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岭山茶重点扶贫项目建设纪实(贵州百灵的扶贫经)
■本报记者 张敏 见习记者 许焱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黄岭山茶重点扶贫项目建设纪实?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黄岭山茶重点扶贫项目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张敏 见习记者 许焱雄
今明两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在贵州省,龙头企业已经成为产业扶贫的主力军、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力军。总部坐落于贵州省安顺市贵州百灵,就是其中之一。
9月18日,《证券日报》记者跟随贵州百灵总经理、董秘牛民冒雨来到安顺市紫云县板当镇硐口村的“贵州百灵生态蓝莓园”、镇宁自治县大寨村的贵州百灵中药材(民族药材)良种繁育及规范种植基地(百灵生态园)实地采访。后者是贵州省省级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园区。
对于产业扶贫,牛民感悟颇深:产业扶贫必须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既要使产业发展起来,又必须明确老百姓在整个产业链当中的利益,为其创造财产性收入及实现增值,才能实现脱贫的可持续、可发展。
“产业扶贫不能伤农户的心”
在牛民看来,产业扶贫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自发行为。“公司的第一车间在哪里?就在田间地头。”作为一家民族中药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公司对上游的诉求不断提升,即公司必须有自身的种植基地,以解决量和质的问题,从而实现和满足公司对规范化种植的要求。
“野生中药材固然有其优势,但由于产地、自然条件、品种的不同,质量也会有差异。将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是企业中药生产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牛民表示。
扶贫“工具”用得好不好,关系到扶贫工作和成效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在多年中药材种植及扶贫过程中,贵州百灵结合产业特色总结出“中药大品种带动中药材大规模种植”的扶贫理念。
“扶贫不管做多大规模,首先要解决销售问题。”牛民认为,只有运用中药的大品种,才能够带动中药材的大规模种植。比如说贵州百灵的著名产品“维C银翘片”,里面含有山银花、桔梗等七八味药材。公司对这些药材的使用量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这让公司具备了大品种引领大规模种植的能力,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牛民认为,中药材种植最大的优势就是品种众多,可以差异化发展,实现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甚至一村一品。虽然中药材种植不可能解决所有的产业扶贫问题,但目前来看一定是一个很好的产业扶贫路径。
在采访的过程中,牛民一再向记者强调:“产业扶贫决不能伤了农户的心。”中药材的种植有其特殊性、周期性,而中药材价格波动,让农户的利益存在不确定性。为了保证农户的利益,贵州百灵对于签约种植基地的所有中药材都承诺兜底收购。
牛民对此表示:“公司只能通过长周期来平衡收益,短周期有时候会出现亏损,但不能因此伤了农户的积极性。中药材种植是技术活,很多药材是多年生,不连续规范操作,技术很难掌握,也很难保证农户及企业的利益。”
经过贵州百灵及当地其他中药材种植企业这些年不断地持续努力,贵州的吉祥草、虎耳草等很多品种,已逐步在全国形成了影响力。“什么叫地道药材?只有在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下长期种,才能形成地理标志的这种特质,形成好品质的形象。”贵州百灵种植部部长陈道军说道。
坐落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大寨村的贵州百灵中药材(民族药材)良种繁育及规范种植基地(百灵生态园),是贵州省省级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园区,占地221亩,总投资8000余万元,建成后年产值将达1000万元以上。
记者在现场看到,园区内总共有21组现代立体温室大棚,里面种植了集药用性、食用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中药材,据介绍,园区所培育的九品香水莲、铁皮石斛、重楼、灵芝等名贵品种亩产值在10万元以上。随着园区的不断建设,在中药材种植技术的规范培训上,园区每年可培训15000人成为技术人员。
“过去大寨也是一个很穷的村,现在我们在里面种药材,老百姓也学种药材,我们种草莓,他们也学种草莓;我们种蓝莓,他们也种蓝莓。于是农家乐就兴起了,除了租地以外又增加了部分收入。”牛民感慨道,企业在做扶贫,要给老百姓留下一些东西,这样百姓积极性就会高很多。
牛民还透露,在产业扶贫走过“实现原材料的保质保量稳定供应”第一阶段以后,百灵将进行第二阶段:试验一些含有更高科技含量的种植方式。比如,今年航天科技集团到贵州来扶贫,跟百灵对接,双方签约做5个品种的太空育种。
当地百姓自己的产业
如果说中药材种植是贵州百灵产业扶贫的自发行为,那么“贵州百灵生态蓝莓园”则是公司帮助当地选品种、创品牌的主动扶贫行为。在牛民看来,扶贫,单一的送物资只能解一时之困,而非长久之计。扶贫更多的是“授人以渔”,为之计长远,让当地百姓真正地掌握持续发展之技能。
通往蓝莓园的公路盘山而上,尽管当时下起了不小的雨,行车依然很顺利。司机师傅感慨道:“贵州百灵在这里建了蓝莓园,政府修建了好的配套设施,发展比以前好太多了。”
牛民向记者介绍,扶贫要有针对性,挑选区位及选择经济作物品种十分关键。要让老百姓看到短期实实在在的收益以及可预见的长期收益。
记者站在山顶眺望整个产业园,除了蓝莓树以外,还套种了其他中药材。
“这是贵州百灵对产业扶贫的技术创新,根据中药材或经济作物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与种植区域的自然条件相结合,在作物品种间采用间套种的种植模式。”陈道军解释说,当地土地利用效率很有限,通过套种可节约土地。
解决后续的蓝莓销售是扶贫的关键。“这里距离最近的高速公路只有几公里,蓝莓采摘后能很快送往贵阳等地方销售。”牛民介绍,除了和当地的商超签订协议外,贵州百灵还联合工商银行帮助其建立电商销售渠道。贵州百灵还规划帮助当地建设蓝莓的再加工和深加工工厂。
牛民说道:“贵州当地很多老百姓不会、又不敢去尝试这些新东西。所以我们就通过给种源,做技术培训,给订单的模式进行扶贫。老百姓只要出两样东西,土地和劳动力,同时接受我们的管理培训。通过大规模种植,再进行一些深加工引领,通过我们百灵的品牌,最后才能形成当地百姓自己的产业。让老百姓不只是一个打工者而是市场主体的参与者,才是产业扶贫的更高阶段,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
龙头企业“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带着农民赚”,把产业尽量留在乡村,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把产业增值收益尽量留给农民,有助于建立起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提升乡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农户、贫困户参与乡村振兴的活力。
在扶贫的过程中,牛民介绍了公司的创新之处:“公司与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根据产业园的规划,首先是由政府统一流转困难群众的土地,转租给贵州百灵进行建园,土地流转期限30年。
与此同时,通过“三步走”帮助当地农户脱贫。首先是把当地贫困农民变为蓝莓园工人:园区建成后的前五年采取“反租倒包”的模式承包给贫困农户进行管理,公司安排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农户收入承包管理费。第二步把蓝莓园工人变为蓝莓园股东:从第六年开始,公司与贫困农户采取股份分成的模式划分收益,承包管理的农户占股份30%,公司占股份70%。最后一步则是将贫困农户蜕变成园区真正的主人:第九年以后实行4:6(公司占40%,贫困户占60%)的股份分配模式,贫困农户将真正变成蓝莓园的主人。
“这种模式让农户亲眼、亲身参与蓝莓园的发展,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这种模式的可行性。”牛民向记者介绍,前期的资金投入、规划风险高,过了这个阶段,就是收获期,农民能看到眼前的利益。
截至目前,蓝莓园一期共投入建设资金230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含基础设施建设)补助531万元,林业项目资金补助100万元,公司自筹资金1700余万元。目前已建成6000亩,预计在明年全面建成10000亩的规模。
“对于贫困人口来说,就业一份稳定的工作,在稳定预期的基础上才能规划未来。”牛民认为,现在全社会都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产业扶贫做起来,地方经济发展起来,有助于百姓回乡发展,也有利家庭和儿童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