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十大顶级名人(却把落魄文人奉为座上宾)

文 | 张居明

德州北倚京津,南望泰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就以“神京门户,九达天衢”而闻名华夏。

特别到了明清时期,全国的物资运输主要靠漕运,南来北往的各种船舶都要在德州转运、停留检验,一时间帆影点点,欸乃声声,渔舟唱晚,灯火辉煌,夜如白昼,码头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京杭大运河似一条玉带穿城而过,飘舞在州城腰际。温润的运河水滋养着德州的文脉,促进了德州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不足两万人口的德州小城,光在明朝就考中了进士六十多人,自明至清朝中叶300年间,德州的著作就有254种之多,更是出现了“一榜三进士”,“一榜五进士”的佳话。

最具代表性当属一门八进士的卢家和一门六进士的田家。卢家卢见曾就是那个时期的杰出代表之一。

明清十大顶级名人(却把落魄文人奉为座上宾)(1)

卢见曾(1690-1768),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又号道悦子,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历知洪雅知县、永平知府、亳州知府、江宁知府,长芦、两淮盐运使。他性格高阔,不拘小节,形貌矮瘦,人称“矮卢”。卢见曾一生不仅勤于吏治,“有吏才”,“所至皆有殊绩”,是个典型的循吏,而且爱才好士,擅长诗文,“主东南文坛”,一时成为海内宗匠,是清代有影响的文学家。直隶总督那苏图在给乾隆皇帝的荐表中曾称他“人短而才长,身小而志大。”

他平生著述丰富,所著《雅雨堂诗集》《雅雨堂石集》《雅雨堂文集》《雅雨新政》《出塞集》《感旧集》《金石三例》《山左诗钞》共计八种128卷,为后人留下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早年间学王渔洋,有诗名,爱才好客,四方名士云集,流连唱和,盛名远播。

卢见曾不但才华横溢,而且体恤百姓疾苦,颇有政绩,每到一地都努力造福一方。在任永平知府期间,他带领所属抚宁官民筑坝阻水,解除了多年洋河对抚宁城的威胁,1753年复调两淮盐运使赴任扬州。扬州城地势低洼,河池湮塞,经常发生水患,卢见曾筹集资金,开挖修浚了城周围河池,免除了水患之隐。卢见曾还沿小秦淮修建了红桥二十四景及金焦桥观,使古老的扬州焕发了生机,更加妩媚靓丽,一时游人如织,名流学士纷至沓来。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卢见曾在红桥举行“修褉”活动,郑夑、陈撰、厉鹗、惠栋、沈成、陈章等“扬州八怪”悉数到场,寄居金陵(南京)的清朝著名小说家吴敬梓也应邀过江前来参加活动。期间文人学士饮酒赋诗,参观游览,命题唱和,好不惬意。卢见曾为人豁达洒脱,不拘小节,所交多通才硕学,贫穷而工诗著,无不折节相交,并予以资助周全。从与吴敬梓相交到资助就可见一斑。

明清十大顶级名人(却把落魄文人奉为座上宾)(2)

吴敬梓(1701-1754),清代著名小说家,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汉族,安徽全椒人,家族为地方世族。“家声科第从来美”,康熙四十年吴敬梓出生在“科第仕宦多显著的一个官僚家庭”,远祖在明代初期永乐年间被封为骁骑尉,受邑六合。高祖吴沛字海若,为人耿介正直,宁肯贫苦度日,不愿攀附权贵,时宁国太守关骥以书召进,他谢而不往。

他父亲吴霖起在江西赣为官,一生清廉、正直,鞠躬尽瘁,在教育这个不起眼的职位上做出很多贡献。到任之初,见到教舍凋零倒塌之状,先捐出自己一年的俸钱40两,继而又变卖祖产肥田三千亩,并变卖在五河、天长、含山、和州等地的祖传当铺、布庄、银楼等,筹银近万两,修建在1668大地震中毁坏殆尽的文庙、尊经阁,并新建了“敬一亭”。即使这样,因他父亲不善巴结上司,终被罢官回乡。康熙六十六年,吴敬梓二十三岁考中秀才,同年父吴霖起抑郁病故。

“人活着,伤害你的是你最亲近的人。”这话一点不假。父亲死后,先是族人们倚仗人多势众,提出了分家要求,“兄弟参商,宗族诟谇”。在一场争夺遗产的内战中,孤立无援的吴敬梓终以失败告终,留给他的资财寥寥无几。分家之后,吴敬梓的妻子陶氏也因不甘忍受族人的欺凌,饮恨而死。从此他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心灰意冷的他为了离开这个伤心地而辗转来到秦淮河畔金陵(南京)漂泊谋生。

由于他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断炊。但他有一种放荡豁达的态度,尤落拓纵酒“家本膏华”性耽挥霍习气,胸襟开阔,睨尘俗,令人感到他是一个才识过人的才子。

雍正时,卢见曾曾任江宁知府,《江宁府志》卷二十一载,吴敬梓(雍正十一年1733年)移居去了金陵(南京),也就是在这时开始,他们由相识到莫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的面世也是得到了卢见曾的倾力相助。

明清十大顶级名人(却把落魄文人奉为座上宾)(3)

卢见曾曾两任两淮盐运使,一次是在乾隆元年(1736年),一次是在乾隆五年(1740年),由于俩人交往甚笃,吴敬梓屡次出入于卢使署幕中,卢见曾都是热情款待,奉为座上佳宾。1740年夏5月间,卢见曾负谤获遗戍台,吴敬梓在送行他时,赋有《奉题雅雨大公祖出塞图》诗相赠,在图上题诗的还有高凤翰、马日琯、郑板桥、程梦星、杨开鼎、闵廷容、王藻、马位、马朴臣、马苏臣、方原博等十余位扬州诗坛大腕。

吴敬梓性情豪爽,结交文人雅士甚多,每有朋友来拜访必喝个酩酊大醉,不亦乐乎,大有李太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迈气概。有时家里没米下锅,有朋来借钱也热情款待。晚年生活凄凉,只好靠卖字求生,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死时竟连入殓、出殡的钱都没有,多亏了卢见曾仗义相助,不单出资为他办了丧事,而且亲自选墓地隆重地把他安葬在清凉山下。

巍巍清凉山见证了他们的深厚友谊,淙淙山泉水诉说着他们的情感故事。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