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封神传说真实故事(讲一段姜子牙的传说给你听)
从先周时期的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位圣人,一位能治国安邦的贤才,一位能指点江山的神人。没有想到,这个历史重任,居然落到了年过七十的姜子牙的头上,而且又那么富有传奇色彩。
当历史进入到了殷商末年,君主暴行,忠良被害,百姓饥荒,殷商王朝渐渐走向衰亡。与此同时,地处商朝西边的属国周却在渐渐地壮大起来。也许是在这个时候,姜子牙听说周伯姬昌施行仁政,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便很想为兴周一展雄才大略。而此时周文王也正在为治国兴邦而广揽天下人才。于是姜太公便下定决心,离开商朝,来到了周的领地渭水之滨。当他站在磻溪河边,看到这里群峰峥嵘起伏,重峦叠嶂,便选择风水宝地住了下来,每日以钓鱼为生,一来充个饥,二来随时观察世态的变化,寻找大展宏图的机会。可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钓却钓了多年。因为他的鱼钩是直的,而且只钓王侯将相,自然就不容易了。
三千年以后的今天,在宝鸡磻溪河钓鱼台的石壁上,有篆书“钓鱼台”三个大字。在溪水之中的石头上,有一个双膝的印痕,被称为“跪石”。
好在姜子牙用直钩钓鱼,并且只钓王侯将相的事情终归还是传到了周文王那里,这自然也是达到了姜子牙的预期效果。在历史典故中是这样说的:周文王得知姜子牙垂钓之事后,立即派儿子姬发前去请姜子牙出山。姬发来到钓鱼台,可是姜子牙却不理会,只顾垂钓。突然见他将竿子一挑,钓上一条小鱼,口中念道:“钓钓钓,大的不到小的到。”姬发在一旁发愣。姜子牙将钓上的小鲤鱼剖开,发现鱼腹内滚出一块“璜石”,他随手将璜石往河边一丢,不料璜石突然变成一块巨大的碗形石,这就是今日屹立在钓鱼台的那块巨大而奇特的“丢石”。 按照这个典故,在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宝鸡知县徐文博书写了四个一米见方的苍劲大字 “孕璜遗璞”。
姬发明白自己没有资格请动姜子牙,便回去告诉父亲周文王。看来只有文王亲自出马了。当周文王来到这里,他站在磻溪河边一看,这里的确翠柏葱绿,水色碧透,绚丽诱人。实为圣贤隐身之处,神仙出没之地呀。与此同时,他也见到了这位请不动的老头子。望着白髯飘飘、精神抖擞的姜子牙,文王默然,这难道就是先祖们一直期盼的能兴我大周的圣人吗?与此同时,他也想到一位智者在溪畔苦苦等寻良主,一等就是十年啊!这其间,有多少失落、执着、期待。于是,周文王疾步来到姜太公身旁。他或许是盘腿而坐于钓石之上,与子牙畅谈天下,不知过了多少时辰,更不知到底过了几天,因为他们谈得太投机了。最后,周文王轻语一声:“子牙……”之后,就是文王拉车了。
传说周文王为了表示诚意和敬意,亲自用一架木轮车把姜子牙拉出了磻溪河谷。路上,车子的襻带断了,文王坐下来歇息,姜子牙问文王是否记得拉了多少步。文王说八百零八步,于是姜子牙告诉文王,你共拉了我八百零八步,我将保你江山八百零八年。文王听了赶紧站了起来,表示要继续拉。姜子牙摇了摇头,说,事情已成定局,天意!最终,在牧野之战后 ,商朝被灭亡,自此周王朝建立。
今天,在宝鸡钓鱼台之前的路口,立有一座“文王拉舆”雕像,气势很是宏伟,仰目而望,令人敬意顿生。在中国历史上,西周与东周相加达到八百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从而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讲故事的人
宝鸡青年张永涛,素喜文史,得闲即行,于山川沟峁间求实证、觅野老、史海钩沉,乐此不疲,久之,得此“宝鸡老故事”。
来源:宝鸡人民广播电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