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风景区古村落(浙江古村镇楠溪江游记9)

从蓬溪村出来,刚到村口,一位老者开着三轮带蓬的摩托车过来,询问是否坐车,5元钱送到东皋村,坐在乡间的小摩的上,身体随着车身蹦蹦跳跃着,一会就到了东皋村。东皋村属鹤盛镇管辖,该村有两大景色,一是古老的石碇步,是楠溪江目前所有村落中距离最长的,“碇步”,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形式的水上之路。山区有些水面较宽而溪水又相对较浅的溪流,村民认为不适于花太多的钱建造桥梁,便因地制宜,用大块的石礅从此岸摆放到彼岸,形成了一道道堤梁式的“碇步”。

楠溪江风景区古村落(浙江古村镇楠溪江游记9)(1)

在蒙蒙春雨中,几头耕牛走过“碇步”桥。

东皋村的石碇步始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近几年曾修建几次。全长127米,共有石碇216个,每个石碇两侧用抱石斜撑,每隔六、七个石碇旁增设一碇,以便行人交会。南侧开有约2米宽的缺口,上铺可启动木板以通舟筏。离开东皋村时,下着小雨,几头耕牛正在涉水过溪流,濛濛春雨中,远景是若隐若现的青山,中景是晚归的老牛、清清的溪水,近处飘荡着如烟的雨丝,一幅美妙的春溪耕牛图,可惜此时我的相机都收起来了,只能用手机拍下这难得一见的画面(当地人常见)。东皋村另一个景色是红柿,介绍说, 东皋无核红柿,个大肉厚,汁多味甜,风味别具,无垫牙之状、吐核之烦。待到秋天来东皋,红柿胜过二月花。到秋天时路旁、山野、庭院处,一棵棵柿树上挂满一个个小灯笼一样红柿,如霞似火,实在喜人。只是我来到东皋的时节是春季,只能看柿树,看不到果实。

楠溪江风景区古村落(浙江古村镇楠溪江游记9)(2)

楠溪江风景区古村落(浙江古村镇楠溪江游记9)(3)

东皋村的老屋院墙都是用河滩上的鹅卵石砌成,老屋与蓬溪村风格相同,都是木质板材围墙,悬山顶,两层建筑,只有一栋建筑全部是石材建造,保存完好,门楣原有两个刻字,好像是“颐庐”因为被砸砍过,看的不是太清楚,门框两侧的对联还依稀可见,上联是“琴书养志”建筑风格是民国时代西洋样式。

楠溪江风景区古村落(浙江古村镇楠溪江游记9)(4)

楠溪江风景区古村落(浙江古村镇楠溪江游记9)(5)

东皋村最值得一说的是一座三进四合院,虽然鹅卵石的院墙已经多处坍塌,但石门楼和石影壁墙基本完好,大门楼雕刻精美,造型华丽;影壁墙完全模仿木质斗拱、梁架用石头雕刻,精巧绝伦。院内一排7开间的房屋,中间穿堂屋檐内,竟有一位古稀老人坐在躺椅上,在淅沥沥的春雨中酣然入睡。大爷,天气还挺凉,您盖上点睡,小心别冻着。院内可以用杂草丛生、杂乱无章形容,毕竟一个老人不可能收拾这么大的院落,因为老人在睡觉,没有进院打扰,从旁边悄悄绕了过去。在老人院落的侧对面有一栋完全木质的老楼,已经塌落的七零八落,但从镌刻隽美的栏杆和房屋规模看这里曾经应该是一个大户人家,只是现在凋零了。如果政府干实事,这样的建筑应该保护修缮好。

楠溪江风景区古村落(浙江古村镇楠溪江游记9)(6)

楠溪江风景区古村落(浙江古村镇楠溪江游记9)(7)

楠溪江风景区古村落(浙江古村镇楠溪江游记9)(8)

东皋村和蓬溪村的老建筑都已不成规模,尚存的老屋也多有即将坍塌之势,如果不加以维护保养,再过几年即使不拆,也会自然消亡。东皋村的拍摄基本是在雨中,村中觅食的鸡群下雨时躲在屋檐下避雨,免得淋成落汤鸡。倒是我有些落汤鸡的狼狈。

楠溪江风景区古村落(浙江古村镇楠溪江游记9)(9)

冒着越来越大的春雨,走回路边等待回岩头镇的乡村巴士,与几位治理河道的民工相遇,他们说,楠溪江现在已经停止一切商业开发,打造纯天然的楠溪江风情区,现在治理河滩全是为今后更美丽的楠溪江做准备,的确,我已经看见东皋村新建的沿溪步道了,关键还有满口的新鲜空气,负氧离子极高,真是养眼又养肺。民工们骑着带蓬的电动车走了,趁着公交车还没来,我赶紧多呼吸几口楠溪江畔湿润新鲜的空气吧。

楠溪江风景区古村落(浙江古村镇楠溪江游记9)(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