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种文化(传统文化龙之九子)

龙的九子各不同,自然母亲也不是同一个,也就是说,龙王爷的妻妾们总共给生了九个著名的儿子,而且每个儿子都截然不同。龙生九子虽是龙种嫡系,却无一能秉承神龙的力量,龙王爷三宫六院的,每个儿子都有不同的母亲,而每个儿子又都像母亲,所以龙生九子不成龙。这龙的血统是与生俱来的,这天生神力是与生俱来的,这无边富贵也是与生俱来的。

龙种文化(传统文化龙之九子)(1)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龙生九子”在明代以前并没有记载,直到明弘治年间,才开始出现。传说明孝宗因弄不清九子的名字,就令中管去问内阁。当时的内阁大学士李东阳,接到皇帝的“御书小帖”,下问“龙生九子名目”,仿佛记得少年时曾在“杂书中”见过,但仓促之间又答不上来,就问编修罗玘,罗玘说曾听老师说过,只记得其中五六个名目;于是又问吏部刘绩。刘绩说家中有一本旧册子,“册面上备录此语”,取来一看上面果然记有“九子”之名,但却未记出自何书,无从查考。皇帝的垂询不能拖延太久,李东阳无奈,只得凑合“据以复命”回答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纽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足是其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赑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龙是其遗像。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一麓堂后稿》卷十二)

(1) 囚牛,龙生九子之一,是老大,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喜音乐,蹲立于琴头。此子和龙差异不大,其母应也是一只龙,黄色的龙。

龙种文化(传统文化龙之九子)(2)

(2)睚眦,龙生九子之二,龙身豺首,性刚烈,最是好杀、嗜杀好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从老二开始和龙的差异就开始就大了,睚眦应该是龙与豺的孩子,其母是一只豺。

龙种文化(传统文化龙之九子)(3)

(3)嘲风,龙生九子之三,在记载中没有过多的说明其形象,不过我自己查阅图片的时候,发现它长得比较象狮子,而且其好险,长在殿檐上见到其雕象,疑为龙与一种会攀爬的猫科动物的孩子,其母应是一只猞猁。

龙种文化(传统文化龙之九子)(4)

(4)蒲牢,龙生九子之四,形象为一只匍匐的龙,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据说它住在海边,惧怕鲸鱼,我猜测它的母亲是一只海生动物,有可能是海蛇之类。

龙种文化(传统文化龙之九子)(5)

(5)狻猊,龙生九子之五,记载中说它形如狮,喜烟好坐,随之吞烟吐雾,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坐下当了坐骑,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可能是龙与狮子的孩子,其母是一只狮子。

龙种文化(传统文化龙之九子)(6)

老五狻猊

(6)霸下(赑屃),龙生九子之六,霸下,形似龟,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疑为是龙与龟的孩子,其母是一只龟。

龙种文化(传统文化龙之九子)(7)

(7)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怀疑是虎与龙的孩子,其母是一只虎。

龙种文化(传统文化龙之九子)(8)

(8)负屃,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这个与龙的差异也不大,它的母亲也应该是一只龙。

龙种文化(传统文化龙之九子)(9)

(9)螭吻,又名鸱尾、鸱吻,龙形的吞脊兽,是老九,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取其灭火消灾。其形为龙首鱼身,它的母亲应该是一条鱼。

龙种文化(传统文化龙之九子)(10)

汉族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所以固有“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龙的九子分别是赑屃、鸱吻 、蒲牢、狴犴、饕餮、蚣蝮或 蚆螛、睚眦、狻猊、椒图。当然,不同的传说,龙九子也不尽相同。也有人认为貔貅、囚牛等是龙子。 龙九子的形象多饰于古代汉族建筑或器物上,用作辟邪驱魔,以保安宁,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