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

2019年2月由陈可辛导演执导的电影《李娜》正式杀青

电影讲述了李娜从小到大的网球人生,短短的预告片就让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从1989到1998再到2014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1)

梦想,执着,自我。这是电影的主题,也是李娜职业生涯的写照

据传这部电影将会在2020年上映

神秘新人饰演李娜,胡歌饰演姜山,而李娜却饰演自己的球替!

李娜做梦也没想到还会有这么一天

为了还原影片中专业的技术,李娜只能受委屈的来做角色的替身,最后贡献了球技却不能露脸。

其实这部历时五年的大电影,改编自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这是李娜自传其中一章的标题,也是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李娜用stay foolish表达自我

不要理会他人的眼光,继续当那个孤独的 “傻瓜”,我只想做到最好的自己

李娜在她自传的最后说“我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每一天,我都明白自己比昨天又成熟了一分。”

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做什么,对于李娜来说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

她用了人生的前30年一直在寻求这个答案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2)

“在我身体里好像存在两个李娜。强大的李娜总是会压住软弱的李娜,每当软弱的李娜有一点比赛之外的想法,强大的那个就会要求她停止思考,集中注意力挥拍。”

李娜总是在自我斗争,她按住那个软弱的自己,拼尽全力,甚至拼的头破血流。她似乎一定要做到最好,总是不满足

我“恨”网球

我们都知道网球就是李娜生命中的一部分,她热爱网球

那么她的热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如果要准确地描述李娜对网球的情感

那么很可能是:又爱又恨,相爱相杀

“我对网球的感情很复杂”李娜说“前面的十几年我并没有体会到网球的乐趣,直到最近这几年,我对网球的感悟才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

从7岁到15岁,李娜想要打好网球的动力是父亲的梦想

李娜的父亲曾经是湖北省队的一名羽毛球运动员

李娜父亲的那个年代历经过大的坎坷,能争取到打球的机会特别不容易,但是出于家庭条件的原因,李娜的父亲还是没能实现全国冠军的梦想

这个沉寂的梦想落在了李娜的身上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3)

1988年,年仅6岁的李娜还带着满脸的婴儿肥,在父亲的期待下走上了运动生涯

那么小的孩子,连李娜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

直到父亲突然去世

一瞬间离开李娜的不只是精神的依托,还有经济的支持

那一年李娜15岁。她开始拼命打球,取得名次,为了父亲的沉重遗愿,为了家里贫困的状况

她将悲伤转为愤怒,她说:“因为愤怒不会让人垮”

她没有垮掉,却也没有热爱

从1991年开始,往后的9年里出现了一位对于李娜至关重要的教练——余丽桥

在柴静对李娜的采访中提到“在她身边最亲密,最权威的人,是教练,但是她感受最多的情绪是畏惧”

“总会挨骂的,只是时间早晚”李娜笑着说

余教练是位好教练,但是脾气火爆、风格强硬,从不表扬队员。

“我的感觉就是自己怎么做都不对”李娜说“女孩受委屈时多少会哭一哭,余教练最看不得别人哭:哭什么?还好意思哭?可是如果你不哭了,她又会说:你到底有没有脑子,这么说你都没感觉。”

教练过于严格从不表扬的方法给少年李娜心中带来了叛逆和压力

好胜的她一定要做到最好,不断提高着对自己的要求,不断获奖,但是也因此被压的透不过气

她坦言,自己感觉不到网球带来的快乐和信心,赢了会被骂,输了也会被骂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4)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02年,李娜的突然退役

那年队里擅自拆开了李娜和姜山——已经配合了四年的老搭档,团队捧教练踩运动员,又不顾李娜的伤势让医生只管给她打针就好,逼李娜强行上场。

身心俱疲的李娜在留下一封退役信后悄悄地离开了陪伴她14年的网球。

离开后她说“自由的味道可真好”

没有尊重,充满压力痛苦的网球生活就这样被她毫不犹豫的放下

迫于无奈的她似乎已经用尽全力,而全国冠军的称号也已经无愧于运动员的身份和父亲的嘱托了

转折的来临在2004年

网球队的孙晋芳主任和正在华中科技大学读书的李娜的一次谈话中说“很多人都说你很有天分,打球是你实现自己的手段,你为什么不为自己打球呢?”“如果你要回来,我给你机会”

“为自己”这似乎开启了李娜对于网球新的大门

最终经过无数老队友的劝说,李娜被打动了,她忘不了湖北省队对她的培养。这个武汉女孩走上了复出之路

但这次,她对网球似乎有了和之前不一样的感情

可能是大学中两年的教育理顺了李娜的思路,可能是姜山的陪伴教导安抚了李娜童年的创伤,也可能是孙主任的话为李娜开启了新的大门。总之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李娜开始享受网球了

她依然很渴望胜利拼尽全力,但同时她也开始享受网球带给她的感受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5)

在自传里李娜说 “不管我输或赢,每一次比赛我都能从中感受到一些新东西,我观察我的对手的成长和变化,在不断的实战中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赢球并不是比赛唯一的意义”

“我慢慢开始有了主动的感觉,我知道我正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可能心态调整好了,比赛也顺了,李娜在休息了两年的情况下她不断刷新着自己的记录。

接下来的几年虽然有成绩有高潮有低谷,有单飞的影响、沉重的压力、伤病的伴随,李娜却再也没有放弃自己对于网球的追求

她不忍心再放下这个一辈子都在做的事情了

这些年来她不断地和自己争论

还要进行下去吗?

究竟要做到什么样?

怎样才是个合格的运动员李娜?

终于,两次大满贯给了她答案

她,做到了自己的最好

女强男弱是假象

提到李娜我们一定会想到一个人——老公姜山

姜山对外有着完美老公的人设

“李娜私人教练”、“李娜私人助理”、“李娜私人心理咨询师”、“李娜舒压出气筒”……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6)

而且这种,最“怂”好老公的名号,在国内外都叫的十分响亮

一段李娜骂老公的视频火遍全网

甚至在澳网官方网站组织的网坛“十大丈夫/男朋友”的评选中,姜山荣获了第一名

长达25年的陪伴,很多人羡慕都十分羡慕李娜的婚姻

不过这份美满的婚姻可不止是好老公姜山一个人的功劳

最初李娜是姜山的崇拜者

1995年李娜和姜山在湖北省队相识了

那一年李娜13岁,姜山15岁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如果两个人还在上学的话,应该是一个初一,一个初三

而实际上他们一个是初出茅庐的新手,一个是出类拔萃的大师兄

自传里李娜评价年轻时的姜山“他多帅啊”“姜山长得挺韩范的”

在公布《李娜》电影男主角时,李娜也曾表示,姜山和胡歌一样帅

对李娜来说,那个时候的姜山,帅气,成熟,技术高

在未来的四年里,李娜和姜山又组成混双组合,朝夕相伴

仰慕终于转化成了爱情……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7)

李娜也是姜山的开心果

其实李娜和姜山的互怼是相互的

李娜接受采访时说“一天24个小时,只有两个小时是我在吼他,其他22个小时都是他在吼我”

大男子主义加大女子主义,让他们每天的日子都充满了欢笑

“我和姜山都生长在武汉,但是姜山的爸爸妈妈都是山东人,人家问他:姜山,你是哪里人撒?他说武汉人。等我俩拌嘴的时候,他又说我:你们武汉人怎么怎么样……听得我不晓得是该笑好还是气好,我反问他:你是不是武汉人?他立刻回答:我是山东人”

在最近的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里李娜频繁吐槽:

姜山就是非地球生物,自己就是为了征服宇宙才和他结婚,姜山看韩剧会哭,自己旅行就是为了离开姜山远离唐僧,在节目中给自己写信不手写还要打印……

姜山也疯狂回怼,在李娜说完两个人都不愿意做饭后,姜山补了一句“换一个语境讲,因为你不想让我要求你,,所以说你不敢要求我”

两个人怼来怼去,却越怼越开心,感情也越怼越好

在姜山面前,李娜一直是个小女人

电影《李娜》的导演陈可辛在接受采访时就用“小女人”来形容李娜,“我们见面聊天的时候,姜山也在,在姜山旁边的李娜和我看到的那个强势的李娜是完全不一样的,非常小女人。”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8)

李娜只有在江山的面前才敢做小女人

他懂她,也给了从小缺少父爱的李娜父亲一样的安全感

李娜多次在自传里表示,姜山很像她的爸爸,和姜山在一起就好像父亲还在世上守着她

可能正是李娜小女人的依赖和孩子气,才更是让姜山不离不弃地支持陪伴

“如果我要出去和朋友逛街或者做什么,如果姜山不同意,我就不会去。”李娜在面对鲁豫的采访时说

回到武汉的时候,姜山会和老朋友一起打打牌,李娜都乖乖跟着他。姜山打牌李娜看着,看一会儿不想看了就在后面沙发上躺着看书,看着看着,就那么睡着了。偶尔姜山打通宵,李娜也陪他通宵。

她形容自己就像是姜山养的一只小猫,毫不吝啬的向他表达爱与依恋

李娜也是老公的顶级门面

姜山说“在我的眼中,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妻子,和别人的妻子没有什么两样”“直到她真的站在法网冠军领奖台上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李娜在公开场合不知道表达了多少次对丈夫的爱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9)

2013年澳网亚军,李娜两度在比赛中摔倒都没有哭,但在采访时她忍不住的说,想把冠军当做结婚礼物送给姜山

2014年澳网冠军,李娜说,在中国姜山的名气要比自己大,感谢他为自己放弃那么多陪她一起奔波,替她做一些修理网球拍这样的琐碎工作,还表示“谢谢,你是一个好老公”

姜山确实是一位好丈夫,李娜也是一位好妻子

她们二人的甜蜜婚姻,缺一不可

1/3到1/2再到1/1

父母,家人

对于李娜来说过于沉重

父亲,母亲,奶奶都是她不敢面对的人

在14岁之前,李娜的家庭是幸福的,她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世界是五颜六色的。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她似乎要什么都可以得到

而这一切的变化都从父亲生病的那年开始了

1996年,李娜的父亲患上了癌症

那年参加比赛的李娜坐火车从北京到武汉会经过武汉

经停的几分钟是她最后一次见到父亲

李娜在自传里写到“爸爸去世的时候,我在深圳打青少年比赛。没人告诉我爸爸病危,没人告诉我他去世的消息——关于他的病情,爸爸要求身边所有人对我保密”

但是在鲁豫面对面的采访中,李娜终于承认了

“因为父亲是跑业务的,经常会一两个星期不在家,所以当父亲病了以后,我潜意识可能会觉得,父亲会不会其实就是出差啊。可能到后来,自己会刻意地说,其实父亲没有病,父亲其实没有病。”

父亲的病是致命的,只是少年的李娜不想相信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10)

而父亲对病情的隐瞒,终于造成了李娜终身的遗憾——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

作为女儿,李娜只能默默承受起一切,背起爸爸的梦想继续向前

她说,她不敢提起爸爸,怕自己伤心,也怕妈妈伤心

直到获得法网冠军,李娜才能轻轻的在心里说了一句

“爸爸,我赢了”

可与父亲的去世同时扑向李娜的还有奶奶的冷漠

“死马当活马医吧”在父亲生病时,奶奶当着李娜的面这么说

“他们有五个儿子,漫不经心的养活着他们,即使一个不在了后面还有四个”

李娜的妈妈曾向奶奶借钱治病,奶奶说没钱,隔天却带着全家人置办新衣,还干脆地拿出钱给小叔交学费……

这样的人情冷暖,在李娜本就沉重的心上浇了一盆刺骨的凉水

后来李娜一辈子都不肯原谅奶奶,这么多年与奶奶的见面不超过五次

她说“我尝试着想要理解她们的做法,但真的理解不了”

或许保持礼貌是李娜能做到对长辈最大的尊重

父亲去世后,李娜承担起了家里的一切

“妈妈比年少的我更六神无主,爸爸生病欠下的债没有着落,操办丧事又要花钱,妈妈拿不准怎么办好,所幸凡事都和我商量”

15岁的李娜就此开始了努力比赛替家里还债旅程

时间定格到1998年,当时李娜正在日本比赛

而接到那通电话的李娜,注定要“失去”她最后一个亲人了

这是妈妈打来的电话

有人给妈妈介绍对象

李娜很懂事的回了一句“只要你喜欢就行”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11)

李娜心里明白:母亲很是漂亮;失去了丈夫,孩子又在海外一个人孤苦无依,外婆和舅舅只是想让母亲早日走出阴影才托人介绍对象……

所以李娜没有反对,甚至没有考虑自己

“我不太在乎这个男人对我好不好,只要他对我妈妈好,实实在在照顾好妈妈,我就接受”

可是这件事终于还是在少年李娜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潜意识里,她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妈妈不再是她一个人的了

一切来得那么快

“客观地说,叔叔是个忠厚的人,对妈妈很好,对我也很不错”

可是李娜在心里还是不能接受

妈妈拼命地想忘掉爸爸,而李娜拼命地想要记住

随着时间的加长,她越来越能感受到,对于“这个家”来说

她是个外人

最终为了妈妈家庭的幸福,小李娜选择了独自忍受

背负父亲的梦想,还清家里的债务,成全母亲的幸福

这是15岁的李娜对曾经那个幸福的家庭最后的承诺

在纪录片里,妈妈说“蛮多时候我都能感觉到李娜对我的那种怨恨,没有考虑到她的感受”

不过,李娜是个好女儿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12)

痛并快乐着

“痛并快乐着”李娜是这样来形容带孩子的。

2015年1月19日,李娜发布了怀孕的喜讯

在澳网赛场上李娜戏称“姜山做得很棒,发了一个ACE”(在网球中,ACE球能够直接得分)

对于孩子,李娜很早就开始有所期待

还没退役的李娜曾说“我将来的理想是当个家庭妇女,姜山到哪我就到哪”

李娜似乎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

在节目中,她表示现在的生活她很满意

两个孩子膝下玩耍,老公陪伴身侧,正常的工作,洗衣做饭带孩子……

生活平凡,轻松而美妙

“姜山不喜欢小孩。他觉得小孩太闹了,但我还是很渴望孩子”

现在孩子不但有了,还一下有了两个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13)

可能受童年的阴影影响,李娜特别希望孩子受到和自己不一样的教育

“我最恨打球的时候没有自信”李娜说

长期在运动队集体式的教育导致了李娜做任何抉择时都犹豫的性格

“我到底可不可以做”

“我做的到底对不对”

“做完之后会有什么结果”

事实上,李娜认为给孩子安排好一切,不断地约束孩子的说教式教学,只会让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而变得畏首畏尾

李娜不希望孩子像她一样没有自信

所以她打算像国外一样对孩子进行放养式教育

“只要不是违法的,或是有严重错误倾向的,都可以去尝试一下”

这是李娜对孩子的希望

李娜说:18岁之后要让孩子自己去努力,搬出去住

但是在18岁前她也要把最好的都给孩子

现在的李娜对孩子的保护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原来赛场上的愤怒冠军也可以这么温柔

纪录片中,跑完步的李娜笑着说“到楼上叫两个祖宗起床”

温柔地给孩子穿衣服,温柔地给孩子梳头,温柔地给孩子刷牙

她把所有的温柔给了孩子

在纪录片中两个小家伙的脸上都打着马赛克

这也是作为妈妈的保护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14)

2018年,回归温网赛场的李娜见到了许久未见的老朋友

却没想到老友在ins上偶然发布的照片曝光了孩子的脸

在面对采访时李娜笑着说:“‘杀’了她的心都有了。外国人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我个人不想让孩子们曝光,真的是在尽一切可能,现在几张图就“破功了”,见到肯定要问问她。”

同样为了孩子,李娜不敢请保姆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李娜要自己来

李娜每天都会早起跑10公里

当年父亲也是这样领着李娜每天跑步,连续两年

这是李娜对父亲为数不多的回忆

母亲也说“跟她的两个小宝贝玩的时候,该严的时候严,该松的时候松,像她父亲一样”

现李娜想要把这些传给孩子

“付出实际行动,做比说的意义要大很多很多”

李娜人生之旅(李娜保持愚蠢stay)(15)

坚持就是她想教给孩子的品格之一

“他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必须要坚持,不可以今天觉得这个感兴趣玩两天,然后明天就换,这样绝不可以。”

在李娜的纪录片中,当她带着丈夫还有两个孩子去到海洋馆,当一家四口坐在李娜小时候梦想的摩天轮上时,平和的微笑出现在了李娜的脸上

李娜现在真的很幸福

现在的她已经不再暴躁,不再愤怒,不再呐喊

但是李娜就是那个李娜

她一直都没有变

她可以是个很好的运动员,很好的妻子,很好的女儿,很好的母亲……

在自传的最后李娜说“我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我不知道我要走到哪里,也不知道我能走多远。”“下一站不管在哪里,我知道,它有一个不变的名字,叫‘人生’”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她就是李娜,她一直是都是最好的自己

文:面具小白兔

创意:草莓爱猕猴桃,宇宙

审核编辑:乔鲁诺乔巴拿的小甜心,哎呦

资料:黄荒荒,草莓爱猕猴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