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困苦有时尽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艰难困苦有时尽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1)

今天,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了一条短视频,名字叫《向黎明出发》。11架军用运输机从7个机场起飞,直奔同一个目的地——武汉。大量的医疗物资和2600名军队医护人员抵达武汉一起抗“疫”。

艰难困苦有时尽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2)

这个短视频之所以叫《向黎明出发》,我想至少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这些飞机是2月13日凌晨起飞的,达到武汉时天就亮了,这是现实中具体的黎明;再一个是湖北坚决落实“应收尽收”的要求,病例在确诊上出现了重大变化,再加上随着走“马”换“蒋”,新官到任和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苦诊疗,整个湖北疫情日益向好,这场阻击战、保卫战正在迎来胜利的曙光,向着胜利的“黎明”前进。

艰难困苦有时尽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3)


艰难困苦有时尽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4)

这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诗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诗。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白居易。“见赠”就是说是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这首诗呢就相当于一首回赠的诗。古人很有意思,特别是文人十分喜欢对诗,对对子。

艰难困苦有时尽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5)

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诗人,有“诗豪”之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早年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至巴山楚水23年之久。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回洛阳,二人在扬州相逢了。淮南节度使王潘做东请了个客,两位诗人在宴席上觥筹交错,诗兴大发。白居易很同情刘禹锡,在宴席上就作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艰难困苦有时尽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6)

为首两句交代了刘禹锡贬谪之地和贬谪时间。巴山楚水指今天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在唐代,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尤其是关中、中原一带,南方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地区还属于蛮夷之地。同为唐代诗人的刘长卿在其作品《新年作》中有一句诗说“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当时,刘长卿被贬之地是在今天的广东茂名,他用“天畔”来形容,就是“远在天边”的意思。

艰难困苦有时尽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7)

刘禹锡在巴山楚水一待就是23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说自己此次回来已经是人事全非,自己的老朋友也都不在了,只能吟诵“闻笛赋”以示悼念了。同时用王质烂柯的典故表达自己恍如隔世的感觉。

艰难困苦有时尽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8)

虽然处境不好,被贬在蛮夷之地,但是诗人的精神十分乐观,并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和信心。这就有了后面的千古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这句诗表达的意境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十分的相似,让人读过之后阴霾全无,顿生希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