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黄花分外红(明日黄花不是昨日黄花)

“明日黄花”出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其中的“黄花”指的是菊花。“明日”指的是重阳节过后,诗文的意思是既然相聚在一起了就不要着急回去。趁着重阳节好好赏菊,如果等到“明日”,菊花已无观赏价值,恐怕连彩蝶看了那时的菊花也会犯愁的。后用“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或失去现实意义的事物。

明日黄花分外红(明日黄花不是昨日黄花)(1)

然而,如今在网络、报刊杂志、甚至是正式出版的书籍中,我们常常看到“昨日黄花”这样的表述。但由于《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入》、《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均没有“昨日黄花”这一词条,因而“昨日黄花”不符合语言规范,为误用,“明日黄花”是正确用法。

明日黄花出自宋代诗人苏东坡的笔下的《九日次韵王巩》,此诗写于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中国古代习俗,重阳节是赏菊的日子。

明日黄花分外红(明日黄花不是昨日黄花)(2)

据说,过了重阳菊花即将凋谢,成了过时的东西了。因此,用“明日黄花”来比喻过时的事物。将“明日黄花”误用为“昨日黄花”的绝大多数原因是认为“昨日”才是过去时,“昨日黄花”必然是比喻过了时的事物。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明日”“昨日”划定的标准即“今日”所指是何。

如上所述,“今日”是指九月九日重阳节,赏花的日子。过了今日才是明日,花自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不鲜艳了(这里“明日”宜作宽泛的理解,不一定就是第二天)。既是如此,说成“昨日黄花”就缺乏理据了。由此可见,用“昨日黄花”来比喻过时之事物,不但不合此成语的原意,也有悖于逻辑,实在不可取。

“明日黄花”是出自于典故的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大多出自于书面语,具有结构的固定性、意义的整体性、语法功能的多样性等特征, 比一般词汇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即便这样也会有“昨日黄花”现象的出现,由此可见,成语的正本清源之路任重而道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