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关于职场差距(跟脱口秀大会学段子)

脱口秀大会关于职场差距(跟脱口秀大会学段子)(1)

职场中,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参加完团建,下次见面还是个小透明;

和同事一起吃饭,没聊几句就陷入冷场;

做方案的PPT展示,台下听众完全没有反应.......

这种尴尬的社交时刻怎么办?来个段子吧。

不是开玩笑,这两年段子真火了,《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成为爆款节目,李诞池子因此爆红,抖音快手上更是大把的民间高手。

这些段子大多围绕生活日常,却以特别视角切入,别出心裁又能引发听众的共鸣和思考。

因为好笑又在理,观众们津津乐道,对脑洞清奇的段子手们也好感翻倍。

在职场社交中,我们也能向段子手们学学如何说话。

脱口秀大会关于职场差距(跟脱口秀大会学段子)(2)

01, 段子好笑的秘诀

段子的好笑,不是刻意地肢体搞笑,而在它所运用的文字套路——先铺垫,后笑点。

类似相声,先做几层铺垫把包袱儿系好,突然出人意料地解开包袱儿,让人发笑。这个是郭德纲老师的拿手绝活。

段子也是这个理,美国脱口秀演员格雷格迪安在《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书中总结为:用铺垫制造预期,用笑点解释意外。

铺垫部分是让听众进入一个场景,产生预期想象;笑点部分则打破预期,做另一种解读。

就是听众以为你要说这个,但你却说了另外一件事,还说的挺有道理,听众就会被你吸引。

在《脱口秀大会1》中,王思文因为“睡在上铺的兄弟”的段子一战成名,被称为国内脱口秀一姐,我们看看那个段子,就能明白段子的套路。

“变成上下铺,就不会担心两个人时间久了没话说。

晚上11点准时熄灯。躺在下铺的你就对上铺的兄弟说:哎呀,你长大想干什么呀?保证一聊就是一个通宵。”

这里的铺垫是夫妻时间久了没话说,听众会由此产生预期想象:老夫老妻之间话越来越少,分床睡是感情不好的表现。

可关于分床睡,思文却来了个重新解读:睡成上下铺,就可以像大学室友一样开心聊天。和听众的预期形成反差,也因此产生了笑点。

段子可以千变万化,但本质上都遵循铺垫 笑点的规律。

脱口秀大会关于职场差距(跟脱口秀大会学段子)(3)

02, 段子在职场中的作用

讲段子,当然不是单纯为了搞笑,作用还是让听众愿意听你说话。

最直接的好处是,听众会觉得你这个人有趣,存在感一下子就凸显出来。

比如抖音上爆火的“美男子顾北”。半夜醒来吃泡面吃出了法式大餐的feel,买一根甘蔗在家里养着竟有了爱情的酸腐味。

他把无聊日常重构成了文艺画风,也让人记住了“这该死的无处安放的魅力”。

另一个作用是调节氛围,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比如冯巩大爷那句熟悉的打招呼“想死你们了”。在春晚说了20次,这句话也变成了一个梗。

比如他一上来就说:今儿来这么些朋友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城里的父老兄弟姐妹们……制造一个停顿,观众按照预期会抢答到:想死你们了。

这时冯巩却一反转:我说了吗?我没说不等于不想啊。立刻赢得了观众的笑声。

很多人觉得讲段子不正经,但段子也有内涵的一面。它可以让痛苦严肃的话题变得接地气,利于表达和传播观点。

比如公众人物被网友骂,有些明星就要发律师函了,但罗永浩却这么调侃:

以前说滚,网友们说有个性;现在说滚,一群人围上来说——你膨胀了。膨胀,这可是成功人士才能拥有的待遇,看来我离成功不远了。

用这种方式既表达了个人态度,又会让听众产生好感。

脱口秀大会关于职场差距(跟脱口秀大会学段子)(4)

03,日常讲段子的注意事项

脱口秀表演者们以秀为目的,会更加夸张,我们在日常社交中运用段子则要注意场合,对象以及态度。

比如给领导汇报业绩,领导关心的就是数据,这时讲段子只会让领导觉得你油嘴滑舌。

而在年会饭局上推杯换盏的时候,就可以来点段子,还能让老板对你印象深刻。

日常和朋友同事的社交,或者以分享为目的的工作演讲,这时段子就能发挥作用,把发布会说成脱口秀的罗永浩就是例子。

不说锤子手机质量,罗永浩讲段子的能力还是令人佩服的,就他一个人省了锤子多少营销费用。

用好了这种技巧,也的确能把枯燥的知识数据,讲的诙谐轻松,让听众更容易理解。

比如在坚果发布会上,关于手机屏占比这个概念,罗永浩不解释术语,也不拿专业数据对比,只展示了2张王者荣耀的游戏截图,告诉你:

当屏占比更大时,你能在游戏中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埋伏,那还等什么,赶快买吧。

再说个反面例子。

去年世界杯期间,优酷邀请大张伟解说世界杯,德国队门将恩克因为抑郁症卧轨自杀,大张伟却调侃: 那个德国队的门将是因为替补上不了场才自杀的吗?

后来他的微博被球迷攻击,大张伟不得不出来道歉。

这就是没有摆正态度:自黑可以,但拿别人的伤痛开玩笑就很容易变成恶意挖苦。

而且大张伟面对的听众是球迷。而他本来就不够专业,还拿球员的痛苦讲段子,只会让球迷们厌恶。

脱口秀大会关于职场差距(跟脱口秀大会学段子)(5)

04, 如何讲好段子

1) 准备好文字内容

我们常以为段子是灵感突发想出来的,但大多数是花很长时间构思和修改出来的。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也擅长讲段子,他聊到段子技巧时这样说:核心就是语言游戏——盯住一句正常的话,在里面找逻辑反转点。

“最常见的就是:一句话本来有一个指向,逆转那个指向,就是段子。”

比如,我的老婆和朋友跑了,我真想念这位朋友。笑点就在意料之外。

逆转说来简单,做到就需要我们用到发散思维:对于一个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抛开既定假设,多一些解读。

比如《脱口秀大会2》,谈到存在感这个话题,思文的观点是:女人要经济独立才有存在感。

对于“吵架时女生回娘家”这个现象,一般人都觉得很正常,她就提出不同看法:

如果女人有钱的话,她就可以说——这是我的房子,回你的娘家去吧。老公还会撒娇说:这里不是娘家,胜似娘家。

所以,如果你想要在公共演讲中用些段子,不要相信临场发挥,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内容。

脱口秀大会关于职场差距(跟脱口秀大会学段子)(6)

2) 转换视角演绎场景

单纯把段子讲出来,说话者只是一个旁观者,在讲述一件事情。

但如果可以转换视角,变成事件的参与者,运用表演在观众面前再现情景,就更容易把他们引入你的世界。

还是举例《脱口秀大会2》,最新一期主题是和父母的关系,选手讲了“爸妈吵架时,孩子成了传话筒”的故事,以旁观者视角讲就是:

爸爸要孩子叫妈妈吃饭,妈妈要孩子回说死都不吃爸爸做的饭,爸爸就要妈妈去死,妈妈却要爸爸先死……听起来挺乏味。

如果转换成孩子的视角演绎段子,就变成了:

妈,爸叫你去吃饭

爸,妈说他死都不吃你做的饭

妈,爸叫你死了算了

爸,妈妈说要死你先死

此时加入表演成分,模仿孩子胆怯又有人撑腰的怂刚气质,就会让观众代入其中,“笑果”强烈。

抖音上爆红的毛毛姐正是运用了这种角色扮演的方法,夸张却到位地表现了女生的心理。

脱口秀大会关于职场差距(跟脱口秀大会学段子)(7)

3) 和观众互动

公开演讲类似脱口秀,通常要设计一个好的互动开场。

大多数人采用提问互动:抛出几个与演讲内容有关的问题,请观众参与,引出演讲内容。

但是脱口秀演员格雷格迪安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也有道理。

他认为,在演讲者和听众不熟的情况下,提问不一定会反应,而且为了获得回应,通常是愚蠢简单的问题,白白浪费时间。

因此,他的建议是,不要提问,直接说出你对于主题的负面意见

比如关于父母的话题,思文一上来就说:我是单亲家庭出生的。这种负面故事,就容易引发听众听下去的兴趣。

除了开头外,过程中还可以直接把段子和观众互动,比如讲到高度近视的生活不便,不如就指着观众中那个戴眼镜的人,聊这个话题。

更好能根据现场情况,结合观众的反应和周围环境信息去把握节奏。

比如薛之谦最爱用的那句:整段垮掉。就是当观众没有接住笑点而冷场时的一种处理手段,听完这句话,听众也大多会心一笑,给予鼓励。

脱口秀大会关于职场差距(跟脱口秀大会学段子)(8)

05,段子只是手段,沟通才是目的

当然,社交主要目的还是交流沟通,段子只是一种手段。

所以在工作中使用时不要太密集,偶尔穿插即可,肢体语言也不要太过夸张,否则会让人觉得油腻。

再遇到开头职场社交中的尴尬情况,试试段子的“笑果”吧。

脱口秀大会关于职场差距(跟脱口秀大会学段子)(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