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地方习俗(马车民风民俗)
资料图片
作者: 张星黎(松原)
夏朝工匠奚仲发明了两轮马车,被后人尊称为“造车鼻祖”、“车神”。
早年东北这疙瘩,曾经使用过大铁车、花轱辘车、胶皮车,它们都是以马(也有使用驴、骡、牛等)作为主要动力,这些车是当年东北重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现在重点写一下胶皮车,以下简称马车。
马车的构成:马车根据车型大小,分为大马车、二马车。马车不论大小,车轴距都是固定的尺寸,因为“书同文,车同轨”,如果不同轨,行驶时就不合辙,种地、收地时会压垄台。马车主要由车辕子、大撑、车棚、左右车耳板子、车压厢、车轴、车轮等组成。
车辕子:马车大小不同,所以车辕子长度也不同。车辕子是两根等长的纵向平行的木方杆,构成马车的纵向骨架,起到主要支撑作用,所以也叫主梁。
拉头:有的地方,把车辕子在名称上分为两部分,其中把位于车棚位置下面的部分,叫车辕子;把露在车棚外面的部分,用于套辕马的地方,叫拉头,拉头长约130——150厘米左右。
大撑(俗读cèng):主梁上面有大撑,大撑的数量,也因为载重量的不同,有5根至十几根不等。
大撑与主梁形成经纬网,像一架梯子,构成整个马车的基本骨架。主梁、大撑通常由黄榆、曲柳、柞木等硬木制造,其它部位所用木材可随意些。
车棚:车棚,也叫车包厢,覆盖于大撑与主梁之上。车包厢长约2.65米左右,宽为1.35——1.5米左右。
左、右耳板:车棚上,两个车轮位置的前部和后部,各有二块向左侧和右侧伸出的长方形木板,叫左、右耳板。其中两块前耳板长度约70厘米左右,两块后耳板长度约90厘米,前、后耳板宽均约30厘米左右,方便乘坐。
车压厢:在两个车轮上边位置,分别有两个长约100厘米,宽约30厘米、高约20厘米的长方形箱体,用于罩住车轮,叫做车压箱。
车轴、车轮:车棚下面中间部位有车轴,连接两个车轮。早期有铁车轮、木车轮,后发展成橡胶车轮。
辕马:套车时,套在车辕子中间位置的马,叫辕马。辕马都是膘肥体壮、有力气、特别听话的牲畜。特别是在走下坡路时,辕马要能坐住坡子,要是坐不住坡子,会发生毛车或扑辕子事故。关于辕马有很多谚语:“兔子要是能驾辕,还买辕马干啥?”“左赶右赶,不离辕马眼”,“左右拐弯靠辕子,下坡拉闸搂梢子”,辕马是马车的核心。
辕马的嘴上要戴着马笼套;脖子上戴着套包子(套包子,一种用苞米叶子编织的或用破麻袋缝制的一种农具,避免磨伤马脖子),上面扣着夹板儿;腰部戴着小鞍,上面戴着大腰,肚子上戴着大肚扣,与搭腰上下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体;尾部戴着后鞧,上面有鞧盖儿。
下面讲一个关于辕马救人的故事。在吉林省扶余县有两个地方分别叫“上坎”、“下坎”,连接两地的道路坡度很大。一年冬天,雪大路滑,老板子赶着大马车,拉着满满一大车苞米,从上坎到下坎,下坡前,老板子下车,使劲拽着马套小心前行,突然脚下一滑,老板子一下摔倒在了地上,这时候,马车一旦失去人的控制,轻则马匹受伤,重者车毁人亡,后果不堪设想。不料,那匹大辕马一口叼起了老板子的老羊皮袄,控制着大马车稳稳地来到了坎下平坦的地方停下来,老板子化险为夷,回去后把这件事报告给了东家,老东家把这批马奉为“神马”,不再用它干活,供养直至终老。
川套:过去的马车,有套一匹马、两匹马、三匹马的马车,也有套四匹马的大马车,重载远途的,还有套七匹马的大马车。
下面重点说说套四匹马的大马车。在辕马的正前方,分左、中、右还要套三匹马,若是七匹马车,还要分别在三匹马的前面再套三匹马。其中辕马及正中的一(两)匹马,走的是车辙的中间位置,左、右两(四)匹马分别走的是两侧车辙。其中辕马正前方的那匹马,使用的套形如“川”字,所以叫“川套”。川套与左、右两边的长套相连,从而控制两侧的马劲往一处使。套在左侧的那匹马,叫做“里套”,也叫“打里的”,嘴上戴着马笼套,上面拴着“溜冠绳”;套在右侧的那匹马,叫做“外套”,嘴上戴着马笼套;马脖子的位置上,戴着上搭儿。上搭儿一般是用旧鞋底子,在脚尖和脚跟部位穿绳,横套在马脖子上。上搭儿上有长套连接在车辕子上,起到与车体连接成一体,左、中、右三匹马,在腰部分别有绳连接,控制马在前进过程中,运行方向不一致的问题。
摽跨杠:马车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春种、秋收、拉粮食、柴禾、木头、其它货物等都要依靠马车。在拉体积很大的物资时,要用六根椽子,分别在车的前后(各一根)、左右(各两根)四面,用绳子把椽子捆牢,这些椽子叫做“架木”,使车厢加宽加长,叫做“摽跨杠”。
“马语”:马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老板子(赶车的人)指挥马车前进或者后退,要用特定的语言,暂且叫做“马语”。指挥马一般速度往前走,喊“驾”或“得儿驾”;指挥马快跑,一边挥动大鞭,有时甚至要鞭打马身,一边快速大声喊“驾、驾、驾、驾”,马就会飞跑起来。
指挥马往里(左)走,一边往里拽缰绳,一边喊:“跃、跃、跃(俗读yué)”;指挥马往外(右)走,一边往外拽缰绳,一边喊“喔、喔、喔(俗读wó)”;指挥马车后退,要一边往后拽缰绳,一边喊“哨、哨、哨”;指挥马车停下,一边往后拽缰绳,一边喊“吁(yū)”,马车便会停下了。
马车盛行的时候,还盛行毛驴车和牛车,下面讲个小故事。当年知青下乡,一天,几个知青赶着毛驴车去拉土垫圈(juàn),眼看毛驴车就要掉进大坑里,几个知青一边拽着驴缰绳,一边使劲喊:“站住、站住”,毛驴就是不听,还是径直往前走,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个老农民一个箭步冲过来,一把抓过驴缰绳,一边大喊“吁”,驴车便稳稳地停在了大坑边上。几个被吓得麻爪(东北土话,形容因为过度惊吓,手脚都不好使了)的知青化险为夷了,带着敬佩和羡慕的神情,不停地对老农说:“谢谢,谢谢大爷”,“大爷,你真厉害,你还会说驴话啊”,“还会说驴话”成为当时东北流传甚广的笑谈,但是,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人与动物的交流,是老祖宗口口相传的生活智慧。
车老板子:车老板子是马车的驾驭者、指挥者,讲究眼睛要好使、鞭头要稳准。车老板子关系着人、畜及财物的安全。常言道:“宁走十里远,不走一步险”;“五行八作,不如赶车,三教九流,不如打油”;“四等人,车老板,卖了马料下小馆,剩下零钱买烟卷”;“上等人,车老板,车上车下划拉点”,说明了老板子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同时也是容易得到实惠的一类人。
车老板子的“标准装束”,是戴着厚厚的狗皮帽子,穿着老羊皮袄,腰里扎着麻绳,戴着厚厚的棉手闷子,脚上穿着靰鞡,打着腿绑,手里握着大鞭。大鞭分为三个部分:大鞭杆子、鞭绳、鞭梢儿。大鞭杆子长约8尺,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手握部分为下部,是圆形的木制底座,长约3尺、直径1寸左右。大鞭杆的上部,用筷子粗的三根竹子拧成麻花状。底座的上部与麻花状下部,用马肚皮做成的皮弦紧紧缠绕住。大鞭杆子下粗上细,下刚上柔。鞭绳拴在大鞭杆子的顶端,长约5尺,上面拴着红缨,1尺多长的鞭鞘儿,拴在鞭绳的最下端,使劲一甩,咔咔脆响,威风凛凛。
从前,在吉林省扶余县的一个村子,有个车老板子叫刘大汉,长得人高马大、五大三粗,有一手赶车的好手艺,什么样的烈马到了他手里,不出一个月,就被驯得背背服服、捋(lǚ)顺调阳,就连饮水,上圈,只需牵着辕马,其它马根本不用拴笼头,全都乖乖跟在后面走,因此,老东家也得敬他三分,高看他一眼。有一年的五月节前后,老东家有个亲戚,想要到这里赶大车,常言道:“同行是冤家”,刘大汉心有不悦,却不好明说,于是,大热天穿了棉袍子,戴了狗皮帽子上工来了,老东家一看,准他今天不用出工,就在长工屋里休息,派新来的老板子赶着刘大汉的马车去外地拉货。一袋烟的功夫,掌包的就回来了,东家不解,问:“今天回来得咋这么快?”掌包的说:“车走了不到一里地,就误在了沟里,怎么也拉不出来”。老东家来和刘大汉商量:“大汉哪,还得你去把马车赶出来吧”,刘大汉说:“东家,你穿上我的棉袍子,戴上我的狗皮帽子,到那赶车时不用说话,只管往出赶就行”,老东家将信将疑,来到误车的地方,举起鞭子轻轻摇了几下,几匹马一齐使劲,马车就拉出来了。新来的老板子无颜留在老东家家里,另寻活计去了。穿刘大汉棉袍子赶车的故事,被传得神乎其神,传遍十里八乡。
掌包的:长途运输货物或拉重要物资,要有一个专人负责掌管车上财物,支付盘缠店账、尽保卫职责、喂养马匹、装卸货物等,这个人叫“掌包的”。
大车店:是专供大车及赶车、跟车人员住宿、打尖的场所。大车店通常是大筒子屋,屋里南北两铺大炕,铺着炕席,一屋可以同时住十几人,甚至几十人,收费便宜(也偶有在炕梢处隔出一两个小屋,有特殊需求的客人入住,房费会略贵一些)。屋外有宽敞的空地,可以停放大车,拴喂马匹。大车店外面设有一溜溜(东北土话,一排排的意思)马槽子,一个马槽子一般可以同时喂四匹马(大车一般套四匹马),大车要自备草料,在指定的的槽子上喂马。大车店有水井,住宿者可以自己打水饮马。
住店的人们跑了一天的路,真是人困马乏,又冷、又累、又饿,吃罢饭,倒头便睡。大车店没有被褥,入住时,老板子枕着马料口袋,掌包的枕着小鞍(套马的一种马具),就炕躺下,夏天还好说,冬天入住时,住宿者要把棉裤腰褪到臀部以下,用棉裤脚子把脚包住,身上盖上自己的大衣,“囫囵身儿”(东北方言,指和衣而卧)对付住上一宿。一般大车店不提供饮食,条件好的住宿者,可以就近到小饭馆吃饭,条件不好的,自带大饼子、豆包、馒头、发面饼、咸菜等,可以在大车店的泡马料的大锅或炉子上加热一下,作为早、午、晚餐。第二天,大车继续上路,虽然只住一晚,但只要住得顺心,人车安全,会有很多“回头客”,有的宁可多跑上十里、二十里路,也要赶到熟悉的大车店住宿。住宿的大车有时候是多辆大车组成的车队,经营有方的店主,生意往往十分兴隆。大车店的生意兴旺,往往还会带动附近饮食业、百货业、农副产品业等各行各业的发展。
“哨”:老板子们,大多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所以驻大车店时,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哨”。所谓哨,就是很多人聚在一起,说一些俏皮嗑、犀利话儿,这些话儿多半和性、男女之事等有关系。那时候人们没有其他娱乐活动方式,没事大家在一起过过嘴瘾,说话的过程叫“开哨”。举几个例子:“四大香”:回笼觉,二房妻,油炸丸子卤煮鸡。“四大绿”:绿草地,西瓜皮,王八盖子邮电局。“四大红”:庙上的门,杀猪的盆,新媳妇的盖头火烧云。“四大黑”:锅底灰,大煤堆,老铁匠的脖子,猛张飞。“四大白”:天上云,地上霜,大姑娘屁股,白菜帮。“四大土鳖”:保媒担保,种花养鸟。“哨”的过程,起先一般在多人间进行,随着哨的时间的延长,有些人穷词了,逐渐退出,最后剩下两个能哨的,一唱一和,其它人引颈观战,同伙也可以给提词,直到其中一方词穷认输,悻悻而走,胜利者还要对观战者自吹自擂一番,直到尽兴了,大家才各自安歇,一夜无话。
打尖:大车中途休息叫打尖。休息地点,可以是大车店,也可以是其它地方。打尖时,要喂马、饮水,人也要吃饭、休息。
送亲:当年,马车不仅仅是拉载货物的运输工具,还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不管是达官贵人,穷苦百姓,还是富商巨贾(gǔ),皇亲国戚,最好的出行方式就是坐马车。最有意思的是送亲,不仅新娘子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就连送亲的马车也要精心装饰一番,这时的马车叫做“喜车”。
套上肥壮的马匹,马脖子戴上拴着彩色布条的铜铃铛,穿戴一新的新娘子,在亲人们的簇拥下,坐在马车的中间,送亲的人也陆续上车,围坐在新娘子的周围。送亲的人也很有讲究,俗话说:“姑不娶,娘不送,姐姐送了一身病”、“娘送女,穷到底,姐送妹,穷三辈”,就是说新娘的姐姐和母亲是不能送亲的。此时,新娘的父亲、母亲、姐姐站在车前,叮嘱着众人要注意的事项,母亲则再次叮嘱女儿,到婆家后要尊老爱幼,孝敬公婆等,新娘子此时会流下惜别的眼泪,叫做“掉金豆子”,据说掉下的“金豆子”越多,娘家今后会越富裕。支宾(有的地方也有叫“支客”、“代东”、“捞头忙”的,是帮助主家操持婚礼的人)看到父母嘱咐完毕,告诉老板子可以上路出发了,老板子一声“嘚儿驾”,大马车徐徐启动,新娘子在父母和众多亲友依依不舍的目送下,渐行渐远。清脆的大鞭声、马脖子上的铜铃声、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格外动听。到了婆家的村外,老早就有人在那里等候,这时男方家会有专人接过大鞭子,这个过程叫“接鞭子”,把马车赶到主人家。腿快的孩子们飞奔着去给主人家报信,一家老少还有许多的宾客,都要到大门外迎接喜车的到来,老板子“吁”的一声,马车停下了,鞭炮响起来了,新郎给新娘蒙上“蒙头红”,抱下喜车,新娘、新郎一左一右,手牵着用红布挽成的大花,踩着象征步步登高的高粱口袋,衣襟里兜着象征幸福的斧子,迈过象征日子越过越红火的火盆,向屋里走去,向幸福走去。(完)
素材提供:赵玉祥,男,1941——2018年,吉林省扶余县增盛镇教师。
王全有,男,1948年出生,吉林省扶余县蔡家沟镇农民。
于连海,男,1938年出生,吉林省扶余县朝阳公社 木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