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朱祁镇的心中的大忠臣)
正史中的一对师生,被导演改成了难兄难弟了
或许是最近这些年来太过于流行小鲜肉,又或是导演和编剧想按照他们的理解来表达内容,最新的电视剧《大明风华》中,皇帝朱祁镇宠信的太监王振,硬是被导演和编剧塑造成了一个年龄和他相近的孩子,要知道在正史中,人家王振可是参加过科举的落地秀才,而且还是明宣宗安排给儿子朱祁镇的老师。
虽然无法查到王振的具体出生年份,但他参加过科举并落地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按照古人“十年寒窗苦读”的规律,王振“高考”失意后去当太监时,至少已经是将近20岁的人了。王振进宫当太监时正是永乐末年,考虑到永乐皇帝是公元1424年去世,而明英宗是公元1427年才出生,这样算起来王振与明英宗足足相差20多岁,俗话说“三年一代沟”,这二人的代沟可一点也不少啊。
所以《大明风华》中,什么小太监为明英宗挡蜜蜂,二人一起长大积累情感的戏份,压根就不可能。或许在编剧的心中,深受金庸大师的《鹿鼎记》影响,太监只有和皇帝同龄,才会积累起非常深的感情,这王振明显是个例外。
历史上真实的王振——这个人并不简单
王振是历史上有名的权奸、大奸臣,这点没什么好洗白的,但他明显也很不简单,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
一、王振是读过书的,甚至还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在仕途无望以后,他竟然另辟蹊径挥刀自宫进宫当了太监,这点非有大决心大毅力者不能做到,因为此时的王振不是好忽悠的小男孩,而是一个正了八经的成年人,还有秀才文凭。后来同样是成年以后挥刀自宫当太监的,便是那位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忠贤了,由此可见,这个年纪还敢这么干的人,都不简单啊。
二、按理说土木堡之变是王振一手导致的,他不但坑了明英宗,还葬送了明朝最为精锐的三大营,给他一个“千古罪人”应该算的上实至名归了。但在明英宗复辟后(公元1457年),这位饱经风霜的天子,竟然下诏为王振平反,甚至还在王振生前所建的家庙——北京的智化寺中建立旌忠祠,命人用香木雕刻王振的神像,常年祭祀。
明英宗的这个操作,不仅让当时的人,即使后来人来看这段历史,估计也会大跌眼镜,“您是还没有被王振坑惨吗?”
但事实未必如我们的第一印象所想的那样,要知道此时复辟的明英宗与,已经经历了人间的大起大落,并饱尝了人情冷暖,试问他怎么能分辨不出谁是对他好?谁又是在利用他呢?所以王振或许是贪得无厌,或许是拥有很大权力,但其对明英宗的忠心看来是应该的被认可的。
而且正如《大明风华》中描写的那样,明英宗少年继位,权力一直不在自己手中,这对于皇帝就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了,如何夺会本就属于自己的权利,是他要面对的头等大事。而办大事自然需要有人帮忙,但皇帝身边要么是文官,要么是外戚,谁也信不过,这时候与皇帝朝夕相处的太监(比如王振)就成了不二之选,这也是历史上宦官专权的由来。
不容于文官集团的悲剧
历史中的皇帝们,虽然无法说每个人是人中龙凤,但绝大多数都至少是中人之姿以上,所以我们在史书中看到的那些昏庸皇帝,未必就都是智商不在线,对于明宣宗选用太监教皇子,而明英宗又十分重用这位名叫王振的太监,不难看出,这背后一定有史官不愿意说出的原因。
或许史官不愿意写出的事实是:明宣宗明知时日无多,发现天子却很年幼,如果再让这些满口之乎者也的文官来教导太子,那么这个朝政岂不就要沦为文官集团手中的玩物?所以明宣宗不惜背着骂名,竟然在太监中挑选会读书写字的人来教育太子。这起码能有两个好处,一是这些小太监并没有多少势力,弄不出多大风浪。二是太监不同于文官,其权利完全依附于皇权,因此不得不忠心。
从后来明英宗的所作为所来看,王振的忠心是受到了明英宗肯定的,纵使出现了土木堡之变,也依然没有改变,这份认可程度,可不是一般的高。而且当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土木堡之变,其实这并非是明英宗的冲动之举,而是他实现真正亲政的最佳途径,经过御驾亲征,真正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这或许才是王振力主出征的真实原因。
而文官面对想要独立的天子,在与宦官博弈的过程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土木堡之变是否就是王振一人的过失?这其中的真相,很耐人寻味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