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是在苏联援助下开始的工业化进程,以至于很长时间内我国的空军装备几乎都是仿苏式;但是我国也并没有放弃对先进航空理念的探索。

比如今天的歼-10系列战机所用的鸭式布局,虽然经常被误认为是抄袭外国方案,事实上却是我国航空界自行探索的结果。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困难时期,我国已经对该气动布局进行过艰苦探索,甚至还提出了代号“751工程”的先进战斗机方案。

虽然该项目最终无果而终,却为后来的歼-10/20战斗机成功奠定了基础。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1)

歼20

飞机控制原理的艰难探索,鸭式布局在喷气时代崭露曙光

我们通常看到的飞机,都是机翼在机身中部偏前位置;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位于机身尾部方面,分别有方向舵和升降舵来控制飞机。

这种气动布局通常被定义为正常布局。与之相反机翼在中部偏后没有水平尾翼,而是在驾驶室两侧增加了一对前翼的布局被称为鸭式布局。

虽然很多人是看到歼-10战斗机之后才知道有鸭式布局,但事实上1903年莱特兄弟研制的第一架飞机就可以被认为是采用了鸭式布局。

当年莱特兄弟手工打造的这架“飞行者一号”结构极其简陋,甚至没有机身。机翼前面通过金属框架结构安装有两片升降舵,后面则连接方向舵。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2)

莱特兄弟

只要对物理学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明白,方向舵和升降舵越远离机翼操纵力臂就越长,只需要很小的力量就能够改变飞机的飞行状态。

要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前无论大小飞机,都是由驾驶员靠自己的胳膊拉动操纵杆,直接带动着舵面偏转。

可如“飞行者一号”放在前面的升降舵,影响视线且操纵效果也不好;所以到“一战”前各国造的飞机都把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集中在延长的机身后部,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正常布局。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3)

飞行者一号

但是不走寻常路的人就是有,巴西航空先驱杜蒙特于1906年在巴黎附近首飞了其14-bis型飞机。

该机将发动机和螺旋桨放在机身尾部,方向舵和升降舵合成了一个箱形风筝状的控制面放在飞机前面。

在当时的媒体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一只大脑袋、长脖子的鸭子,英语中的鸭式布局(Canard)正是从法语“鸭子”(Canard)直接引用的。可惜按当时的航空技术这种飞机的实用性太差,所以就被淹没在历史长河当中。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4)

杜蒙的飞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工业百家争鸣,追求高速性能的日本“震电”战斗机和美国XP-55战斗机;都是发动机和螺旋桨在后,机翼前面加水平操纵面的方案。

但是在二战那个拼消耗的时代,这种离经叛道的设计只能算作技术储备。

直到上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设计和在飞机控制上的应用,瑞典萨博公司研制萨博-37战斗机时才第一次成功地应用鸭式布局。

借此该机起降滑跑距离不到500米,同时载弹量相对很大。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5)

萨博-37战斗机

程昭武等艰难的探索,我国研制“抬式”布局运输机

虽然按照战后的航空发展脉络,鸭式布局是由瑞典人最先提出,到第三代半战斗机上在欧洲全面开花。但令人惊讶的是在60年代中国人也提出了该布局,还不是著名航空专家而是我军一名运输机飞行员程昭武。

程昭武1932年生于北京,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955年考入空军第六飞行学院[1]。毕业之后直接入伍,并没能进一步学习航空理论知识。

1958年他在空军的滑翔机队当教员,试图打破当时的滑翔机留空世界纪录。

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飞行实践,程昭武发现常规布局的滑翔机有一个缺点。

那就是在飞机起飞或在空中爬升时,需要向上偏转升降舵产生向下的力从而让飞机抬头。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6)

程昭武

虽然这是飞机操作上非常基本的力学原理,但是产生向下的力却从整体上减少了飞机的升力。这对于完全没有动力,靠惯性飞行的滑翔机是非常大的损失。

有一天程昭武在图纸上灵机一动,把飞机的尾翼放到了飞机前面。这样当飞机需要抬头的时候升降舵偏转产生的是向上的抬头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飞机的升力。

程昭武并不知道西方已经将这种气动布局命名为“鸭式布局”,由于是机翼和前翼同时产生的升力把飞机像两个人那样“抬起来”,于是他将其命名为“抬式布局”。

程昭武对这个思路大喜过望,1969年被调至空军13师后;他正式向部队党委申请以航模的形式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空16师师长王洪志的支持。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7)

鸭式布局

一位航模健将张全胜以及几位模型高手被调来协助制作,有史以来第一架“抬式”运输机研究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程昭武等人造了一个无动力的模型,并进行了拖带试飞。终于在1970年4月23日有动力模型“7015”顺利升空,5月27日他们又用完善的“7016”模型给上级作了汇报表演 。

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看到试飞录像后非常感兴趣,在他的支持下该方案最终被交给了西北工业大学负责具体研究。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款为了实现短距起降的“701工程”运输机,并且命名为“延安”号。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8)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馆内的“701”抬式运输机方案“延安”号改型模型

“701工程”方案最终并没有成为实物,从目前的模型来看该机实际尺寸和运-7差不多。但是将机翼由偏前改到了中部偏后,并在机头两侧各增加了一个固定前翼加升降舵。

这样起飞采用“抬头”而不是“压尾”的方式,可以大幅度缩短起飞距离。而在降落时由于偏转升降舵产生的是升力而非是向下的压力,可以有效补偿由于速度降低机翼升力的下降幅度。

这就意味着该机可以把其降落速度再往下压,降落之后滑跑距离自然缩短。

但是我方的科研人员也并不满足于此。因为在之前西方航空专家就曾经说过:采用如此布局提高升力的办法,最后必然会在配平上栽跟头。

由于当时实验条件所限,我方人员主要考虑借助前翼安装的螺旋桨滑流来增强前翼配平能力;从而让机翼在起飞时可以产生更大的升力,平飞时又不会受到干扰。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9)

衍生出先进战斗机“751任务”,最后却不幸下马

701项目得到了空军高层的大力支持,在1971年因故暂停一段时间后继续进行。而在1975年空军在规划新一代战斗机,也将提高起降性能放在重要位置。

虽然同一时期我国也开始了垂直起降飞机的研制,但是碍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只能是在歼-6基础上加装四个升力风扇。这个方案按照现在来看非常荒唐,所以后来也被放弃。

垂直起降方案行不通,“701工程”却让我国战斗机设计师们眼前一亮。

1975年在中国航空研发人员向上级反映要求恢复科研工作情况下,三机部发出768号文件明确将“抬式布局”研究作为国家重点项目,并批准了“751任务”战斗机计划。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10)

“751”战斗机任务模型

而且当时世界航空界也证明,在战斗机上应用鸭式布局优于常规布局。原来绝大多数飞机则使用常规布局,是因为这种布局使飞机的重心和机翼的升力中心可以很容易重合。

更重要的是由于尾翼在飞机的后部,当飞机遭遇复杂气流而急速抬头时正好位于机身的偏下位置;在气流作用下可以使飞机迅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静稳定设计。

但是对于机动性大幅提高的新一代战斗机来说,这样的静稳定设计反而成了缺点。

反观鸭式布局的飞机机翼升力中心和重心能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当飞机需要急速地抬头和俯冲时;只需要前翼很小的移动,就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快速改变飞机状态。

同时安装位置较高或者飞机抬头飞行时前翼能够产生涡流,进一步提升飞机的总体升力;进而节省发动机推力,或同等情况下增加起飞重量。

此外还能解决喷气式战机重心后移导致尾翼操纵力臂变短的问题,用同样的飞控系统提供更好的机动性。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11)

由于“751”战斗机最后并未造成,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些概念图和模型照片。从其设计理念来看尺寸和歼-7差不多,配备单台发动机,侧重于快速部署执行快反任务。

只是机翼为后掠角不大的后掠翼且位置大幅靠后,同时在机头装了一个比后来歼-10大很多的前翼。在不同的模型里有的前翼固定式只充当涡流发生器,有的能够完全偏转充当升降舵。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12)

“751”战斗机的前翼之大称其为另一个机翼都不过分,只能说在当时中国实验条件落后的情况下理论计算也非常困难。

可以说“751”战斗机天生就存在严重缺陷。况且“鸭式布局”战斗机必须搭配电传飞控,当时国内航电系统也无法提供技术支持。

而到了1980年之后我国针对当时航空工程项目过多,而进度极为缓慢的现状;不得不忍痛进行大幅精简,于是“701”运输机和“751”战斗机项目只能下马。

不过直到90年代初期西北工业大学校研成果展,仍然有由“751”战斗机发展出的“FM-3”方案模型。

2004年珠海航展也出现过该方案延伸的一款“LFC-16”战斗机模型,据说可能是全球机动性第一。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13)

“LFC-16”战斗机模型

歼9和歼10一脉相承,歼-20更是将鸭式布局发挥到了极致

“751”项目最终无疾而终,那么后来的歼-10又和它有什么关系呢?只能说二者有一定的联系,但是采用如此气动布局的目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我国歼-5,歼-6,歼-7三款战斗机,都是仿苏联的米格17、米格-19和米格-21;歼-8可以看成是歼-7的放大型号。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尝试研制,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歼-9高空高速截击机。

早期的歼-9仍然像歼-8一样,采用正常的机翼在前尾翼在后的方案。但是由于速度指标越来越高,而发动机性能又无法突破。同时风洞试验发现其机动性不好,于是又提出了无尾三角翼布局。

到了70年代歼-9的研发团队终于提出在该机上采用鸭式布局,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工作。其是否从瑞典萨博-37战斗机得到了灵感不得而知,但是显然之前有了“751方案”也算是水到渠成。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14)

由于歼-9的“双26”指标,即2.6倍音速和26000米升限远远超过了我国实际能力,最后也只能黯然落幕。而这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装备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

新战斗机同歼-7为代表的第二代战斗机相比,速度等指标基本没变,却强化了在亚音速状态的机动性能。

1982年2月航空专家宋文骢参加我国新一代战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时,提出鸭式布局的歼-10战斗机方案[2]。

网上盛传我国的歼-10战斗机研制时参照了以色列“狮”式战斗机,却不知“狮”的研制计划开始于1980年,而歼-9的鸭式布局方案比“狮”要早5年以上、“751”项目则可以上溯近10年。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15)

正是有了“751项目”上的技术积累,歼-10战斗机才能实现鸭式布局的实用化。

而参与歼-10项目的航空专家杨伟在担任歼-20总设计师后,面对我国发动机性能远远落后F-22的F119发动机的现实,大胆采用歼10的上反鸭翼与下反主翼等翼面配合的气动布局[3]。

这样歼-20不但具备一流的隐身性能和先进雷达航电,还拥有远超过歼-10的机动性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至于某些文章认为鸭翼布局会增加雷达反射面积,事实证明不是以讹传讹就是抹黑。

而且鸭式布局未来在小型民用飞机上也可能会得到利用,美国X-31试验机曾经进行过一次惊人的短距降落实验。

我国有苏式战斗机吗(鲜为人知的751任务)(16)

歼20

简单地说正常的飞机降落时,要维持水平状态保证起落架同时着地;但是该试验机接近跑道时,通过发动机矢量喷管配合偏转前翼使飞机达到近乎垂直的状态,靠发动机喷气来维持飞机不会坠毁。

这时整个机翼都成了巨大的减速板,从而使飞机在很短的距离内降低速度,然后再恢复到水平状态使起落架接地。

可以说当年程昭武和科研部门为了单纯提高起降性能而研制的“抬式”布局运输机,未来也许会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中国名机珍藏.中国民航出版社

[2] 歼-10:中国人的“争气机”.中国军网.2020-03-13

[3] 歼-20隐形战斗机-清华大学国防网.清华大学国防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