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

全国传染性最强的方言是啥?

不用说,东北话,没有之一。

不信的话,你看看之前在东京奥运会解说的福原爱,正在一口一个“整”呢。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1)

连日语都能带跑偏,还有什么方言不能征服?

毕竟《论语》里都写着呢,三人行,必有东北口音。在东北大地上,各种各样的东北口音标语,证明了这种方言强大的感染力。

不信你看,这些标语是酱婶的:

医保不好使。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2)

超市里卖蔬菜,水果,以及猪又。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3)

个人的池塘,不样钓鱼。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4)

而东北老铁对家乡最大的尊重,就是让身边的人都学会东北口音,最起码,要学会“整”字的使用。

“咱哥俩儿整点白的啊?”

“xxx,你上来整两句。”

“给你整个猪又炖粉条。”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5)

那么,东北话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风靡全国的呢?

01.

目前,学术界对东北话的形成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说东北官话是一支最终形成较晚的官话,有人说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很接近,东北官话比冀鲁官话更接近于北京官话,有人说东北方言是普通话的源头之一。

但无论如何,东北方言是汉语的主要方言之一这一点是没错的。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6)

而区域性的东北话形成,则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辽东地区属于山东省管理,辽东与山东两地人员往来十分密切。

从山东出海前往辽东半岛,顺风的话一天一夜就能抵达,很多山东居民移居辽东,渐渐形成了聚居地,也使胶辽官话进入东北并继续演变和发展。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7)

而到了明末,女真崛起,频频入关,除了劫掠金银粮食,还大批掳掠人口前往东北,“徙其民以实京师”,这些被掳掠的人口大多来自山西、直隶、中原地区,也将这一地区的方言带回了东北。

这些汉语方言,混杂了满语、蒙古语甚至朝鲜语之后,促成了东北话的萌芽。

到了1644年,清军入关,将这种混杂而成的方言又带回了关内,并正式形成了北方官话,取代南京官话成为中国官方的标准语。加上清朝为了巩固统治制定的民族融合政策,让大批满人开始学习汉语,慢慢地,汉语成了满人的通用语言,满语则变成了个别词汇藏在官话之中。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8)

比如清代小说《红楼梦》中,宝玉拿了点翠的金麒麟,讨好黛玉说:“这个东西倒好顽,我替你留着,到了家穿上你带。”而林妹妹则冷冷地回了一句“我不希罕”。

这一个“希罕”,其实就是脱胎于满语。

除了希罕,《红楼梦》中来自满语的词汇还有很多,比如贾府主人住“暖阁”,睡“炕”,坐“炕沿儿”,炕上“摆桌子”,吃饭称“放桌子”,这都是满语在汉语中的遗留。

而此时的东北,又回到了地广人稀的状态,清朝为了保住祖宗之地的清净,不允许汉人出关。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9)

但到了清末,清朝对东北的管控逐渐荒废,再加上河南、山东等地接连遭遇天灾人祸,老百姓很难活下去,纷纷携家带口闯关东。

当年的闯关东可不是坐个飞机或者坐个火车就能去的,而是靠着两只脚板,一步一步从山东河南等地走到了东北。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10)

这一旅途是相当漫长的,以至于大部分人到了开发程度较高的辽宁之后就停了下来,在辽宁定居。于是,这些河南和山东居民的中原官话和冀鲁官话,北京话、天津话、河北话交流,与原始版辽宁话融合,成为今天东北话的雏形。

到了民国时期,在张作霖的统治下,东北有了比较完善的发展,也吸引了第二波闯关东的浪潮,其中很多人都是坐着火车来到东北的,移民的触角更是伸向吉林和黑龙江。来到东北的几乎是北方各省的人都有,语言混杂,为了方便交流,往往会选择一种更普遍、更容易接受的语言,于是以北平官话为基础的通用语言就诞生了。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11)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辽宁人的东北口音特别重,吉林人东北口音有一点重,而黑龙江人东北口音特别轻,几乎就和普通话无异,这主要是北方人在不同时期闯关东造成的结果。

02.

东北话形成了,那么东北话是如何风靡全国的呢?

很多人说是因为赵本山的小品,其实东北话风靡全国的时间,远远早于春晚。

在年初火爆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中,你会发现,李焕英所在的化工厂,虽然地处湖北襄阳,但上到厂办主任,下到俄罗斯族妹纸毛芹,都是一口的东北话。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12)

这并不是穿帮,而是一个历史的折射。

建国初期,东北凭借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工业人口,接纳了苏联156个工业转移项目的大部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东北三省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值的一半,也因此得名:共和国长子。

可是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东北的工业基础随时都可能被苏联推平,为了不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工业迁移——三线建设。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13)

简单来说,就是把东北的工厂企业,迁移到内陆、西南、西北,这样能保证如果遭遇美国苏联的联手夹击,东北、华东工业区相继失守、大片国土沦丧的极端情况下,我们依然能够退守于高山大川,保存一个“微缩中国”,在四川和西南,部署全套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保持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不至于被彻底打断。

东北三省作为共和国长子,当仁不让地开启了迁移之路。当时的口号是,“精兵强将上三线”,“好人好马上三线”。

用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理事邓龙的话来说:

“那些年,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一列列火车满载煤炭、钢铁、石油、装备、木材、粮食等紧缺物资开往全国各地,一批批东北精英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乡。他们千里迢迢,奔赴三线地区,背井离乡,在异地他乡落地生根。”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14)

这些东北精英为全国带来了先进的工业技术,也带来了东北话。

李焕英所在的化工厂,就是当年千百个三线厂之一。

到了改革开放后,东北话随着外出务工,如水银泻地一般迅速传播到了全国。东北人自带风风火火、愿意出门闯荡的性格,他们遍布全国各地,无论你是哪里人,都有可能在自己的家乡听到东北话。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15)

为什么东北话有这么强的传染性?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融合性方言,而且东北话非常接近普通话,当其他省份的人都说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时,使用人口超过1亿两千万的东北话当然成了其中的标杆。

再加上东北人天生自来熟,见了陌生人称呼从来不生分,而是热情地和你当亲戚,一口一个:老哥儿啊、老妹儿啊、兄弟啊。其他省份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学说东北话,所以如果你的朋友中有一个东北人,那么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有一群说东北话的朋友。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16)

不仅仅是东北人去外省,就算外省人到了东北,也分分钟被同化。

央视曾采访过一个在东北读书的南方大学生,他在镜头前自信满满地“否定”着东北话的传染性:“他们说东北话容易传眼,净扯犊子,我在东北念了四年晓,咋害没被传眼呢?”

疫情期间,支援雷神山医院的是东北医疗队,本来为了沟通顺畅,医生们在上岗前,还专门发了武汉话转换普通话的小册子。

但是没过多久,武汉患者的画风都变了:

我腰“这嘎达不得劲儿”,起来之后,腰“老疼了”。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17)

在雷神山医院里,东北话仿佛有一种治愈的力量,安抚着那些病人。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18)

就这样,再“拔凉拔凉”的心,都会被东北话给“捂热乎”了。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19)

而随着春晚的火爆,这种自带喜感的方言也被很容易地推向了全国。

东北作为移民地区,语言类的搞笑节目成了移民途中乡亲们最容易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于是东北人爱说段子,唱二人转,也贡献了不少评书和相声大师。

当年赵本山小品登上央视春晚之后,这种东北喜剧就“霸占”了喜剧市场,而随后出现的小沈阳、宋小宝、王小利等这些喜剧明星,更是让东北话在喜剧节目中无处不在。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20)

于是,一年一度的春晚简直成了东北话公开课,任何一句搞笑的东北话,都能掀起全民模仿的热潮。

而如今在影视圈和娱乐圈这样的圈子里,东北出身的明星也是越来越多,人们喜爱的黄景瑜、魏大勋、林更新、邓伦等等,他们的东北话,为节目增加了很多的幽默和乐趣。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21)

后来,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自带喜剧天分的东北网红开始以席卷之势霸屏,大众眼中的东北流行语变成了“双击666”、“扎心了老铁”、“干就完了”、“来啦老弟”等等。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22)

随后就是娱乐产业的总爆发,MC天佑一曲《一人饮酒醉》火遍网络,几乎每个东北人在外地都会被问“你会喊麦吗”?

有人说这种表演格调低,那格调高的也有,比如李雪琴,就是一个铁岭妹子,不仅幽默接地气,还是一个北大毕业的学霸。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23)

当然,大家喜欢东北话,主要还是东北话有一种无以伦比的感染力,很多人都喜欢东北话中那种霸道又不失幽默的感觉:

你咋地啦?打出遛滑儿把跛了盖卡秃了皮了,闹心!

你能干点家务活不?总造的屋里屋外皮儿片儿的,墙上也魂儿画儿的!

另外,东北话的一大特色就是“齐整”,讲究押韵和对仗,比如“少扯犊子多办事,废话多了没有味”、“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等等,就算说不出来,也要多用四字成语来加强语气:

破马张飞、武武铉铉、磕了吧碜、杨了二正、鸡头白脸、提溜算卦、五脊六兽、五迷三道、二虎吧唧、稀里马哈……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24)

比如哪个东北大姑娘受不了小伙子的扭扭捏捏,就直接上去问:瞅你一天天唧唧歪歪,吭哧瘪肚的,是不是稀罕俺?

比如因为疫情在家憋得难受,也能感慨:在家呆得我五脊六兽的,闹停死了。

如果实在凑不出四个字咋办?东北话也有办法,加上语气助词就可以了:吧唧、咣唧、嘎叽、八叉、嘎登、当啷、咕咚等。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25)

比如,你这饭煮得软了吧唧,倒地上能让人摔得四仰八叉。

这种齐整,就是于细微处现大优雅,把东北话大碴子味中的优雅劲儿,体现得淋漓尽致。

03.

东北话火爆全国的背后,离不开东北人“洒脱”的性格。

毕竟,谁能不想像东北人那样热爱生活,无论遭遇什么都乐观对待呢?

他们就是凭借着这种特质,在黑土地上创造一个又一个传奇。

东北土话你能听懂几句(让每个人都整两句东北话)(26)

怎么样老铁,看完了这篇文章,你现在是不是也想来整两句东北话呢?

那是必须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