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各个人物结局(那段关于小伙伴们)

小伙伴是一种普遍又稀缺的资源。普遍到,谁还没有过几个朋友?稀缺到,电影里怎么夸张和补偿都不为过。

小伙伴又不等同于朋友,比朋友更浑浑噩噩,还时常施展损友的十八般武艺;小伙伴们也不等同于兄弟姐妹,可能只是在成长的路上短暂搭肩。

不幸的是,我和小伙伴们认识的太早了,有大把的时间玩漂移躲闪销声匿迹,长大后看到那些关于青春、童年的电影,才想起已经忘却的“王子帮”。

幸运的是,我和小伙伴认识得足够早,心无尘埃把彼此认作过兄弟姐妹,这是长大后足够成熟英明的我们,不会轻易再犯的错。

显然青春片、儿童片里必须有小伙伴,因为只有未成年人,喜欢腆着脸皮拉帮结伴,毫不掩饰孤独是可耻的这件小事,更加不会用孤独来自卫或自我磨练。

电影里小伙伴的情谊,能强化到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的程度:他们舍生忘死,他们情同手足,他们天真热血,脑残到为一根鸡腿改变一生。

艋舺各个人物结局(那段关于小伙伴们)(1)

和尚和志龙是从小到大的朋友。志龙是艋舺老大的儿子,因此出生之后,便带着太子的身份而为众人所追随;和尚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又是义气十足,打架生猛的好手,一直追随志龙,并充当类似关二爷之类的角色;阿伯是个胆小怕事,晕血但又好面子的混子,拿义气作为谈资,方便自己混吃混喝;白猴一根筋,打架是好手,动脑子就只好交给别人了。

艋舺各个人物结局(那段关于小伙伴们)(2)

五个个性鲜明的青年,以蚊子的变化和与兄弟之间的互动映射艋舺的道义江湖,青春的血气方刚。

按照结义时他们的话:“意义是三小啦,义气才是王道!”

艋舺各个人物结局(那段关于小伙伴们)(3)

是啊,青春的我们,哪里容得下那么多思考,对人生,对未来,相信义气是真谛,相信朋友而豪气干云天,痛哉快哉的日子里,我们不需要理由,不需要思考,只因我们太年轻,青春是可以输光的资本

蚊子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混黑道就要打打杀杀?!

兄弟们告诉他,“意义是三小啦,我只知道义气”。

蚊子的人生很虚无,没见过父亲,只有一封寄来的明信片;母亲被一个外省帮大哥罩着;从小到大一直被人欺负,直到遇见志龙、和尚这些兄弟。

艋舺各个人物结局(那段关于小伙伴们)(4)

每个男孩的青春都是孤独的,是树影下独自徘徊的茫然;是胆怯慌张的退缩;是灵魂渴望理解与沟通,也是无依无靠时需要的包容。

兄弟们给了蚊子温暖,让他体验到友情,为他庆生,为他出头。

有时候,我们就是如此脆弱,坚固的心房往往轻易被友情敲碎。

艋舺各个人物结局(那段关于小伙伴们)(5)

蚊子明白,混黑道,混的是义气,是友情。

上帝总是残忍的,美好的东西不能持久,艳丽的花朵只能短暂绽放。生活的本质是残酷与无情,友情的面纱却遮不住冷血的面庞。

和尚为志龙扛下错事,心中无怨无悔,却不能承受父亲当年被志龙的老爸砍断手臂上位的事实。

友情的弥足珍贵原本没有瑕疵,却在血淋淋的现实前显出了裂纹。多年坚持的东西应声碎裂,补不全,粘不上。

《艋舺》里面几乎没有煽情的话,唯有一句“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原来我们都只是草”。

艋舺各个人物结局(那段关于小伙伴们)(6)

我们都是草,是一声失败者的叹息,是灰狼对蚊子说的话,想让蚊子放弃抵抗,这是灰狼人到中年饱尝了人生的苦楚后的感慨。

他在旁人的眼中不是失败者,甚至是将艋舺的本土黑帮吹得七零八落的风。但他依然觉得自己是草,因为在成人的社会里,个人的主动权变得越来越少。

我和小伙伴们是不可能理解到这些的,所以蚊子迎风而立,任由自己遍体鳞伤。

人们喜欢怀恋青春、怀恋自己的小伙伴,不就是怀恋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么?!

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来看,这种勇气来自于单纯、无知和没有负责。因为成年人知道现实是永远和想象不同的,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候,人是活在自己想象世界中的。

艋舺各个人物结局(那段关于小伙伴们)(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