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七回赏析解读情节(老王解析红楼梦)

第七回的回目是: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红楼梦第七回赏析解读情节?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第七回赏析解读情节(老王解析红楼梦)

红楼梦第七回赏析解读情节

第七回的回目是: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锺

本回的内容看似简单,琐碎,其实却可能藏有微言大义。故事分两段。一段是周瑞家的因找王夫人汇报刘姥姥的事儿,凑巧薛姨妈让她给各位姊妹们送宫花的过程及所见所闻;另一段是宝玉随凤姐去宁府赴宴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如果还是借用“入口”的说法,则又是开启了关于人物行为性格的多个入口,包括在“腐朽”行为方面的入口。

人物性格方面:宝钗的平淡、“冷香”;惜春小小年纪的消极出世;黛玉则是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处境,在性格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偏狭和多疑……

人物行为方面:同样作为纨绔子弟,贾琏的淫欲无度以及宝玉的顽童无行的一面,都开了个头儿。

在最初谈《红楼梦》总体印象的时候,老王就曾概括地说,《红楼梦》因揭示腐朽社会的种种腐朽而成为千古不朽的杰作。这里结合具体内容,可以进一步说,《红楼梦》在揭示腐朽方面,并非像旧小说那样,以病态的欣赏和玩味的态度,无意间或不经意间地简单暴露腐朽,而是以批判的眼光和态度揭露种种腐朽。尽管其文学的表现手法经常是含而不露,“指东打西”,但明眼人还是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作者的倾向和态度。

“贾琏戏熙凤”可以看做是初步表现贾琏之“淫”,情节中虽然是侧面描写,虽然是夫妻之间,但大张旗鼓地,毫不避讳地白昼宣淫,总非正常。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道学标准笼罩下,则更非正常。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戏”字,大有深意。说明对于贾琏,所做的这件事,并非是出于“传宗接代”或感情交流的需要,而仅仅是淫欲的发泄,因此远非一个“苟且”所能概之。此回属于管中窥豹,贾琏在之后的种种淫乱不堪和无耻无度才更远胜于此。

宝玉的本属于顽童的“无行”,在这一回虽并未实际表现,但却埋下了伏笔——“会秦锺”。结识秦锺后,宝玉的虽是偶尔为之的某种“无行”(当然都没有实写),以此开头,后文将逐渐或隐或现地有所表现。

《红楼梦》在所表现的人物方面并没有“为尊者讳”的羁绊,即便是作者最倾注心血的核心人物,也不回避其缺点。何况在那样腐朽的末世,也很难有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洁净。关于此,鲁迅先生的评价最为著名:“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于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述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实的人物。《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在作为“总纲”的第五回中,曾经有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发端实在宁”这两句提示性的话,显示宁府的“不肖”与荣府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当然这“不肖”并非仅仅是“淫”而已。所以,本回虽然是从侧面写贾琏之“淫”开始,然而实际却通过本回的情节高潮,也就是焦大的醉骂,从中暴露出宁府中的某些糗事。

关于焦大,作为艺术形象,是有其典型意义的。如果抛开其具象,其实在历朝历代中,都有焦大式的人物,或者说都有焦大式的批判家,特点就是借着某种老资格或“酒胆”,敢于发出当面的直言批判。当然,这样的批判家显然是最不讨巧,最不受欢迎的批判家,然而也许是并不可缺少的批判家。其重要在于无所顾忌地直言其事,其不受欢迎则在于不顾后果地实话实说,不讲究方式方法,甚至专捡最不好听的说。

实际上,焦大应该是属于忠臣(忠仆)类,不过是失意而又没有文化的忠臣。如果有文化,也许就可以成为“屈原”也说不定,如果又有文化又不大失意,也许就是又一个“海瑞”。其实,“批判”并非只有这一种方式,如果读到后面的第四十五回,有个赖嬷嬷也有一次倚老卖老的批判。她老人家评论和教训贾家后代的那一大篇话,如果从内容上看,其实跟焦大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效果却迥异,不被反感。原因是方法得当,既是从正面说话,表达的又是很含蓄,又注意场合,或许就是那种属于“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吧。

在第一回出现后被拐子拐走,在第四回又因被抢而引出人命官司的甄英莲,在这一回“笑嘻嘻”地出现了,名字已经改成了香菱,并对其形象通过周瑞家的之口,做了较详细的描述:“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这里有脂批:“一击两鸣法,二人之美并可知矣,何玄妙之极……”

第二回中的主角冷子兴,在这一回又间接的出现了。原来他是周瑞家的女婿。这一回是因为喝醉了酒,和人分争,惹了官司,被告成“来历不明”,要被“递解还乡”。周瑞家的女儿很着急,而周瑞家的虽然只是一个下人,却看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小人儿家没经过事儿,就急的你这样了”。一个奴才为什么能有什么大的底气?是因为知道她的主子凤姐有这么大的能力,其实是凤姐的家族有这样的能力,相信其主子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摆平官司。老王在解说第四回“乱断葫芦案”的时候曾经说过,开启了“黑色的入口”,现在通过这一件小事,可见入口后的水之深。

曹公在书中对那些虚伪的僧、道们充满了不屑,因而有许多无情的揭露。这一回通过周瑞家的对水月庵的老尼姑那“秃歪刺”的态度,对其不良行径先有个小小的透露,也是对后来揭露其不良行径的铺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