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摘录)

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摘录)(1)

这些年读了很多书,但读过之后好像什么也没记住。记得有一年特别迷宇宙起源,《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量子宇宙》《宇宙起源》看了个遍,结果到现在连熵增到底是啥还是搞不清楚。最近在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看得很过瘾,但合上书,就想不起来二程哪个是心学哪个是理学了。

很多文人学者表达过类似观点:你以为什么也没记住,但实际上读书过程本身就是在淬炼你的认知,虽然没有记住书中的内容,但读书越多,久而久之,你的思想、气质就会不同。这个观点提得很好,保全我们这些没有天分的读书爱好者的一些颜面。

前段时间读《约翰克利斯朵夫》,阅读的过程非常享受,还写了一篇读后感:如果早点阅读《约翰克利斯朵夫》,人生可能会不同。这两天回想书中的内容又有些模糊了,好在当时阅读时记录了些引发思考的片段,这次一并整理到本文中,帮助以后查阅回味。


1. 《约翰克利斯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4756 第30页

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摘录)(2)

这几段话在全书开端不久,描写老约翰米希尔的性格又铺垫约翰曼希沃的性格。

“可怜的老人!在无论哪方面,他都不能完全表露他的本来面目:胸中藏着多少美丽而元气充沛的种子,可是没法长成;对于艺术的尊严,对于人生的价值,有着深刻动人的信仰,但表现的方式往往是夸张而可笑的;多么高傲,但在现实生活中老是佩服上级的人,甚至还带点儿奴性;多么想独往独来,结果却是唯命是听;自命为强者,实际上可凡事迷信;既向往于英雄的精神,也拿得出真正的勇气,而为人却那么胆小懦怯!——那是一个只发展了一半的性格。”

这不仅仅在描写老约翰米希尔,更像是大多数人的写照。胸中有理想的火种,但没有契机点燃;精神向往崇高,但身体力行却滑稽可笑;奴性、唯命是从、缺乏自信、胆小怯懦......

理想与现实总有巨大的鸿沟,当自己无法实现时,可笑地寄托给下一代,因为可怜的血缘关系,好像下一代如果成功,便是自己的成功,周而复始,自欺欺人。更可悲的是,下一代也许更糟糕。


2. 《约翰克利斯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4756 第106页

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摘录)(3)

死亡,是人类无法绕开的话题。对一个人而言,只有死亡是永恒的。

“好久以前他就知道什么叫做死,久已想过死,也久已害怕死,但还没有见过死的面目。而一个人对于死真要亲眼目睹之后,才会明白自己原来一无所知,既不知所谓死,亦不知所谓生。一切都突然动摇了;理智也毫无用处。你自以为活着,自以为有了些人生经验;这一下可发觉自己什么都没知道,什么都没看见:原来你是在一个自欺欺人的幕后面过生活,而那个幕是你的精神编织起来,遮掉可怕的现实的。痛苦的观念,和一个人真正的流血受苦毫不相干。死的观念,和一路挣扎一路死去的灵肉的抽搐也毫不相干。人类所有的语言,所有的智慧,和现实的狰狞可怖相比之下,只是些木偶的把戏;而所谓人也只是行尸走肉,花尽心机想固定他的生命,其实这生命每分钟都在腐烂。”

“克利斯朵夫日夜想着这个问题。祖父临终的景象老是在他的记忆中,他还听到那可怕的呼吸。整个的天地都改变了,仿佛布满着一片冰雾。在他周围,不论转向哪一边,总觉得那盲目的野兽有股血腥气吹在他脸上;他知道有种毁灭一切的力威胁着他,而他毫无办法。但这些念头非但压不倒他,反而激起他的愤怒与憎恨。他没有一点儿听天由命的性格,只知道低着头向"不可能"直撞过去。虽然撞得头破血流,虽然眼看自己不比敌人高强,他还是不断地反抗痛苦。尔今尔后,他的生活就是对命运的残酷作着长期的斗争,因为他不愿意忍受那个命运。”

罗曼罗兰借约翰克利斯朵夫表达了对死亡的看法,站在整个小说所表达的精神层面,传递的思想还是积极的,虽然前面说了“生命每分钟都在腐烂”,但后面以克利斯朵夫的视角,表达了不听天由命,对命运的残酷作着长期的斗争。

正如罗曼罗兰最著名的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克利斯朵夫正是这样的英雄,他惧怕死亡,但敢于直面死亡,斗志昂扬。


3. 《约翰克利斯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4756 第175页

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摘录)(4)

又是死亡,这次是约翰曼希沃。纵然父亲活着的时候有那么的不堪,但临死之际的“别瞧不起我”,不正呼应着第30页的老约翰米希尔和约翰曼希沃的性格吗?此时的克利斯朵夫正处在人生堕落的边缘,小说带有喜剧性的安排曼希沃退场,让克利斯朵夫继续斗争。

“他看到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他看到自己差点儿堕入深渊,也看到幸福与爱情只是一时的凄惘,为的是教你精神解体,自暴自弃。于是,这十五岁的清教徒听见了他的上帝的声音:“望前啊,望前啊,永远不能停下来。”

摘录写到这里忽然发现,第30页、106页、175页的内容是有内在延续的,在阅读时并未注意,现在摘录成文反而有所启发。看来做摘录是有大大的益处的。


4. 《约翰克利斯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4756 第186页

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摘录)(5)

再度回看这段文字,忽然想不起有什么值得回味的,极有可能的是对于莱一家人的生活状态感同身受。小说、文学都在塑造英雄,但滚滚时间长河,真英雄能有几人?绝大多数是普通人,是于莱一家这样的人。

“他和他的家属,在无论哪方面气局都比较狭小。做了四十年公务员而退休之后,他感到无事可做的苦闷,而在不曾预先为暮年准备好一种内心生活的老人,这是最受不了的。所有他先天的,后天的,以及在职业方面养成的习惯,都使他有种畏首畏尾与忧郁的气息,他的儿女多少也有些这种性格。他的女婿伏奇尔是爵府秘书处的职员,大约有五十岁。他高大,结实,头发已经全秃,戴着金丝眼镜,脸色相当好,自以为闹着病;大概这倒是真的,虽然病没有象他所想的那么多,可是乏味的工作把他脾气弄坏了,终日伏案的生活把身体也磨得不大行了。他做事很勤谨,为人也不无可取,甚至还有相当教育,只是被荒谬的现代生活牺牲了。像多数当职员的人一样,他结果变得神经过敏。这便是歌德所说的"郁闷而非希腊式的幻想病者",他很哀怜这种人,可是避之唯恐不及。”

事实也是如此,于莱女婿的情况可以说是绝大部分当今社会中年上班族的真实写照——人生被荒谬的现代生活牺牲了。


5. 《约翰克利斯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4756 第189页

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摘录)(6)

“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罗曼罗兰不愧是大师,能够跳脱出去俯视人类社会。文中的这句话放在今时今日仍然特别振聋发聩。更可怜的是,也许有些人在某些大时代、大背景下,从受教育的那一刻就死掉了。


6. 《约翰克利斯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4756 第257页

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摘录)(7)

“黑夜有如深渊……没有光明,没有意识……只有生命。暧昧的,凶狠的,生命的力。强烈的欢乐。痛快淋漓的欢乐。像空隙吸引石子一般吸引生命的欢乐。情欲的巨潮把思想卷走了。那些在黑夜中打转的陶醉的世界,一切都是荒唐的,狂乱的……

夜里……有的是他们混和在一起的呼吸,有的是交融为一的两个身体的暖气,有的是他们一起陷了进去的麻痹的深渊……一夜有如几十百夜,几小时有如几世纪,几秒钟的光陰象死一样的长久……他们做着同一个梦,闭着眼睛说话,蒙眬中互相探索的脚碰到了又分开了,他们哭着,笑着;世界消灭了,他们相爱着,共同体验着睡眠那个虚无的境界,体验那些在脑海中骚乱的形象,黑夜的幻觉……莱茵河在屋下小湾中唧唧作响;水波在远处撞着暗礁,仿佛细雨打在沙上。泊船的浮埠受着水流激荡,发出呻吟声。系着浮埠的铁索一松一紧,发出钉铛声。水声一直传到卧室里。睡的床好比一条小船。他们偎倚着在眩目的波浪中浮沉,——又像盘旋的飞鸟一般悬在空中。黑夜变得更黑了,空虚变得更空虚了。他们彼此挤得更紧,阿达哭着,克利斯朵夫失去了知觉,两人一起在黑夜的波涛中消失了……

黑夜有如死……——为何还要再生?……

潮湿的窗上透出熹微的晨光。两个软瘫的肉体中重新燃平生命的微光。他醒了。阿达的眼睛对他望着。他们的头睡在一个枕上。手臂相连。嘴唇胶在一起。整整的一生在几分钟内过去了:阳光灿烂的岁月,庄严恬静的时间……”

这一段关于性爱的描写,很写意,很罗曼蒂克。

克里斯托是那么的元气充沛,他需要爱别人,也需要别人爱他。奥多、弥娜、萨皮纳、阿达,都是克里斯托青少年时代的爱人,对奥多,实际上是爱自己,爱自己想象中的爱人,对方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那一时期,孤独少年需要找到一个精神的知己,一个自以为的同类;对弥娜,实际上是情窦初开,懵懂的初恋,不那么美好也注定失败;对萨皮纳,实际上是爱之初体验,并非肉体的,但是灵魂的;对阿达,实际上是自然平淡,是普世的,谈不上精神的契合,但真正的性爱是从阿达开始的。

“整整的一生在几分钟内过去了:阳光灿烂的岁月,庄严恬静的时间……”在那一刻,好像只要有肉体的欢愉就够了,但欢愉过后是“黑夜变得更黑了,空虚变得更空虚了”。我们向往肉欲的欢乐,但更应追求精神的极乐,不是吗?——至少克里斯托是的。


7. 《约翰克利斯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4756 第309页

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摘录)(8)

“自从他意识到自己有了簇新的精力,他对于周围的一切,对人家过去教他崇拜的一切,对他不假思索而一味尊敬的一切,敢于正视了;——并且立刻肆无忌惮的加以批判。幕撕破了:他看到了德国人的虚伪。

一切民族,一切艺术,都有它的虚伪。人类的食粮大半是谎言,真理只有极少的一点。人的精神非常软弱,担当不起纯粹的真理;必须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诗人,艺术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层谎言。这些谎言是适应每个民族而各各不同的:各民族之间所以那么难于互相了解而那么容易彼此轻蔑,就因为有这些谎言作祟。真理对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谎言,而且都称之为理想;一个人从生到死都呼吸着这些谎言,谎言成为生存条件之一;唯有少数天生的奇才经过英勇的斗争之后,不怕在自己那个自由的思想领域内孤立的时候,才能摆脱。”

这段文字所在的章节是“卷四-反抗-松动的沙土 ”,克利斯朵夫在这一阶段开始觉悟,不仅仅是在艺术上的觉醒,在他作为人的思想上也同样开悟了。同样,罗曼罗兰借助文字阐述了他认为的虚伪和真理,以及追寻真理的必由之路。


8. 《约翰克利斯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4756 第827页

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摘录)(9)

“哀斯白闲有一个年纪小十岁的兄弟,也是工程师。像不少中产阶级的人一样,他一方面很希望研究艺术,一方面又怕影响他布尔乔亚的前途。其实这也算不了难题,现在多数的艺术家都把这问题解决了,并没冒什么危险。可是一个人总得有志愿,而这一点毅力就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第一,他们先不敢肯定自己的志愿;而小康的生活慢慢的稳定之后,他们也就毫无反抗毫无声息的听其自然了。当然我们不责备他们,倘使本来可以成为安分守己的布尔乔亚,那自然不必做一个不入流的艺术家。不幸他们的幻灭往往在胸中留下一点愤懑的情绪:一个多么伟大的艺术家在我身上死了!平时一个人用所谓"达观"勉强把这种情绪遮盖着,但生活的确是给破坏了,直要到时间的磨蚀和新的烦恼把旧恨抹掉为止。这便是安特莱?哀斯白闲的情形。他很想从事于文学;但他的哥哥思想很固执,要他象自己一样投身于科学界。安特莱人很聪明,对于科学——或者文学——都还有中等的天分;他没有把握能成为一个艺术家,可是的确有把握能成为一个布尔乔亚;于是他让步了,先是暂时的(大家该明白所谓暂时是什么意思)顺从了哥哥的意志,进了中央工程学校;考进去的名次不高,出来的时候也是一样,从此他就干着工程师这一行,很认真,但毫无兴趣。当然,经过了这一番,他的一些艺术天分都丧失完了;所以他提到这事老带着自嘲自讽的口吻。”

克里斯托是英雄,但不是所有人都是英雄,大部分人是平庸的,或者说是平淡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可能都有一个躁动的念头,而生活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把躁动的心浇灭。当然,我们也不必太过偏激,不是只有成为艺术家才是真正活过,只是在某些时刻回顾往事时,不要抱怨就好。


9. 《约翰克利斯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4756 第830页

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摘录)(10)

“克利斯朵夫竭力想扫荡这种麻痹状态,那是他在大多数的法国朋友身上见到的;而奇怪的是他们尽管无精打采,却照旧不辞劳苦的,甚至于很兴奋的,忙着自己的工作。他在各个不同的中产社会里遇到的几乎全是牢騷满腹的人,厌恶秉政的当局跟他们腐败的思想,对于他们民族精神的受到污辱都觉得愤懑。而这并非个人的怨望,并非某些人或某个阶级被剥夺了政权与活动而发的牢騷,例如精力无处发泄的免职的公务员,或是躲在田庄上,象受伤的狮子般坐以待毙的贵族阶级的苦闷。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反抗,潜在的,深刻的,普遍的:在军队里,司法界里,大学里,办公室里,在政府的一切重要机构中间,到处都有这种情绪。可是他们毫无动作。他们先就灰心了,老说着:“无法可想,无法可想。”

于是他们战战兢兢地把自己的思想,谈话,回避着一切不愉快的事,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找避难所。

要是他们仅仅脱离政治活动倒也罢了。但就在日常行动的范围里,那些老实人也都不愿意有所行动。他们含羞忍辱,跟他们瞧不起的坏蛋来往,避免和这批人斗争,认为是没用的。譬如说,克利斯朵夫所认识的那些艺术家,音乐家,为什么一声不出地让舆论界的小丑教训他们呢?其中有的是愚蠢无比的家伙,闹过多少大众皆知的,不学无术的笑话,而仍被认为大众皆知的权威。他们的文章跟书连写都不是自己写的;他们雇着书记;而那些可怜的饿鬼,为了衣食连出卖灵魂都愿意,倘使他们有灵魂的话。这种情形在巴黎是公开的秘密。可是坏蛋继续高高在上的统治着,傲慢不逊的对待艺术家。克利斯朵夫读到他们某些评论,简直气得直嚷:“噢!这股脓包!””

《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五卷名为“节场”,第七卷名为“户内”,节场讲的是克利斯朵夫进入了一些社交圈子,了解了巴黎社会不同阶层(主要是上流社会、音乐圈)的一些情况,内心深处产生了极大的抵触,但也并不是没有收获,和奥利维就是在这一时期结识的;户内没体会出是什么含义,感觉仍然是在更深入地了解法国社会,虽然社会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奥利维也发现了法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英雄气概。

如果站在一个更高的,更广阔的视角看,无论节场还是户内,表达不仅仅是法国社会,也代表了其他社会,显现的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问题。如果再加上时间尺度,无论是当时的法国,还是现在的中国,好像都存在同样的情况。真正的艺术家是“弱小的”,意思是:“精神是自由的,但作为人的生活是被一些小丑——经纪人、掮客、商人、舆论人士等等——所裹挟。"他们无力抗争,任人摆布,到最后艺术也变得不自由了,当然,某些人本来很受用这种规则,那么在罗曼罗兰看来,他们简直没有灵魂。


10. 《约翰克利斯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4756 第1008页

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摘录)(11)

“他跟大多数人一样:没有一点儿意见,除非是不赞成一切过激的意见。一个人要独立,就非孤独不可;但有几个人熬得住孤独?便是在那些最有眼光的人里头,能有胆量排斥偏见,丢开同辈的人没法摆脱的某些假定的,又有几个?要那么办,等于在自己与别人之间筑起一道城墙。墙的这一边是孤零零的住在沙漠里的自由,墙的那一边是大批的群众。看到这情形,谁会迟疑呢?大家当然更喜欢挤在人堆里,像一群羊似的。气味虽然恶劣,可是很暖和。所以他们尽管心里有某种思想,也装做有某种思想(那对他们并不很难),其实根本不大知道自己想些什么!”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史诗,是罗曼罗兰对英雄主义的诗的诠释。罗曼罗兰对于英雄的定义是苛刻的,绝大多数的人当然更喜欢挤在人堆里,像一群羊似的,气味虽然恶劣,可是很暖和。同时,罗曼罗兰又是宽容的,不一定每个人都是英雄,但人人都可以追寻英雄主义,只要你认清生活的本质,并仍然热爱它。


11. 《约翰克利斯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4756 第1022页

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约翰克利斯朵夫摘录)(12)

“一笔钱跟一件艺术品根本是不相干的;艺术品既不在金钱之上,亦不在金钱之下,而是在金钱之外。问题并不在于付它的代价,而在于使艺术家能够生活。你得让他有饭吃,能安安静静地工作。财富是多余的,是盗窃旁人。我们应当老实不客气地说:谁要是财产超过了他和他家族的生活费,超过了为他的智慧正常发展所必需的费用,便是一个贼。他多出来的就是别人缺少的。人家提到法兰西无尽的财富,巨大的产业,我们听了只能苦笑;因为我们这批代表民族活力的人是劳动大众,是工人,是知识分子,不论男女,从小就得筋气力尽地挣取一些免于饿死的生活费,还常常眼看最优秀的人被劳苦磨死。你们却吞饱了人间的财富,靠着我们的灾难与痛苦而致富。你们心里不会觉得不安,有的是自欺其人的诡辩,说什么产权是神圣的,为生存而斗争是健康的,求进步是最高的目的。喝!进步,牺牲了别人的“所有”去求那个大成问题的进步!然而无论如何:你们总是太多了。你们所有的远过于你们生活的需要。我们却是不够。而我们比你们更有价值。如果你们喜欢不平等,那末小心些,也许明天你们自己就会吃不平等的苦!”

应该说罗曼罗兰的金钱观很正,“谁要是财产超过了他和他家族的生活费,超过了为他的智慧正常发展所必须的费用,便是一个贼。”这样的观点虽然值得尊重,但人性的贪念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世间真的有人能做到吗?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真的存在吗?


《约翰克利斯朵夫》对读书人而言绝对称得上是座宝藏,值得反复阅读。正如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所说,一个人阅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建议至少要读三遍以上,如果可以,第一次应该在十三四岁左右,第二次在大学期间,第三次不妨也放在四十岁左右,相信对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所裨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