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卡赞电影风格(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意大利经典名片阿玛柯德)
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意大利经典名片《阿玛柯德》(CC4K修复收藏版)。这是电影大师费里尼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评分高达8.8分。这是一部让人会心一笑的电影,很轻松很好看,丰富得无与伦比。生活是一场盛大的狂欢,全片都散发着荷尔蒙的气息,看完终于明白这片对后世电影对库斯图里卡、对朱塞佩·托纳多雷影响有多大。
透过一个被性困扰的年青人,他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父亲,与患精神病的叔父的故事,重整自己的记忆,感性中渗出喜怒哀乐,编织成一幅关于爱情、政治、家庭、成长的多彩画卷,极具怀旧情调。温暖,真实,不造作。幽默智趣,活色生香。在片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費里尼对女性形象的思索与着迷,圣母、烈女、荡妇的三位一体。
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意大利一个海边小镇,通过一个男孩的眼光,审视父母的争吵、教士的怪僻、墨索里尼统治下老百姓的各种反应。少年躲避着父亲的大骂,也目睹了法西斯在意大利的迅速兴起,他厌倦学校枯燥单调的学习,对性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影片中的小镇实际上就是导演费里尼的故乡,这是他的一部半自传电影。
费里尼为我们呈现了他对青春、往昔故乡的深情回忆,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极富生命力的、融合了漫画式想象的小镇群像,一张由破碎片段组成的镶嵌图画。它还是一部将粗俗与诗性、传统与叛逆、现实与虚幻共冶一炉的自传影片,一段溯回童年的涅槃之旅,一篇纯粹而崇高的朦胧诗章。
少年的无忧无虑、少年的胡闹和机智、少年的春情萌动尽情展现。但影片真正的主角不是该少年,而是他眼中的镇民——一个粗俗而快乐的群像,如做作的律师、自大的剧院老板、招摇的美女。影片真正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化境,本片显然有《西西里美丽传说》的雏形,管乐为主的配乐让人一度分不清这是费里尼还是库斯图里卡。
在一天到晚吵闹不休的家庭中,在各种奇形怪状的老师执掌的混乱的课堂上,在女神的屁股和老板娘的大胸的晃荡之间,在满街奔跑的摩托声里,在树上疯子叔叔要一个女人的呼喊里,在春天的飞絮和冬天的飘雪里,朴素而温热的生命,无所不在。
在这个没有中心人物或中心故事的印象笔记里,费里尼用表面散漫其实内地里热情似火的方式,记录他的童年,更为他所热爱的文化根脉奉上浓烈而诚恳的歌咏。在电影里他让“说书人”对着第四面墙说:“这就是我们的小镇,这个镇子上的人,几千年来血脉里流淌着古罗马人和凯尔特人的血脉。”
这就是费里尼在现实与梦幻、真实与虚构之间完成的一次浓墨重彩的描绘 --- 意大利人的血性。这种血性见诸于少年人的性饥渴,见诸于法西斯的狂热,见诸于交际花的虚荣和妓女的疯狂,也见诸于焚烧女巫的狂欢和埋葬亲人的肃穆。《阿玛柯德》的多元丰富,像一场你无法一次消受的盛宴——你只能在那儿目瞪口呆。
更让你目瞪口呆的,是这场盛宴中匠心独运的天才想象 —— 雾中的白牛、法西斯枪击的留声机、爬上树劝说疯子的侏儒修女,当然还有把法西斯检阅礼幻想成为婚礼的胖男孩。这些神来之笔让费里尼写给生命的这份情书,质朴又充满了诗意。
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电影,我们的眼睛真是有福。没有别的电影能象《阿玛柯德》一样给予我们狂放的热情的伤感的青春。这份质朴和诗意,连同后面炽热的深情,已经成为影史之绝唱。作为观众你我是幸运的,因为世上还好有费里尼,电影还好有《阿玛柯德》。
一一天堂电影院每周观影十二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