合,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其他县市区在拆字的时候,一般是将地名嵌在上下两个断句当中,比如文登和海阳。

海阳下面有几个乡镇(胶东不少县市区在地名推广时都喜欢拆字)(2)

前几年,在文登大水泊机场附近的国道上,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大牌子:“德天下,峰如画。”这显然就是运用了拆字的手法。

在拆字的同时,文登这句推广语也化用了历史典故。根据史料记载,“文登”这个地名,就是因为秦始皇东巡时曾在当地召集文人登山(文登现有召文台景点)而来。“文德天下,登峰如画”,正可以反映出这种意境。

海阳下面有几个乡镇(胶东不少县市区在地名推广时都喜欢拆字)(3)

使用类似手法的还有海阳。沿着204国道走到海阳市徐家店镇富水河大桥西边的十字路口时,就可以看到一块“纳百川,丹凤朝”的牌子,其首尾相嵌的,就是“海阳”的地名。

不过,与文登不同,海阳这个推广语与历史没有太大关系(按照清代《山东通志》的记载,海阳寓意为黄海之阳),而是更强调当地“包容、上进”的精神面貌。两者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效果也都不错。

大体而言,上述三家的推广语,都是近些年才陆续出现的。而在胶东地区,还有一些县市属于老牌的“拆字”高手,比如招远和栖霞。

海阳下面有几个乡镇(胶东不少县市区在地名推广时都喜欢拆字)(4)

招远招远方客,温泉温泉中宾。”这两句对仗工整且意境优美的话,相信不少朋友此前都听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它都被视为宣传招远形象的佳作金句。实际上,招远“招远方客”这种解释,并非是近期才出现的。早在金代建县之时,“招远”就以“招携怀远”之寓意而得名。只不过,在古代,招远县所招抚的是流离失所的移民。而如今,招远市所招揽的,则是四方的宾客和人才了。

栖霞建县的年代与招远相同,关于其名字的由来,众说纷纭。相对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是:“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按此解释,通俗一点来说,“栖霞”即“霞光栖息之地”(南京的栖霞区、栖霞山、栖霞寺亦是此含义)。

海阳下面有几个乡镇(胶东不少县市区在地名推广时都喜欢拆字)(5)

然而,由于栖霞历史名人丘处机曾说过这一句名言:“走遍天下,唯有小小的栖霞,大乱不乱,大俭不俭。”(注:意指栖霞虽小,但祥和宜居)再加上栖霞以苹果种植为主,当地先后采用“走遍天下,唯有栖霞”以及“甜美栖霞”等宣传语,并没有对“栖霞”地名本身进行大规模的拆字推广。

在以上例子之外,胶东其他县市区应该也有使用“拆字”推广的情况,但笔者暂时还不太了解,因此就不一一介绍,待之后有机会遇见再说。当然,也欢迎了解情况的朋友进行补充。(本文作者:耳左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