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通过教研提高教学质量(教研员如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抓教研)
教研员如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抓教研
王营(特约评论员)
近日,教育局召开全县教科研工作座谈会,中心议题是“疫情过后,如何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教科研中心作为全县教学和教研管理的枢纽,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抓好教研工作:
第一,从教科研中心的整体工作讲,仍然要强调向常规教学要质量。各学段要扎扎实实做好对学校常规教学工作的指导、管理和评价,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保驾护航。备、教、批、辅、考是教学常规的基本环节,少了哪一个环节或者哪一个环节工作不细致,提高教学成绩就是一句空话。备不好课就上不好课,课堂效率就低,教学成绩的提高就成了无源之水。同样,作业批改不细致、辅导不到位、学生考试作弊,则难以准确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教学则会变得盲目、无目的、无重点。尤其是课堂教学,必须牢固树立目标意识、效率意识、学生参与意识和全员达标意识,不让学生留下知识和能力的“夹生饭”,保证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因此,对学校常规教学工作的指导、管理和规范,仍然是下一步教科研中心各学段的主要工作。
第二,从教研工作的微观层面讲,教研员既要研究“怎样教”,又要研究“教什么”“怎样学”“怎样教”等教法问题。“教什么”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学什么”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以往的教研,大多聚焦于教法研究,对教学内容和学法研究有所忽视,这其实是本末倒置。教学最重要的是让教师知道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教。教学内容如果是学生最需要、最感兴趣的,即使教的方法非常简单原始,也往往是有效的。
研究“教什么”,首先是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要将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育人目标、教学要求细化到学段的每一册教材、每一个单元乃至每一个章节,据此引导教师确定每课时要教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应当重点教,哪些内容可以不教。
其次是要引导教师认真研判学情。要引导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同时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充分预习和自学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对学情的准确研判,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再次,要引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一篇语文课文,选择什么内容来教,必须有一个先于方法的决定。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段落,引导学生重点赏读;也可以由写作方法切入,进行能力迁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更换或者补充部分教材内容,从而逐步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师本化。
此外,是要引导教师超越教材、整合教材。教材并非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拓展教材、重构教材、超越教材,更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打通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教师对教材要有整合意识、跨界意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必然是跨界的,而跨界的本质是整合。因此,课程内容的整合应成为今后学校教学研究的常态。
第三,从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教学研究的着力点是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疫情防控期间,各地为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要求,普遍采用了网上授课方式,有直播,有录播,也有教师线上答疑。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不会随着疫情结束和中小学全面开学戛然而止。随着国家教育云平台在中小学的推广和使用,未来的课堂可能是“双师型”教学模式。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仍然按部就班地教,学生亦步亦趋地学,不仅违背教和学的规律,而且会造成学习资源和学习时间的极大浪费。如何发挥信息技术设备的最大功能,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都需要教研员和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