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留取丹心照汗青(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宋代〕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留取丹心照汗青(乘风好去长空万里)(1)

(飞扬行书版本)

辛弃疾留取丹心照汗青(乘风好去长空万里)(2)

(飞扬草书版本)

【译文】

中秋夜,一轮缓缓移动的金秋皓月洒下万里金波,好似那刚刚磨得异常平整明亮的铜镜飞上了夜空。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岁月流逝,白发日增,好像是在故意欺负我拿它没有办法。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那树影摇曳的桂树,因为人们都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赏析】

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词人自己反对当朝的妥协投降态度,立志收复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大好河山的远大抱负。全词想象丰富、词语瑰丽,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体现了词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豪情壮志。辛弃疾是宋朝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这首词,明面上写的是中秋的皓月和月亮里的桂树,实则还是在抒发他志在收复失地的满腔豪情。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下片,则抒发了作者满腔的豪情壮志——他要趁着美好的月夜,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祖国的山河。显而易见,这是他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

辛弃疾留取丹心照汗青(乘风好去长空万里)(3)

(抗金义军时的青年辛弃疾雕像)

【延伸阅读】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是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早年与党怀英(1134-1211年,字世杰,号竹溪)共同师事亳州刘瞻(字岩老),两人齐名北方,一时并称“辛党”。辛弃疾是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另一位宋朝的豪放派全能大咖兼吃货苏轼合称“苏辛”;另与婉约派代表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大多直抒胸臆,抒发的是他力图驱逐金人恢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满腔爱国热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其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对当政者的屈辱求和的鄙视及谴责。辛词的爱国思想与战斗精神首先体现在他对被分裂的北方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上。他词里不但经常出现“西北有神州”、“西北是长安”等句子,还在《贺新郎》中写到:“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其次体现在他对南宋苟安于被分裂局面的强烈反感上。他讥讽被割据的残余南宋朝廷是“剩水残山无态度”,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讽刺那些小朝廷里人物是“江左沉酣求名者”,是“学人言语得人怜”。甚至还骂他们为瑟缩在堆的冻芋与寒瓜,将他们比拟为透过一线壁缝所看到的在阳光里飞舞的灰尘。

除了这些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以外,他也流传下来不少吟咏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他的这些文学作品题材广泛,又善于引经据典,灵活运用前人的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辛弃疾留取丹心照汗青(乘风好去长空万里)(4)

辛弃疾出生时,包括他山东家乡所在的大片宋朝土地已被时任金主完颜亮的南侵大兵占领。陷落区的汉族人民奋起反抗。21岁的辛弃疾毅然携笔从戎,凭借个人魅力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抗金起义军,并迅速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了专门负责文书和机要工作的“掌书记”。1年后,金人内部发生内讧,完颜亮在前线被部下干掉了,自乱阵脚的金兵向北回撤。辛弃疾奉耿京之命作为义军的的特别代表南下与南宋朝廷对接。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他的带头大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群龙无首的义军溃散。辛弃疾获悉后,居然率领五十多人袭击了数万人的敌营,把叛徒张擒回交给了南宋朝廷处决。由于他在起义军中的突出表现,以及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辛弃疾名重一时 。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辛弃疾正式入职南宋王朝。之后,他先后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重要地方官职。貌似,他面前是大好的锦绣前程,可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无比的魄力和激昂的斗志,当朝皇帝也很赏识他的神勇表现,但他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鸽派当道的官场上立足。对于这一点,他自己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了,曾自嘲说“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另外,他那义军特招入职而非科举上位的“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最终他的最高职位不过是从四品,令人扼腕。由于他的鹰派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鸽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江西上饶城外的带湖。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让人倍感唏嘘。

最后,作为一位狂热的书法爱好者和每天坚持抄诗写词的打卡族,自然少不了为各位条友和拥趸送上今日福利——辛弃疾手迹《去国帖)

辛弃疾留取丹心照汗青(乘风好去长空万里)(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