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1年秋天,我国探险家高登义,他在无意中接触到了一本《北极指南》的书。

当时想要去北极扎根科研的中国,正被欧美等国拒绝,毫无任何进展,但是就在这本书上,高登义发现了一个宝贝。

正是这个宝贝的出现,那些已经占据北极的国家闭上了嘴,只得欢迎中国在北极地区建立固定立足点。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1)

高登义

那么究竟是什么宝贝,才让这些国家愿意给中国分杯羹?中国又是如何得到了这个宝贝的?

北极的科研究竟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意义?几十年前北洋政府无意中留给我们的又是怎样一份大礼呢?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2)

1985年,我国首次在南极建立了科考站,名叫长城站。

在此之后,中国开始成为在两极地区进行科研的国家。

南极的科考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的科研人员如获至宝,当我们在南极不断开展研究的同时,我们也想去北极进行研究,说不定那里还有一些不一样的宝贝。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3)

长城站

可是这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因为此时的北极,已经被周围欧美各个国家瓜分殆尽,一幅生人勿进的样子。

北极圈里面,本几乎没有任何国家建国,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国民在上面定居,或者建设城镇。

但是却被英国、美国、挪威、俄罗斯这些相对较近的国家,视为自己的后花园,拒绝别的国家涉足这片科研意义丰富的处女地。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4)

图片源于网络

而中国探险家高义,他所发现的那个能够让中国在北极地区立足的宝贝,还得从人类对北极地区的开发利用说起。

1596年,北极迎来了第一个欧洲大陆的游客,来者叫巴伦支,是一个荷兰航海家。

航行到这片寒冷的海域时,巴伦支将一个意外发现的无主之岛,他以“寒冷的海岸”的意思,给这个无人之岛命名为斯瓦尔巴群岛。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5)

不过根据后来的调查,北欧的瑞典人表示这些已经都是他们玩剩下的。

其实早在12世纪的时候,瑞典人就已经去过那里,不过那个岛太冷了,住在那里属实没必要,于是也就没有占领。

可是巴伦支却不知道这一切,回到欧洲大陆后便大肆宣传这个岛屿,于是接二连三便有别国航海家来到北极圈里。

虽然北极很冷,但是在一次次勘探中,这些近代航海家们却发现,北极这里真的是一块宝贝地方,不仅渔业资源丰富,而且是要煤有煤,要油有油,要铁有铁。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6)

各国划分北极示意图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欧美这些国家知道北极资源丰富之后,自然不会放过。

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开始在这里开采资源,虽然北极资源多,但是僧多粥少,利益分配不均后,这些欧美国家也曾大打出手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个列强发现,每次只要资源分配不均,就打一仗的话那确实是太不划算了,所以这些想开发也有能力开发北极的国家,就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开始谈判。

所以在经过漫长的谈判后,1920年2月9日,英美法意荷等18个国家,共聚巴黎开会,在会上终于确定了《斯瓦尔巴条约》。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7)

条约里确定了那个被瑞典人最先发现的岛屿,其主权归挪威所有,所以在这里进行资源开采的各个国家,就必须得先遵守挪威的规矩。

而只要是条约签署国,就有权对岛上资源进行开采,而各个条约国的公民可以到这里从事商业、生产、科研活动,甚至可以在这里永久居住。

条约签署之后,这里虽然说起来是挪威的地儿,但实际上是属于各个条约国的,也就变成了北极的唯一一个非军事区,成为了共主之地。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8)

最初签署这个条约的国家,只有英国、美国、法国、日本这些大国,中国并不在内。

但是没过多久,这些国家觉得应该再拉一些国家进群,这样可以提升条约的合法性,他们自己在岛上的开发权益,同样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

于是原条约国就在世界上物色新的国家,德国、芬兰、俄罗斯就被各自的朋友邀请进了组织。

同样,也有一个国家邀请中国参加,那就是法国。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9)

一战法国骑兵

法国政府原本是好意,因为一战期间,中国曾派出17.5万劳工到欧洲作战,这些被蒙骗到欧洲战场的中国劳工,在战场上承担起修筑工事、战壕等工作,也为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但是一战胜利之后,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收益,反而遭到了极为不公正的对待。

虽然法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列强,但是却也感到不好意思,便想着从别的地方来补偿一下中国。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10)

中国劳工

因此在斯瓦尔巴条约要扩充会员的时候,法国才会先想到了中国。

而且当时法国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利益,光是在上海就有15000亩的法租界,法国虽然强大,但是为了维护自己在中国的利益,还是要当时的北洋政府支持的。

所以法国就将北极的这个条约,作为一个筹码,换取中国更多的支持。

更何况条约里面已经有了日本这个国家,法国不太喜欢日本,因为日本太贪得无厌了,亚洲就日本一个国家无人制衡,所以就想利用中国来平衡一下。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11)

当法国人满心欢喜地,将这个提案告诉北洋政府的时候,当时的领导人段祺瑞却直接拒绝了这一切。这让法国人感到匪夷所思,这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都还有人拒绝吗?

其实段祺瑞的拒绝,是一个有些让人无语的乌龙事件,换句话说,当时的北洋政府被西方列强的把戏给搞害怕了。

在段祺瑞眼里,只要是听到签条约这件事,自己就感觉浑身不自在。

当时中国虽然已经被迫与世界接轨了,但是却还是缺少世界意识,不仅仅段祺瑞听到条约不自在,大部分中国人都认为,签条约与丧权辱国能够划等号的。

即使后来法国人给段祺瑞说清楚了,这个条约不用割地,也不用赔款之后,北洋政府的态度依旧十分暧昧。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12)

段祺瑞

其实这也很正常,当时中国虽然依旧从封建帝制走了出来,但是国内军阀混战,时局也不安稳。

相比于万里之外的北极,段祺瑞更加关心自己的权力宝座,以及如何对付越逼越近的日本人。

更何况,中国当时连造大型船只的能力都没有,让中国去参加这样一个条约,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在段祺瑞看来,这是一件麻烦事。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13)

北洋政府

可是法国人不答应了,他们心想难得给你一块肉吃,你还敢不给面子?

于是,法国人直接动用外交手段进行逼迫,看来北洋政府还是吃硬不吃软的。

法国人稍微一恐吓,段祺瑞就直接跪了,赶忙遵循法国列强的指示,派出外交人员去签约了。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14)

但是段祺瑞还是害怕,害怕这个条约一旦被百姓知道了,搞不好又要戳着老段的脊梁骨骂了。

于是索性就直接将消息隐瞒了下来,由于北洋政府没有公开这件事,也就没几个中国人知道。

随着政权更迭,这件事也随着北洋政府的覆灭而消失在了中国政府官方档案里。

可是段祺瑞没有想到,中国会在短短几十年里发生如此之大的巨变,更没想到,自己差点拒绝的一个条约,居然在日后成为留给后世中国的一个宝贝。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15)

改革开放时的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没有能力,同样也没有意愿去搞海外的科研项目。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海外地区的科研的需求不断增长。

中国最先物色的是南极地区,在经过艰难的谈判后,中国在1985年建立了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并在同年成为了拥有南极事务发言权、表决权的成员国。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16)

随着南极地区的科研深入,我们的研究人员发现,极地地区有着我们从来没有拥有过的研究数据。

南极尚且有如此惊喜,北极恐怕也差不多。于是,我国便想在北极也开始进行科考活动。

但是和南极相比,去北极就难多了。

北极几乎被各个国家划分殆尽了,现在中国加进入,就跟从他们嘴里夺食是差不多的,所以北极利益既得者基本不会考虑让中国加入。

更何况,在北极事务中占重要力量的北欧国家,向来就对中国印象不好,关系也很一般,想让他们松口,无疑是天方夜谭。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17)

图片源于网络

可就在这时,段祺瑞在六十多年前签订的那个条约,偶然间被人翻了出来。

1991年,高登义在挪威教授的邀请下,参加了一个四国科考队。

在考察过程中,高登义对一本《北极指南》的小众外文书籍十分感兴趣,而那个挪威教授也十分大方,见高登义很感兴趣,便送了一本给他。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18)

高登义原本只是由着兴趣随便翻阅了一下,可是却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那本书籍中详细记载了北极的开发历史,必然提到了《斯瓦尔巴条约》,高登义随意扫了一样,却看见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中国。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19)

斯瓦尔巴条约部分条约

当看见中国也是条约国时,他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

反复确认后得知,这个条约是几十年前,北洋政府的段祺瑞让人签的,当年就没人提这事。

高登义可以说是如获至宝,赶紧向上级联系,在条约经过确认后,我国政府直接联系上了挪威人。

当挪威人接到中国政府的消息,刚开始还满不在意,可是条约就摆在那,白字黑字谁也赖不掉。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20)

条约中明确规定,条约国以及继承国的公民,可以随便出入斯瓦尔巴群岛,只要守挪威的规矩,想怎么搞科研就怎么搞。

面对要来和他们一起分食的中国,那些既得利益国自然很不高兴,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无奈之下,挪威政府也只好承认条约有效,中国科考人员才得到进入北极的机会。

1996年,中国正式加入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并在三年后,成功组织北极科考活动。

随着经验不断积累,中国终于在2004年,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21)

黄河站

如今中国南极与北极的科考事业蒸蒸日上,取得的科学成果极大推动我国科技发展。

今天的北极,想要来的国家依旧很多,可是几乎再也找不到空位了,几十年前,那个几乎从天上掉下的馅饼,让新中国“凭空”有了进入北极的机会。

如果段祺瑞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呢?会不会因为当年自己险些拒绝这个香饽饽,而感到后怕呢?

对于这个奇特的北洋遗产,大家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当年苏联挖穿地球计划(1991年我国凭借一份北极条约)(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