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万物的造物主(造物主造就万物)
文/林深
大海里的冬虫夏草
人们都说,陆地有什么海里就有什么。其实海洋是宇宙的“万宝囊”。藏有的东西,我们知道的不过冰山一角。本文我要说的这海洋生物,大家都知道,脚跐脚碾的,有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却不认识它的作用和价值。哪知它是海中第一宝!
秦始皇扫六合成一统。平天下的皇帝恰担心天下不平。何,六国复辟力量,七嘴八舌反对声音……秦帝国不安因素有如顽疾。饶是秦始皇“焚书伉儒”也难绝隐患。始皇帝赢政愁了,心也疲劳了。他一直在寻觅国家的长治久安之道和生命的长生不老之方。这无庸置疑的。一个伟大的帝王,首先想到的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其次才是自己的长生不老。这才是帝王应有的胸怀。秦始皇三次东巡因皆此。
秦始皇梦牵魂绕的是东方。其踞帝国之遥迢,鞭长莫及。前面是大海,深广莫测,海上有神仙,神居“三仙山”,阳居(太阳之家)仙山后。到海上找神仙找阳主(太阳神),他们一定知道长治久安之道,一定有长生不老之方。
秦始皇一路想象着神仙会给他指条什么样长治久安之道,赐他什么长不老之药。
他无限崇仰一腔希望地扑向东方,他一路,威震八方,轰动天下。他来到海边。啊,好大的水啊!有十万个咸阳大!他感到一切伟大在这片大水面前都显得渺小而渺小。
他远见一个丹崖翠拥的小城,叫蓬莱。遍地是叫蓬蒿叫香莱的仙草。那里一定有神仙!他急驾大舟扑向蓬莱,一路上连连射杀大魚,自己也受了重伤。
突然,浪里飞来一叶小舟,把他载进一个小岛上。这里好一派福地洞天,冒汽的泉、喷香的草、唱歌的鸟、舞蹈的鱼……
救他的竟是一位老儒生。他仙风道骨,发须雪白,飘飘然有如一朵白云,像青牛老子。他立刻调药救治了秦始皇。这老儒生乃一齐国鸿儒,博学贯通并精道医术,焚书坑儒时逃离临淄隐匿蓬莱。他为秦始皇调养期间,向始皇帝讲文之大化,儒教之大道。加之秦始皇疗伤期间见地处东夷的蓬莱郡,三万缁户,十万读书声。其市井繁荣,秩序井然,人物儒雅,社会文明,惊愕感叹间,他顿悟:治好自己的、治好社会的灵丹妙药都是文化啊!于是,他在文登文峰山搭建昭文台,发布昭文文告,昭告天下,召见文人,改儒称文,确定文化作用,确立文人地位。从此,文化文人一步登天。担当起“教人正理,善化世界”的文化使命。实践着“读书、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价值。
后,秦始皇又下令在文登试点办学推广天下。焚掉坑掉废掉的文化由此复活再生。文登的学堂更是垂范天下。加之文登人好学兴学崇学尚学并普遍有学问,就形成了“文登学”之文化景观。文化在文登得以复活,后世就把文登确定为“文化复活圣地”。
当时文登受蓬莱治辖,叫登州府。登州一带是个很好的地方:长着碧禾,收着金实,红花甜果,雪浪银鱼,白帆紫燕;钻石海,黄金滩,乳汁样的河,仙子似的山……总之神奇得紧,人间天上,今夕是何年。遍地神仙下夕烟……
西天有佛,东天有道。西天佛祖,东天道祖。这里是道教发源地,好多神仙都在这里游弋:天官赐福、麻姑献寿、八仙过海、全真七子、秃尾李龙、女娲补天的花斑彩石、海神妈祖的“碧海丹心”等等宗宗。
确定“文治”国策的秦始皇国是已妥。他便开始寻觅长命仙草。这仙草是什么?是灵芝?是人参?都不是。秦始皇寻的仙草不在山上,而在海里。海参,鲍鱼?也不是。那它是什么昵?
秦始皇寻寻觅觅找遍胶东海又回到蓬莱。他固执地相信蓬莱仙岛一定有神仙有仙草。
一夜他凭栏眺望,但见海靖波平雾轻,一轮明月天珠一般挂在天境。只见海天之间兀突出现一座金碧辉煌的不夜城。明月之下,一老丈酒肆独酌。他临窗酹海,神仙一般。秦始皇心动:海上恁地生出一座大城?莫不是神仙。心里想着,他已然来到老丈面前。他刚立定,就被一股浓厚纯正的鲜气包裹。他一看,那气定神闲酌酒的老丈正在就着一盆蒸蛤蜊。那蛤蜊壳很薄,外褐内白,肉如淡玉,有白有黄。
秦始皇想:那一定是雌雄之分。无论雌雄,全是一壳椰汁般的汤。顶着纯鲜杀将出来。秦始皇不觉捏了一枚口里,一吸,倾刻就鲜得爆炸。他不由打着个顿:世界上还有如此鲜物。再一呡舌,那肉似奶子似糕儿一般糜滑,又香又鲜又软又肉泥,小丸子一样。
秦始皇正襟做揖:“老丈,这厢有礼了。”
老丈还揖:“官人请坐,与我共酌”
秦始皇犹豫一下。他是不能与常人同坐的。但他还是礼让地落座端坐,接过老丈捧上的酒盏,满满的红玛瑙般的琼浆。他不觉一饮而尽,如蜜如乳甘洌沁骨。他惊问:“这是什么酒?如此之好?”
老丈榥榥酒罐捋须笑:“葡萄美酒!”
秦始皇急问:“哪里有这美酒?!”
老丈惮语:“踏破东海千层浪,菩提海岸葡萄庄,沥沥天泉月亮水,酿得美酒万世香。”
始皇帝不解这偈语,他只惊愕地断定:“老丈定非凡人!”
老丈笑:“我不过一个吃海鲜喝老甜酒的老头而已。”他将蛤蜊盆推到秦始皇面前,“请官家品品这蓬莱海鲜。”
秦始皇捏一枚再仔细一尝,较比上一枚更是鲜不胜收,惊问:“此物何物,天籁之味!”
老丈指点:“此物生鲜时为贻贝,是动物。晒干为淡菜又是植物,此为大海中的冬虫夏草。乃上天赐众生的长命仙草。”
秦始皇急切地问:“此物叫什么?何处有?!”
老丈已然无踪。云中浪中传来他的声音:“此物叫海虹,千年以后,化身海蛤。”
秦始皇跌悟:“我与此物无缘!他又向天长问?请问老丈是谁。”
长天走雷:“我乃蓬莱老祖齐太公是也!”
这又是一个千年偈话美丽传说。天语!天物!
传说为“天物”,实际很平常。海虹这东西稀贱。是海就有。烟台的海虹最鲜且满海都是。退潮时,小孩子也能到礁上去铲一篮子。回家一蒸,壳子开了口,里面那胖嘟嘟的贝肉卧在白白奶水般的贝汁里,拿起一只往嘴里一吸,鲜到骨头!海虹这东西正如传说所说,生鲜时是动物,叫“贻贝”,晒干后叫“淡菜”,又是植物。是大海中的“冬虫夏草”,这是老天爷赐与平头百姓的补品。这不是神话,而是真的。烟台的海真是“聚宝盆”,什么宝贝都有。烟台人吃海虹,又什么方式都有。首先是清蒸清吃。不下水煮,上笼屉上干蒸,蒸得海虹刚开壳正好当最鲜嫩喷香时。揑一只一吸一嘬肉汁同鲜气共入口。有人喜欢佐料享用。像姜汁、蒜泥、韮花酱、辣椒油……先把海虹壳里的汤一吸,捏出肉来蘸各等佐料吃又是各等色香味俱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然还可以煮汤开卤做面条,煮馄饨,包饺子包包子,摊鸡蛋饼,炸海虹肉、烤海虹种种。还有可以扒出肉晒干了再泛软了吃。各种吃法如同新鲜得差不多。最精彩的是干萝卜丝泛出来,剁成碎,加五花肉,豆瓣酱、葱炒出,加大把泛好的海虹肉包包子吃。且尤以烫面的出彩儿。烫面是当年新麦面为好,用开水烫三分之一稍凉带温调和,调和成团时加一点大油再调,直调的溜光水滑的,再擀包子皮,烫面包子皮主要是要薄,那包子才好吃,又软和又艮就,香鲜自不必说。海虹鲜吃,是一包鲜嫩带着汁。像吃羮,像吃小丸子。干吃又软又艮又弹,越吃越鲜有嚼头。晒干了的海虹肉,一粒粒像蚕豆。南方人叫它“海蚕豆”。那就是吃“淡菜”了。
胶东人说吃七个海虹顶一个鸡蛋。都知道它非常有营养,却都不怎么爱吃。海虹野生时长在礁上,采来吃后味有些辣蒿。大批养殖时,成本低产量高,又太贱。尤其那抓在养殖绳上的根系很硬不能吃,揪下来很费力,这似乎是吃起来费事,影响了大家吃。其实,你蒸煮出来直接吃时,你先吸了壳中的鮮汁,再捏出肉、放在嘴里,将牙咬住那根系一扯,肉就留在口面,根系就剔理在牙外,吐掉就是。你要是其它制作,或晒干,就掐去那根系就是。也有清洗海虹时直接在壳外抜去根系。
海虹有着佷多光荣的历史。一九四二年,美国有一位空军飞行员,他的飞机在空战中被日机击中,他跳傘,被胶东沿海渔民所救。他不习惯吃中国饭,眼见他日渐消瘦,当地群众穷,拿不出什么好东西他吃。大家就赶海虹他吃。到他回部队时,竟胖得超过飞行员的体重,训练了好长时间才达标上飞机。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根据地军民都得水肿,只胶东抗日根据战士不得水肿,他们也吃野菜,也吃树叶,就是不水肿。着人调查,是胶东沿海群众经常送海虹给部队吃。于是一车一车干海虹(淡菜)送向全国各个不靠海的根据地。
在很多根据地,“淡菜”是配给物资,伤员专供。
觧放战争,车轮滚滚。胶东装满粮食的支前小车上,总有一口袋干海虹。胶东部队战士口袋里总装着“淡菜”。一边行军一边捏几粒吃。他们特别能战斗,是天下有名的能打的部队,撵得敌人撒丫子跑。打到南京,各部队一起休整,互赠吃食。南方兵掏的是一把把炒蚕豆,胶东兵拿出的是干海虹。南方兵尝一个又软又肉又鲜又香又有咬嚼:“啥子东西,楞个好吃!”
“干海虹,”胶东兵回答,“淡菜。”
南方兵不懂,见其像蚕豆,就叫“海蚕豆”。
南下的兵,一只兜装“炒蚕豆”,一只兜装“海蚕豆”。一口气打到海南岛。海虹强健了子弟兵,解放全中国至伟居功!。
我猜测,是海虹这东西稀贱又太多,不金贵它。看样子也不是多高贵的样子。它大多叫吃不起什么好东西的穷人吃了。所以呀金贵人病多,这药那药养着越不行。越不行越在外头使行。老婆都不待见。
穷人吃海虹,越吃越硬棒,劲使不了又没地方使行,就只有朝老婆去了。老婆嗔,你一天吃点什么,看那穷精神!
海虹是海精神!真正的海之精!冬虫夏草海中宝。
切莫两眼抹黑不识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