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赵盼儿和高家小姐和好了吗 梦华录三人行赵盼儿和孙三娘总把宋引章排外

赵盼儿说宋引章的姐姐为她而死,临死前,曾请求过她要代自己照顾妹妹。于是为了报答宋引章的姐姐,一直以来赵盼儿都记得她说过的话。

她把宋引章当作是自己的亲妹妹对待,保护她,不让她受任何伤害。

梦华录赵盼儿和高家小姐和好了吗 梦华录三人行赵盼儿和孙三娘总把宋引章排外(1)

和欧阳旭在一起时,几人还约好等到他高中官居高位就给宋引章脱籍。

可没想到,欧阳旭还没回来,宋引章却和周舍遇上了。看似被对方的三言两语就骗了身心,实则是受了赵盼儿的影响,才会如此冲动。

赵盼儿总是觉得自己曾入过贱籍,她自认觉得这是一种屈辱,所以从不向人说起自己的过去。

她能救下因为落第跳河的欧阳旭,一来是于心不忍。后来出钱资助,也是想把希望放在欧阳旭身上。

要是他中了进士,自己能嫁于对方,那就是正经的进士娘子,谁都要高看她一眼。

这样的想法和美梦又影响了宋引章,眼看孙三娘早已嫁人,赵盼儿也要脱离苦海,唯有宋引章一人,还是官伎。

梦华录赵盼儿和高家小姐和好了吗 梦华录三人行赵盼儿和孙三娘总把宋引章排外(2)

虽然说过欧阳旭高中就能为她求情,但已经3年过去了,宋引章已经越来越大,可以说已经是出水芙蓉。

本来琵琶绝色的她,就已经是杭州第一。也出去应酬过,也被钱王太妃赏识过。

自从被赵盼儿点破乐工就是乐伎,宋引章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的认知有误。

她想要自由,不想要应召。每年参加科考的人那么多,她不想把希望放在欧阳旭身上。

再说赵盼儿明明就已经是良民,但她还是心心念念想要嫁给欧阳旭,就是因为对方许诺过她,一定会考上进士,让她当进士娘子。

孙三娘早已嫁人有了儿子,赵盼儿眼看就要嫁给进士,心急的宋引章急了,久病乱投医。

刚好周舍故意设计遇到她,对方的甜言蜜语,让她意动。

如果可以早点归良,还能当个正头娘子,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所以,她才会对赵盼儿说出那句话:你能做进士娘子为何我不能做商贾妇人?

可以说,宋引章比赵盼儿看得更清醒。她没有其他营生的技能,但她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事情依靠别人。

孙三娘得知宋引章看上周舍后,她说过是赵盼儿把宋引章保护得太好。

而赵盼儿却说这是她欠宋引章姐姐的。

真欠对方姐姐,那是不是更应该让宋引章不要只懂得弹琵琶,而是应该让她知道多一些人情世故?

本来宋引章天天看琴谱弹琵琶,本来就好好的,宋引章一直没觉得自己身份有问题。

偏偏赵盼儿告诉宋引章说乐工就是乐伎,虽然这是事实,却彻底让宋引章害怕。

梦华录赵盼儿和高家小姐和好了吗 梦华录三人行赵盼儿和孙三娘总把宋引章排外(3)

因为这代表着有一天哪怕她不愿意,也没有自由跟权利胆敢拒绝。

宋引章能得钱王太妃赏识,再怎么样也比普通的乐伎好一些。

此前赵盼儿没想过让她利用这一关系,到了东京宋引章不再想着脱籍之事,赵盼儿就想到拿来包装宋引章。

那为何之前没想到?不过是她也把希望放在了欧阳旭身上,结果鸡飞蛋打。

孙三娘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宋引章并不糊涂,只是她经历得太小,看不透人心。

赵盼儿的保护能让宋引章专心致志地弹琵琶,成为杭州声名扬播的乐伎。但另一方面,也因为保护得太好,过于单纯,容易轻信人。

但其实宋引章真的不懂吗?她懂,也知道脱籍很难。

但她不想再等,也不想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到了东京之后,她也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助赵盼儿。

于是就想到了在华容县的时候,秀州知州许永写的一封引荐信。

她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自己拿着信去了东京的教坊,因为琵琶绝色,因此还被聘为了教坊的琵琶教头。

在此之前,她还知道怎么投其所好去送礼。

可以说待人接物这一块她是没问题的。

梦华录赵盼儿和高家小姐和好了吗 梦华录三人行赵盼儿和孙三娘总把宋引章排外(4)

但是赵盼儿知道后反而责怪宋引章,可能连她也没想到,没有她和孙三娘的帮助,宋引章也能够把事情做得那么好。

所以才有了赵盼儿的感叹,说宋引章懂事了。

可见,赵盼儿总是把宋引章当不懂事的孩子,才想着不要她插手,不想让她知道。

其实从宋允章跟着周泽离开的时候,用石头装10个大箱子就能看出来,宋引章自己是有成算的。

她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让赵盼儿伤心了,但又急着周舍可以帮她。于是不管不顾才跟对方私奔,但为了让周舍信任,还是装作自己很有嫁妆的样子。

虽然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底气,但也说明她是知道银子的重要性,有钱才能底气。

只是自己的身份连良民都算不上,没有任何自由,所以,她才要跟着周舍走。

只是她运气实属不好,周舍的目的是为了她的钱。钱拿不到就家暴,把她捆起来。

宋引章是害怕的,但也成长了起来,没再像以前一样不懂事。

在东京,张好好的一番话点醒了宋引章。所以,她也想要成为像张好好一样的人。

才有了她去教坊当教头的事,这是她第一次给自己作主。事实证明,她并不差。

在东京时开茶坊时,宋引章想帮忙,孙三娘总以宋引章不懂,别来添乱把她赶走,让她去看琴谱弹琵琶就行。

看到这有种现代老母亲看到自家儿子要帮自己做饭洗碗,却生气对方不好好读书来干这些不应该干的活即视感。

父母溺爱孩子,让孩子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等到孩子需要亲力而为时,能怪是对方不懂事吗?

自从到了东京,赵盼儿每次都只跟孙三娘说话谈事情。

连顾千帆这事也瞒着宋引章,用顾千帆的话说,宋引章所在的地方三教九流,担心她不小心把话说出去。

梦华录赵盼儿和高家小姐和好了吗 梦华录三人行赵盼儿和孙三娘总把宋引章排外(5)

但你没有叮嘱过她,不让她说出去,她又怎么会说出去呢?不让她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她又怎么敢轻易地把事情说出去?

孙三娘是过来人,自然一眼就能看出赵盼儿跟顾千帆之间的关系。葛招娣经常在外面混。三教九流的人见过的还少吗?宋引章看不出来,那不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

可是不管做什么事情或者是做决定,从头到尾书上,赵盼儿只会跟孙三娘去说。

我不觉得宋引章会在知道事情后轻易说出去,在她心里是很感激赵盼儿,也希望自己可以在东京站住脚,能帮赵盼儿一把。

不然,当知道自己无能为力帮赵盼儿时,她有多自责。

在赵盼儿被抓进皇城司时,她立马想到了找沈如琢,就是想着对方能帮上忙。

要不然,她也不会跟沈如琢开始接触。

这在孙三娘看来,她是看好沈如琢和宋引章的。但这些人所处的时代,又不是不知以沈如琢的家世,想要娶一个乐伎,那最多也只能做妾。

这事早在宋引章说要跟周舍结婚时,赵盼儿就跟宋引章说过了。

要是按以前的想法,说不定根本不会让赵盼儿跟顾千帆在一块。因为两人在一起,要面对的太多了。

梦华录赵盼儿和高家小姐和好了吗 梦华录三人行赵盼儿和孙三娘总把宋引章排外(6)

就拿欧阳旭来说,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要是一般人,不是应该劝说断了这段感情?

但孙三娘却认为顾千帆不会像欧阳旭一样,却忘了一开始她可是对顾千帆很有偏见的,以为对方就是强盗,还故意为了不让三人开店把客人赶走。

看到沈如琢跟宋引章来往,没有去调查下沈如琢这人如何,反而说,说不定沈如琢和宋引章成婚比赵盼儿更早。

难道她们忘了周舍的教训?就因为顾千帆说沈如琢这人还行,就觉得对方好?

光是看沈如琢对宋引章说话的态度,小娘子,扫塌相迎,怎么看就怎么轻浮 。

连张好好都觉得宋引章应付不了沈如琢,偏偏孙三娘还不吸取教训,多一些警惕之心。

赵盼儿顾着和顾千帆谈恋爱,也对宋引章的事不再关心。

明知道宋引章之前说过三个人永远当一辈子的好姐妹,永远不嫁人。

当时她可是笑着答应了对方,现在因为和顾千帆的事,又想到当初说过的话。

觉得不好跟宋引章说,就是觉得自己要失信于人。

既然知道自己错了,那是不是应该问问宋引章,如果自己遇到良人,是否支持她追求自己的幸福呢?

她没有,而是和孙三娘隐瞒。

在对待宋引章这个事情上,我个人觉得赵盼儿跟孙三娘就做得挺不地道的。

每次宋引章说要帮忙,孙三娘就来一句,你什么都不会,还是乖乖地回去弹琵琶吧。

好多次宋引章被拒绝了,脸色都是愣然的表情。

梦华录赵盼儿和高家小姐和好了吗 梦华录三人行赵盼儿和孙三娘总把宋引章排外(7)

她不懂,她是不懂但可以学吖。没人教她,好没做过,又怎么知道她不行?

可是没有人告诉她应该要怎么做,更没人关心那些脱口而出的话有多伤心?

或许在大家看来三个人分工也挺好的,可是让一个人做多一点事情了解多一点,不也挺好的吗?

做一些俗物,让宋引章能够接地气一些,不至于被有心人两句话就说得飘飘然。

张好好为何能一眼看出沈如琢是什么样的人,那不是因为她一直都周游在这些男人之间,看的多了,见的多了,自然一眼能认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要是她一直跟宋永章一样,被保护得好好的,她能知道?

宋引章撞见了顾千帆跟赵盼儿在一块,本来透露一些让宋引章知道也无妨。

只要两人不答应,她也只能猜测。

但起码宋引章知道了顾千帆对赵盼儿有意,她真心为赵盼儿想,自然也是会愿意的。

可所有人都要找借口不让宋引章看出端倪,看到这里,替宋引章感到心疼。

说好的姐妹情深,不如一个外人的关心~

梦华录赵盼儿和高家小姐和好了吗 梦华录三人行赵盼儿和孙三娘总把宋引章排外(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