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韶光(那年那月那一天)

那年那月那韶光(那年那月那一天)(1)

那年那月那一天

文/于荣华

一九七四年那年,十二月那月,三十一日那天,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了,成了一名光荣的知识青年。

这个日子在我一生中是刻骨铭心的,那年我十七岁,那月是那年的最后一月,那天是北风刮得最冷的一天。

背着行囊站在大卡车上,享受着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二十个年青人,告别了爹娘挥一挥手说“再见吧妈妈”,虽然缺少了军人的豪言壮语,但至少也是一名热血奋勇的青年,说起来也还是一帮不谙世事的孩子。

往事已随风飘过近五十年了,当年的知青也步入了老年的行列,但那年、那月、那天的出行永远都不曾忘记,也无法忘记那段苦涩的知青岁月,十七岁的年纪,现今都还在读书享受着爹妈的呵护,十七岁的我们却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战天斗地的干了起来。

大年初一,吃过集体户自己包的饺子后,就扛着红旗到了修水渠的工地,手冻裂了脚冻麻了,脸冻的又红又紫了,心却是热乎乎的,推石头的车子又重又沉,活泥巴的掀头不听使唤,手磨出了血泡真疼,也硬是这么坚持着,嘘哈着,鼓劲着。

离开爹娘过的第一个春节,是在歌声与泪水中渡过的,好在有带队刘叔的正确安抚与指导,他说“孩子们我们既然走出了家门,就不要让爹娘挂念,既来之、则安之”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想一想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么多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呢?国家需要你们艰苦奋斗,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锻炼成长啊,别犹豫,别傍徨,同学们干起来吧!嗨起来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刘叔的这番话对一个孩子来说至关重要,我们都增加了信心,干劲倍增,哪里需要哪里去,脏活累活抢着干,拉土推车,挖坑栽树,打场压麦,担水积肥,半夜加班浇地,科技试验田,都有我们知青的身影,吃在工地,干在工地,肤色黑了,饭量大了,人长高了,也和农民交结了不少好朋友,也了解了不少民间的疾苦,自己也增长了不少见识,感觉自己的心智也提高了不少,刘叔一句话说“都懂事了”心里痒痒的得劲儿。

我们这帮知识青年的到来,给这个沉闷的村庄注入了很大的活力,我们经常参加共青团的工作,协助团支书开展些有意义的活动,在大队部开会讨论学习,唱歌联欢戏曲小段,办墙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言献策,积极参加文艺演出活动,我记得是

日子过的飞快,转眼到了年底,总结一年来在农村这座大熔炉里锻炼成长的经过,感触颇深,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到茁壮成长为有用的成人,无论走到何时何地,它在人生成长的轨迹中,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离不开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一年的历练过程。

岁月蹉跎,光阴似箭,岁月尽管已经逝去近五十个春夏、秋冬,但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依旧刻骨铭心无法忘却,依旧魂牵梦萦,挥之不去的我心依旧,无论到何时何地,永远感谢那年、那月、那一天的行程。

壹点号 一路芬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