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老字号美食推荐(舌尖上的固原心窝里的舒坦)

固原老字号美食推荐(舌尖上的固原心窝里的舒坦)(1)

“秀色可餐”,足以说明一个道理。相对于美景来说,美食更容易让人对一个地方有刻骨铭心的印象。记得一位作家曾这样说:用舌头去旅游,而不是用眼睛去旅游 。我当时对这位大家实在不解?现在看来人家对生活地理解还是更加透彻!在固原只要提起一种美食人们禁不住两颊发酸、涎水直流,这是什么好吃的呢?。

浆水面的来历:

大秦一统天下的时候,陇山脚下清水河畔的固原有个叫张三的人。他刚结婚不久,夫妻二人开了个小面馆,专供轿夫小贩们打个尖消个夜。那时,酸醋还没有出现。张三卖面条时,只是在臊子上调一些油盐,味道并不好,因此生意很清淡。有一天晚上关了店门。夫妻俩照例把第二天作臊子用的小白菜洗净炒好装在一个小竹篮里。小竹篮又顺手放在一个盛有面汤的大汤盆上,就关门睡觉了。第二天早晨,店门还未开,就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张三开门一看,原来是内弟来了,说是他母亲得了急病,请姐姐和姐夫去一趟,张三夫妻俩闻言不敢怠慢,赶快带上几串钱就过清水河去看望乡下的病人了。

张三的丈母娘已六十来岁了,得了个发烧病。他夫妻俩很孝顺,到家后赶紧请大夫看病,忙活了四五天,直到老人病治好了,才转回城,时间已经正午。 店门打开,两个客人走了进来。一个老年人,一个壮年人,平民打扮,态度非常和顺。张三下好面条,找不到白菜臊子了。找来找去,发现在剩面汤里。他问妻子;这是咋啦?妻子想了想说:一定是猫儿寻食时把竹篮踩翻了的。张三想了想,有道理。他端起来闻了闻有一股酸味。他只好对客人说:客官,对不起,臊子没有了,凑合着吃顿白面吧!壮年客人走到汤盆前一看,只见面汤中的小白菜青中带黄,酸中带甜,水水象稠酒一样。他说;店家,不要紧,我们正想吃点小菜!老年客人怕吃出了问题,忙说:依老夫看来,还是小心为是,万一吃坏了肚子?壮年客人笑了笑说;你老过于小心了。那老年客人捋着花白胡子沉吟了一下又说;好,那就让老夫我先尝第一碗吧!壮年客人点了点头。张三把面汤里的白菜臊子浇上了第一碗面,然后再美美地淋上一勺油泼辣子。老年客人接过来调匀后先少少地尝了一口,嗯,没问题,接着才放心大胆地吃了起来。怎么样,好吃吗?壮年客人问。又酸又辣又香,真好吃!老年客人连连点头称赞。壮年客人跑了大半天,早就饿了,迫不及待地叫店家浇上了一碗,他一吃,果然不错。于是,两个客人吃了又续,续了又续。

老年客人捋着花白胡子说;这汤稠似水浆,我看,这面就叫浆水面吧!好!壮年客人和张三夫妻俩都异口同声地点了点头。就这样,这种把白菜加面汤浸泡几天后做出来的浆水面的名声就传开了。张三的小面店天天都门庭如市,生意兴隆。后来,他才晓得:那天来的两个客人,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丞相李斯。君臣俩在边关小城微服私访,意外地发现了浆水面的作法。

固原浆水面的浆水大多是用芹菜泡制的。那面条几乎都是手工面,一般有大人一个小指头宽,薄得跟纸一样。款待客人的浆水面,常常一碗一碗地下,浆水也是新鲜的,加有一些油炸葱花、韭花之类,再给你端一碟油泼辣子、一碟盐。没有醋,浆水面不能调醋。浆水面的味道很好,微酸,酸中带香气。照固原人的吃面习惯,总是汤多面条少,所以连吃三五碗是不稀罕的。

浆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酸,它酸而不烈,酸中寓香,酸得平和舒服!

固原老字号美食推荐(舌尖上的固原心窝里的舒坦)(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