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天王与其他五王关系(西王南王至关重要)
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发布了封王诏令,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再加上洪秀全自称为天王,便构成了太平天国初期的“永安六王”。
(永安六王)
太平天国早期,“永安六王”各司其职,太平天国也一步步发展壮大,很快便攻克了南京。随着时间的推移,诸王之间开始产生间隙。尤其是东王杨秀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骄横专行、肆无忌惮,引发了诸王的不满。
在洪秀全的命令下,北王韦昌辉率军血洗东王府,杨秀清惨遭灭门。而姗姗来迟的翼王石达开,因为自己部队的士兵遭到了韦昌辉的屠戮,也与韦昌辉发生矛盾。随后翼王石达开逃出天京,起兵讨伐韦昌辉,韦昌辉情急之下攻打天王府。最终,韦昌辉也在混乱中被斩杀。再接着,天王猜忌翼王,翼王愤然离开天京。
这就是著名的“天京事变”。
在这场事变中,太平天国损失了东王、北王,出走了翼王,各部军队相互猜忌,兵刃相向。这件事也成为了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天京事变前几年,西王萧朝贵和南王冯云山就已经在战场上牺牲。失去了西王、南王的牵制,也促成了杨秀清的骄横专制,最终才酿成了惨剧。
(天京事变)
那么,如果萧朝贵、冯云山不死,天京事变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呢?
先说萧朝贵,萧朝贵是太平天国名义上的第三人,地位仅在洪秀全、杨秀清之下,被称为八千岁。幼时的萧朝贵家庭困苦,在不到二十岁的年纪,他就已经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在得知冯云山传播的拜上帝教后,萧朝贵和杨秀清在1846年入会,成为最早的一批成员。后来冯云山被捕入狱,教会众人开始出现动摇。正是杨秀清和萧朝贵假托了“天父”“天兄”下凡,才安抚了教众,鼓励他们坚持斗争。
这件事后,萧朝贵便拥有了“天兄传旨”的特殊身份,成为了仅次于杨秀清“天父传旨”的超然人物。
在金田起义前,萧朝贵更是带头自毁房屋,率先向众人展现出了放手一搏的决心。此后的各种战斗中,萧朝贵成为了辅佐杨秀清,把握局势、调度军队的关键人物。
萧朝贵英勇善战,这点在《醒世文》《忠王李秀成自述》等史料中都有提及。李秀成评价他为:“勇敢刚强,冲锋第一。”也正是由于萧朝贵每逢厮杀必然身先士卒,在1852年12月与清军的战斗中,萧朝贵在前线指挥炮兵攻击,却不幸被敌军炮弹击中。在回营后不久便因医治无效而死亡。
(萧朝贵剧照)
就萧朝贵一生的轨迹来看,他应当是属于杨秀清一系的重要人物。但两者不同的是,萧朝贵这个人并没有杨秀清那般巨大的野心。尽管在军事上尽力辅佐杨秀清,但他却始终以战斗为先,不太喜欢勾心斗角。假若他还活着,也许杨秀清不会逼宫洪秀全。
再来看冯云山,冯云山虽然是南王,地位不及洪、杨、萧三人,但他却是太平天国成功最为关键的人物。《忠王李秀成自述》记载:“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在拜上帝会早期的传教活动中,冯云山是最为卖力的一个人。冯云山在紫荆山地区传教,在短短几年内,便开创出了一个全新的革命组织,这让洪秀全的工作变得非常简单。早期六王中除洪秀全和冯云山本人外,其他4王几乎全都是冯云山招揽来的。
后来冯云山被捕,不仅自己要被杀头,并且家属也要遭连坐。但冯云山却无所畏惧,反而在监狱中研究出了一套一年分四季,以立春为岁首的“天历”。
(冯云山剧照)
在金田起义之前,冯云山一直都是稳坐第二把交椅的。但由于杨秀清、萧朝贵二人有“下凡传旨”这个特殊功能,并且军权也是由他们掌握,所以冯云山在后来担任了一个副军师的虚衔。但太平军所有的官制和礼制,都是由冯云山制定。
但可惜在1852年,冯云山遭到清军埋伏,同样因炮火命中而亡。
不过,虽然萧朝贵、冯云山很重要。但并不表明,他两人的存在,“天京事变”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为什么呢?
因为太平天国军是农民出身,文化较差,军纪较差。领导层之间出现矛盾,是迟早的事。哪怕萧朝贵和冯云山都没有死,并且在洪、杨二人出现矛盾时全力调解了。但类似于“天京事变”这样的政变,也是一定会发生的。
杨秀清因为其性格,在太平军将领中树敌太多,被火拼是迟早的事。而洪秀全一旦掌权,必然也会将自己的两个哥哥封王,来牵制诸王的势力。像石达开这种脾气好的,会为了避免矛盾出走。但如果是韦昌辉这种狠辣之人,也许就会直接和天王火拼。到那个时候,太平天国依然是长远不了的。
(参考资料:《忠王李秀成自述》《醒世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