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拥有不服输的骨气(凡事不用都靠武力)

大家好,今天和小宇一起来学习历史,都知道诸葛亮是一名智将,一个用智慧赢下一场场胜利的人,但是大家知道诸葛亮的口才也很好吗,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诸葛亮舌战张昭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樊城之战大败后,那时的刘备已经狼狈不堪,正在跑路的刘备身后带领着黎明百姓向江陵出发,路上刘备走的特别的慢,毕竟身后还有一些老幼的百姓。那时候这一行人一天也就能走上十几里路。从襄阳到江陵,约有四百多里的路,可是在当时够刘备一行人走一个半月的了。

曹操当然不会给刘备一个半月的时间,此刻的蔡瑁带着刘琮已经投降于曹操,狡诈的曹操安抚了以蔡瑁为首的荆州士大夫集团,还派于禁杀掉了刘琮全家。然后打算亲自率领五千人马,要在一天一夜赶上刘备,杀他个措手不及。

怎么拥有不服输的骨气(凡事不用都靠武力)(1)

关键时刻诸葛亮留了一手,他让刘琦去争取江夏太守这个位置。眼下刘备的手下只有一千多残军败将了,但是刘琦在江夏的一万精兵可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呀。危急时刻,刘备先后派出了关羽和诸葛亮两人去求救于江夏。而这时的曹军已经要赶上刘备了。

此时的孙权也在琢磨是结合曹操,还是联合刘备的残部来对抗曹操那。可是曹操势力强大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为了安全起见,孙权派出了鲁肃以吊丧的名义去探听刘备,正好也试探一下刘备是否可信。

两家势力如同水火一般。诸葛亮断定这一定是孙权派人来探听虚实的,于是告诉刘备,要是有江东的人来问起曹军的事,就说不知道让他来问诸葛亮就行。

鲁肃是一个看上去比较稳重的人,他表面上看似是来探听虚实的,实际上是想撮合刘备来联合抗曹。江东拥有很多出名的文将,鲁肃自己论资历还只是个新人。想要逆袭,就必须得做到有所成就,这样才可显出自己比张昭、周瑜等前辈靠谱才行。因此鲁肃下定决心要促成联刘抗曹的大事,这样才能加速自己的政治积累,同时巩固自己在江东的地位。

怎么拥有不服输的骨气(凡事不用都靠武力)(2)

正是这个原因,鲁肃和诸葛亮会晤的十分融洽,双方一拍即合,鲁肃随后邀请诸葛亮去江东来看看,目的是让诸葛亮亲口提出联合抗曹,这样无论战争的胜败,自己都不用承担责任。要是赢了呢,他们会说自己有远略,输了呢,那就赖诸葛亮。

这时诸葛亮求战的欲望可比鲁肃大多了,该怎么去说诸葛亮心里早有准备了。二人到达了江东,鲁肃先去开会。因为在此之前曹操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要分给孙权一半荆州,但是要求孙权干掉刘备。这个条件很诱人,但是也让人不敢相信,毕竟曹操阴险狡诈。孙权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开会来商议。东吴这边,主要的谋士是张昭,其次是顾雍。再往下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序,以张昭为首的众臣一致认为要投降曹操,原因是本来就依赖长江的地段来抗衡曹操的,可是现在曹操得到荆州,长江天险的不在了,阵地没有了保障根本抵不过曹操。什

孙权拿不定主意,这时候的鲁肃并不发言得罪张昭,而是悄悄跟随孙权去了内室。孙权一看鲁肃来了,问问他有什么意见。鲁肃这人说起话来可是真够狠的。鲁肃说外边那帮人都不什么好东西,都盼着投降曹操到时得个高官厚禄。这事你的自己拿主意,别听那帮人的,反正投降对咱们不利。

孙权一听这话,顿时觉得鲁肃的形象高大了起来。感慨到自己就这一个忠臣。孙权问鲁肃去了趟江夏,是否打探到了什么消息。鲁肃说消息没能探到,但是把诸葛亮带了回来,可以问问他。孙权决定接见诸葛亮,但是之前一定要让张昭等人先试探试探他,看看这位卧龙先生到底是什么来头。

怎么拥有不服输的骨气(凡事不用都靠武力)(3)

张昭对诸葛亮特别的反感,他觉得诸葛亮是希望东吴和曹操决战,如果真的和曹操开战,完全就是被诸葛亮当刀用了。因此张昭决定和诸葛亮过过招。张昭这人说话很有深度,先挖一个坑,说听传言诸葛亮先生自比管仲、乐毅,这是真的吗?

诸葛亮一听话中带刀啊,于是说道,这都是我平时谦虚时才说的。

张昭一听好大的口气,这还谦虚啊。于是张昭问道,你这么厉害,怎么还能丢了荆州呢?

诸葛亮心里清楚,必须要先搞定张昭,才有机会对孙权下嘴。于是诸葛亮说,可不是我不行,我家主公是个仁义的人,不忍夺刘表基业,刘琮又被人忽悠投了降,要不然曹操哪是我的对手啊。如今我们屯兵来到江夏,是有大事的,难道这事我也要跟你说吗?

张昭一听诸葛亮上套了,于是说如今曹操称霸中原,刘备在有你之前还可是纵横江湖,有地盘有势力,你来了之后怎么弄的无处容身了那。

诸葛亮答道,我用不到一千人,三战便打败了曹军名将曹仁和夏侯惇,这俩人到现在提起我来都浑身得瑟。我家主公不忍夺刘表基业,不忍抛弃百姓,这才有两次大败,再说了胜败乃兵家常事。想当初项羽数次打败我朝高祖,但是高祖用韩信的计谋,垓下一战就翻盘。在这之前,韩信也不是每战必胜,难道说韩信打输一次就不是名将了?

张昭顿时哑口无言,气得语无伦次。这张昭都不是对手何况其他的部下了那,个个被诸葛亮说的体无完肤,这时候门外的武将黄盖都听不下去,一步踏进房门,阻止了闹剧继续发生,带诸葛亮去见了孙权。论资历,黄盖和张昭是一个级别的所以众人也不再敢多嘴,看着黄盖带走了诸葛亮。

这就是有名的“舌战群儒”,三回合舌战张昭就出于此处。不禁被诸葛亮聪明伶俐,临危不乱的气势所打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