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非遗保护传承的理与趣(非遗保护传承人亡技失)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民间、造福百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色性和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的一部分,但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保护和传承却面临着“人亡技失”的致命问题。为此,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部政策保护非遗,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与此同时,很多非遗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寻找破局之路。

把握非遗保护传承的理与趣(非遗保护传承人亡技失)(1)

破局,需要打破传统

我国是非遗大国,目前我国共有42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但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6成以上已经超过70岁,前四批国际级非遗传承人中去世人数高达12.6%,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的问题日益严峻。

我国非遗发展之所以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其实是因为很多非遗项目都是家族式、企业式的经营模式,甚至还有不外传、传男不传女等守旧方式,这无疑从源头上切断了非遗文化广泛传播的机会。不过,也有一些非遗企业发现了这一不恰当的发展方式,积极主动打破传统。国家级非遗马明仁膏药就将传统师承制改为学院制,马明仁膏药第六代传承人马绪斌先生带领团队先后创办了马明仁传承学院和马明仁商学院,按照体系化管理原则,扩充并分设国家非遗保护与传承、专业骨病知识及应对策略、诊断及标准化理疗技法、产品及店铺的运营及营销管理、商业领导力及业绩增长落地等细化科目,采取内部及外部两套师资力量,进行体系化及全程化的教学与培训,补缺商业运营与发展方面的短板,引导塑造终身技能,同时解决就业问题。

把握非遗保护传承的理与趣(非遗保护传承人亡技失)(2)

传承,需要“授人以渔”

不过除了正式学习非遗文化,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在现实生活中了解、接触到非遗文化的途径其实并不多。近几年,很多非遗企业在各大网络平台开设直播、拍摄短视频,借助新途径宣传与弘扬非遗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遗企业通过线下传习的方式,让人们边旅游、边学习,亲身体验非遗文化,比如马明仁膏药。

马绪斌先生在太白山脚下建立了马明仁膏药制作技艺传习所,每年接待数千人次慕名而来的非遗爱好者,为他们讲述非遗文化故事,传授马明仁膏药古法技艺基础技能,通过膏丹资料挖掘整理、炮制器具展示、古法技艺传习等形式,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中医药文化。这不仅带动了太白山周边旅游,还为喜爱非遗文化的人提供了直接的学习渠道,授人以渔,让这种传统的膏药制作技艺得以广泛流传,甚至还能够吸引年轻人进入传统行业,解决就业问题。

把握非遗保护传承的理与趣(非遗保护传承人亡技失)(3)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企业要做的就是不断探索、敢于创新、敢为人先,这样才能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现如今,不仅国家和政府十分重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在年轻人之间也兴起了“国潮风”,这无疑是为非遗发展提供了机遇。非遗企业应该乘着时代发展的东风,打破常规,寻找适合自己的新时代发展之路,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自强和自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