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象形法分类图解(灯谜会意体的几种猜射方法)

灯谜是独立于诗、词、曲、散文、杂剧、对联之外的又一种文学艺术。

灯谜作为一种文字游戏,具有其独特的游戏规则。它主要是利用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或 汉字的形状和结构进行会意离合而成的。

一般来说,灯谜大致有四种体裁,即会意体、增损体、象形体、拟声体,它也被称作“四大谜体”。现将灯谜扣合上的会意体猜射方法与大家分享:

何为会意体?

字义扣合法这种谜体,主要是从字词的意思去揣摩,根据文字多义的特点,用“别解”的方法扣合谜面,完成由面求底。一般称之为会意体,即文义推敲法。

灯谜象形法分类图解(灯谜会意体的几种猜射方法)(1)

常见的会意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运典法:

顾名思义,猜射此类灯谜必须从谜面领悟典故入手。在灯谜中使用典故,通常取故事为题材的“事典”和取语句为为题材的“语典”两种。

运典谜一般应该采用大家熟知的典故,取材于古典小说、诗词、戏曲、轶事、史实、名人传记等较为常见。

猜射运典谜,能扩大知识面和观察事物的视野,并能从中得乐趣。谜例:

(1)骊山烽火戏诸侯(县名二)烟台、博乐

此谜取典于《东周列国志》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2)包胥哭秦庭(军事用语一)申请退伍

此谜典出《东周列国志》,申包胥恳请秦国发兵打退伍子胥的吴国部队。

2. 正扣法:

这是猜谜时常用的一种会意法,即通常所说的“正面会意法”。

它是依照谜面所示的内容,正面领会其含意,直接推敲出谜底。其谜底虽也产生别解,但底面意思相近,扣合比较平顺,因而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

谜例:

(1)熟能生巧(唐诗篇目)长干行

(2)独生子女一枝花(歌星)单秀荣

(3)翻眼一瞟孩子王(宋词一句)白了少年头

灯谜象形法分类图解(灯谜会意体的几种猜射方法)(2)

3.反扣法:

此法与正扣法相反,猜射时不从谜面的正面去想,而是通过对谜面进行反面或对面的联想会意来得出谜底,即所谓的反面会意。

此类灯谜谜底对谜面虽是“反其意”,然而在整体上仍不失谜面所要表达的含义,仅是通过“反扣”来达到“正扣”的目的。

谜例:

(1) 伪劣商品可调换(四字常用语一)好不容易

(2)读新书,读好书(成语一)不念旧恶

(3)职位卑微顾虑多(服务器名字一)上官无忌

4.分扣法:

即分段扣合法,要求将谜面上的词句,分成几段,然后按谜面的意思逐段扣合,求出谜底。此法常用同义、近义词置换的手段。

谜例:

(1)鲁迅全集(曲艺形式)山东快书

谜面分成三段“鲁/讯/全集/”,分别扣“山东”、“快”、“书”。

(2) 百年松树,五月芭蕉(成语)粗枝大叶

“百年松树”会意“粗枝”,“五月芭蕉”会意“大叶”,各自相扣成谜。

(3)一封公函(隋唐演义人物)单雄信

“一封”扣“单”,“公”扣“雄”(别解为性别),“函”扣“信”。

灯谜象形法分类图解(灯谜会意体的几种猜射方法)(3)

5. 抵消法:

用“抵消法”猜谜较易掌握,因其特征十分明显,即谜面或谜底上有可以互相抵消的字或词,通过抵消之后使谜面或谜底变得简单。此类灯谜一般分为谜面抵消和谜底抵消两种类型。谜面抵消的较容易猜射,但谜底抵消的较难猜射。

谜例:

(1)啤酒厂出酒(字一)碑

谜面中“酒”字自我抵消,再把剩下的“啤”和“厂”两字合成“碑”字。

(2)凤凰岭上凤凰游(《桃花源记》一句)便得一山

谜面中“凤凰”一词自我抵消,剩下的“岭上”“便可得到一个山字”。

(3)无颜见江东父老(泊号三)小霸王、没面目、小摭拦

谜底中“小”字自我抵消(遮拦),剩下“霸王、没面目”来扣合谜面。

(4)闰六月(中药三)莲蓬、茯苓、省头草

谜底中“省头草”即是将谜底中的“莲蓬、茯苓”的草字头消去,剩下“连逢、伏令”来扣合谜面。

灯谜象形法分类图解(灯谜会意体的几种猜射方法)(4)

6.归纳法:

此法是将谜面上的各种因素、条件进行概念上的归并或数量上的积累,然后在谜底中归纳体现出来。

谜例:

(1)游遍三山五岳(北京名胜一)八达岭

(2)上游、中游、下游(无线电名词)三波段

(3)桃花江、牡丹江、芙蓉江(现代画家一)华三川

7.问答法:

此类灯谜采用谜面设问,谜底作答的方式,比较生动有趣。

谜例:

(1)马谡何以失街亭?(京剧一)定军山

此谜同时运用了运典的手法,典出《三国演义》。

(2)为什么战旗美如画?(歌曲名一)血染的风采

谜面为流行歌曲“血染的风采”中的歌词,下一句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3)读书该抱什么态度?(学科名一)应用力学

解谜时须顿读成:应/ 用力学。这里的“应”,即“应该”,别解为肯定词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