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美语按年龄分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这就是当代家长必须正视的问题。要知道,独立的生活能力是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一项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靠从小加以培养才能形成的。所以,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逐步地培养孩子,让他们自己照顾自己。

天童美语认为要培养好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要做到一下几点。

1. 鼓励你的孩子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喜欢自己做事。“做”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孩子从刚学会走路就开始有了帮助母亲的愿望。孩子到了2岁就会帮大人拿一些东西,为大人跑跑腿。到了3岁就有非常强烈的自立愿望了,什么事儿孩子都想自己干。但是由于孩子还太小,独立生活的能力非常差,所以常常会把事情办坏。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试一试。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倒水喝的,就算他把水泼在了沙发上,家长也不要责怪孩子。要知道,保护孩子的心灵远比保护家里的沙发重要。

家长要谅解 孩子,这些只是他们学习独立成长过程中犯下的小小的,可爱的错误罢了。而且这样的失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慢慢就会没有了。

天童美语按年龄分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1)

2. 不要代替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的动作发展成熟,具备一定的能力后,家长就不要以年龄小为借口再替孩子做这做那。

孩子们只有通过独立地做事,才能够体验到各种感情,这种体验与他人替代孩子或强迫孩子做事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

苏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浇花,开始提了一小桶水,接着又提了第二桶,第三桶,第四桶……最后,这个孩子累得满头大汗。这时你不要为他担心,因为对他来说,这其实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感觉都不能够比拟的真正的喜悦。在辛勤的劳动中,孩子不仅可以了解到世界,也可以了解他自己。孩子童年时期的自我教育正是从了解自己开始的。这个过程会令孩子非常愉悦。一个5岁的孩子亲手栽了一颗玫瑰树,开出了一朵很美丽的花,他观看着靠自己双手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成果,惊讶不已。他还观看了自己本身,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做成的。就这样,孩子在体验劳动带来的无与伦比的乐趣的同时,也慢慢认识了自己。”

家长代替孩子做他们该做的事儿,不仅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相反地,还会使孩子因为失去自己做事的机会而苦恼万分。孩子既品尝不到成功的快乐,也体会不到失败的痛苦,品尝到的只是自己想干的事儿呗家长制止所带来的悲伤和怨恨,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3. 帮助你的孩子

这里说的帮助是指家长应该知道孩子如何克服各种困难。这种帮助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早日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做家长的最好能只有“一只手”。做家长的应当十分明了自己的责任,你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去生活,是帮助孩子学会自立,帮助孩子学会怎样做人。

譬如,孩子如果在学着踩缝纫机,你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可能会搞坏机器,就在旁边监护着他们,只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方法,让他好好练习,孩子自然能学会的。

家长可以教孩子怎样自己整理书架和书桌,怎样布置自己的房间,有条件的话,最好让孩子单独睡觉。还可以教孩子管理金钱,让孩子把自己的零用钱存起来。

总之,凡事孩子自己能办的事情父母就不要插手,要让孩子自己学着去尝试。当孩子亲自出马的时候,家长要退在后面。

当孩子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具备了应有的自理能力后,孩子就可以摆脱成人的照顾,自主迈出一大步。

所以说,为了让孩子最终能独立成人,家长先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才行。家长们请牢记:你们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离开他们,才能够培养出他们的独立能力。

想让孩子成才,就要让他们懂得自己照料自己,让他们没有你的帮助也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孩子在亲自动手的欢乐中,也会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都是从独立自主的情操中迸发出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