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不冷是常识吗(下雪不冷化雪冷)
过去几天,南方雨雪持续,南方多地积雪深厚,很多“民间艺人”大展身手,堆出了各式各样的冰墩墩。自己动手,“冰墩墩自由”!
随着雨雪强度的明显减弱,雨雪从累计状态,转成消融状态。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一带还有雨雪持续,部分地方有冻雨叨扰。雨雪减弱,阴天或小雨濛濛的状态,让南方小伙伴的体感温度进一步下滑。
这也便是人称“魔法攻击”的湿冷天气,“下雪不冷化雪冷”展现着它的威力。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拿出初中物理的知识来解释:因为化雪吸收了周围环境的能量,所以气温降低了!
嗯,解释得很好,下次不许再解释了!“下雪不冷化雪冷”现象的产生主要有4点,这其中化雪吸收能量所产生的影响是最小的!你们被骗了很多年!
第一点,就和大家初中物理知识学的一样,化雪是一个吸热的过程,雪在受到阳光的照射过程中,吸收到阳光的能量后开始化掉,雪化成水这个过程呢,就是一个吸收环境热量的过程。不过这个原因的占比并不大,在0℃时,1克液态水凝结成冰会释放80卡的热量,1克水蒸气凝结成冰晶要释放595卡的热量。雪花形成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对下层空气有较强的加温作用哦。虽然地表的融雪——吸热过程同时存在,但总体上说放热过程占主导,气温很难进一步下降。但雪过天晴后,融雪吸热就变成了主要的变化过程,大气热量产生亏损,气温则进一步下降。
第二点呢,下雪的时候冷空气主力一般还没到呢。下雪的时候,往往都是气温在0摄氏度左右,冷暖空气交锋的时候,大量的积水云遇到了冷空气,才会直接凝结成为雪花飘落下来。这时候冷空气的力量还不是非常大,并不能把暖湿气流给刮走,这时候气温也就是0度左右了,气温不是特别的低。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下雪过程是这样的:当冷空气疲软,南方的暖湿空气开始涌来,开始刮南风,几天后达到高峰,也开始疲软,冷空气就会进入。这时候两方势力处于势均力敌状态。暖湿气流被抬升后很快就形成降雪,这时由于刚进来一些冷空气,而且很快被升温,并且没有风,而雪本身也就是零下几度而已,我们感觉不太冷。但下雪后,冷空气主力军来了,冷空气降温明显,气温就下来了。
第三点,那就是感受上的变化。刚开始下雪的时候,冷空气不强,不仅气温偏高,而且没风,体感温度就高出不少。但降雪进入中后半段,风起来了,配合着一部分化雪,那么空气中湿度也随之增大。想一想,风大、湿度大,体感温度下降不是一丁半点。整体比较下来,往往南方的一场雪前后,体感温度差距有10摄氏度!
第四点,地面积雪反射能力强,温室效应被减弱。我们知道,积雪不是一瞬间产生的~下雪的时段往往地面积雪程度不高,这时候还有大量裸露的地表,这部分地表是可以接受太阳辐射,储存能量的!一般来说,每天夜晚的温度不至于降低太多,原因就是地面辐射在晚上开始给近地面增温呢。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地面理解为一个“充电宝”,白天太阳给充电,晚上再回馈近地面。但化雪的时候就不同了,因为积雪是白色的,因此地面积雪对于太阳能量的反射能力,那是非常强的。“充电宝”被雪藏了!真实的雪藏啊!所以,化雪的时候晚上往往很冷!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才有了“下雪不冷化雪冷”的现象。在这其中,化雪吸收了周围环境的能量只是贡献最小的因素哦。
笔者:冯喆,气象专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