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传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林冲的性格和命运)

文学作品的人物、故事可以虚构,但人性的表达、故事内涵必须符合人性,体现艺术真实,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引发共鸣,流传于世,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从水浒传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从水浒传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林冲的性格和命运)

从水浒传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文学作品的人物、故事可以虚构,但人性的表达、故事内涵必须符合人性,体现艺术真实,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引发共鸣,流传于世。

文学名著《水浒传》里面的人物、故事,很多人都熟读成诵。108条好汉,尽管描写用墨不一,出身各异,性格不同,但都合情合理,其中的人生轨迹与性格命运,穿越数千年,至今尤有借鉴意义。

林冲就是被完整叙述能力、性格与命运关系的一位。千百年来,无数个类似“林冲”的人们复述着类似的命运之旅。

(一)林冲的性格

林冲出场的描写:跟妻子到岳庙烧香,林冲看鲁智深舞禅杖时,妻子被恶人调戏。林冲好歹也是军官,而且武艺高强,冲过去揪住恶人。

书中写到:“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行手软了。”“本管”就是自己顶头上司。“手软”是心怯的表现。鲁智深带了多人来帮他厮打时,林冲反劝鲁智深,“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权且让他一次。”

相似的境况,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能侵占自己权益的,往往都是顶头上司。明知道自己的利益受损,大多数人选择了默认,林冲的这句“不怕官,只怕管”,自我安慰了亿万民众。

树欲静而风不止。恶人不会良心发现,只会得寸进尺,忍让者一退再退,想苟安者不得苟安。

妻子受辱后,高衙内指使陆谦,把林妻骗出图谋奸污,林冲赶到救出妻子,但又忍了;一计不成,高衙内与高俅合谋,骗林冲带刀入白虎堂,诬陷定罪发配沧州,军官沦成囚犯,林冲不仅忍了,还退了一大步,给妻子写休书,将妻子让与高衙内,主动向恶人示好。

示好也没能让恶人止步,高衙内指使押解差人途中杀死林冲,在野猪林里,鲁智深救下林冲,林冲再忍,放了差人,继续甘为发配;沧州城外,一场大雪意外救了林冲,山神庙里听到陆谦火烧草场、杀己领赏的自述,他才醒悟自己已别无退路,便怒杀奸贼,投奔梁山。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武功能力,绝不是等闲之辈。火并王伦、梁山征伐、打破围剿、诏安征辽、远征方腊,屡建奇功,梁山排名第六。打下方腊之后,林冲生命也走到了尽头,“风瘫,又不能痊,就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视,后半载而亡”。

(二)林冲的心态

打完方腊,梁山好汉所剩无几,难逃朝廷的瓦解驯化。林冲再入朝廷,还是要受老仇人高俅一伙的领导,出“体制”一番搏杀后,又回到老路,何不来郁闷?抑郁何不“风瘫”?

朝廷灰暗,林冲这样空有一身本事,无害人之心,又无权贵庇荫,只求苟安的人,但如果被奸臣盯上,继续在官场混,注定下场悲惨。

试想一下,如果林冲当初一忍再忍中,有一次奋起反击,惩治恶人,或离开“体制”,闯荡江湖,或许少些安逸,但起码快意恩仇,尽挥才能,何至于郁闷“风瘫”。

不知林冲临终独守杭州“六和寺”,回顾一生时,是否为自己一生的忍辱负重,求安不得安而惆怅不已?

(三)林冲的命运

历史是可以重复的,事情的发展往往都是类似的。时光过了数千年,我们身边“林冲”这样的人,还是随处可见:只要不公与欺凌不降临到自己头上,他绝不会反抗,也绝不会出声。

别人受到的不公,与他无关。即使不公哪天降临到他的头上,内心无比抑郁,表面也毫不显露。结果呢,境况是否改善,只能寄托于别人的良心发现了。最终或临退休,怨意悔意满腹,抑郁者也不在少数。

如果“林冲”这样的人遍及社会,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不公的事情或规则面前,大家都选择沉默与屈服,或期望别人去抗争改变,自己能避就避,结果是不公的待遇和潜规则随处可见。表面上一团和气,大家谁也不讲求秩序和规则,只求利己,只求自保,不管他人。到头来,不公或欺凌最终发生在自己身上,无法忍受时,才发现身边已无人相助,势单力薄,怨天怨地,只能大喊世道不公。

美国波士顿的犹太人纪念碑上,刻着德国新教神父马丁这样一段话:

当初,德国的纳粹希特勒,在德国国内追杀共产主义者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此事与我无关,所以,我不说话。

后来,纳粹们又开始追杀犹太人,我想,我不是犹太人,与我无关,我不说话。再接下来,他们又开始追杀工会会员,我想,我不是工会会员,所以,与我无关,我还是不说话。

再接下来,他们又追杀天主教徒,那我是新教教徒,所以,我觉得与我无关,我继续不说话。

那么最后,纳粹们带着刀冲着我们来了,我才发现,已经没有人帮我们说话了。

(四)林冲的意义

鼓励反抗精神,不是鼓励人抛弃规则,随意可以造反。林冲所处的时代,即使造反成功,不过还是落入另一个封建社会人治的朝代而已。人类在文明社会的法治时代,“林冲”的命运其实是可以改变的,依赖法治规则维权,方能真正构建法治社会。

构建法治社会,需要完备的法制体系,有效的违法追究,在公平与公正的法治精神下,唤起民众的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官员的法治意识和执法水平,落实违法的查处机制和惩戒机制,“林冲”们的悲剧方能有效避免。

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司法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全面铺开的时代进程中,我们期待以法治的力量打破历史的轮回,让规则与秩序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