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跟狍子你真的能分得清楚吗(狍子呆傻)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是东北民间谚语,意思是说东北物产丰富,狍子、鱼、野鸡多到“随处可取”。谚语中的狍子学名矮鹿、东方狍,体长1.2米、体重约30千克,头顶是一双竖起的招风耳,眼睛黑圆,鼻子下面是白嘴唇和两块白斑,全身毛色随季节变化:冬季为灰白色至浅棕色;夏季多为红赭色,耳朵黑色,腹毛白色。

鹿跟狍子你真的能分得清楚吗(狍子呆傻)(1)

狍子在民间一直有“傻狍子”的叫法,具体表现在3方面:遇到危险后,先是注视着对方愣一会,尾巴处的白毛炸开,露出白屁股,接着再撒腿跑;冬季遇到了猎物追赶,有时一头扎入雪堆里“束手就擒”;奔跑过程中突然停下来回望,再绕回原处继续吃食;晚上遇到开着灯光的汽车,不像其他动物那样躲得远远的,而是跑到汽车前面“领跑”,以至频频有狍子被碾压死亡。

鹿跟狍子你真的能分得清楚吗(狍子呆傻)(2)

在捕猎人眼里,狍子的种种变现无疑是笨、傻的表现。意外的是,相比同等体积的哺乳动物,狍子不仅数量多,而且还广泛地分布在我国东三省、蒙古、俄罗斯及朝鲜半岛。问题来了,如果狍子真傻,它又怎么能壮大族群的呢?显然存在矛盾。

事实上,研究发现狍子看似“傻”的行为,实则是它为适应环境做出的最佳选择。以狍子遇到危险后尾巴翘起、炸裂露出白毛为例。绽放露出的“白屁股”,雌性为心形、雄性为肾形,这其实是狍子遇到危险后做出的一种应激反应,这点在牛科、鹿科动物中极为常见。

鹿跟狍子你真的能分得清楚吗(狍子呆傻)(3)

动物学家指出,这种炸毛的应激反应之所以没在进化过程中淘汰,反而呈现增强的态势,有这几个方面的用途:迷惑天敌使之产生短暂错愕,狍子趁机逃窜;狍子喜欢群聚,逃跑时露出十几个白屁股,干扰敌人视线、分散注意力;雌性狍子带着幼崽时,也会翘起尾巴、露出白屁股,幼崽跟随醒目的“白屁股”后面,不易走失。

狍子碰到危险物,不急于逃跑,是为了进一步确定危险的真实性。像狼、虎、熊这些狍子常见的天敌,狍子是撒腿就跑,丝毫不会犹豫。然而对于人这种动物,狍子在野外环境中极少见,加之人又是直立行走,狍子好奇心大增,这时要是大喊一声,它也会逃窜。中途又返回原地,说白了是继续吃剩下的食物,野外环境恶劣找到能吃的食物不容易。

鹿跟狍子你真的能分得清楚吗(狍子呆傻)(4)

狍子傻到一头栽倒雪堆里,确切地说是累得,与聪明与否没有任何关系。狍子冲刺速度最高80公里/小时,受体重限制耐力不足。猎杀捕捉狍子要比它的天敌聪明得多:或声东击西,或和其他猎人对其围追堵截。更关键的是,猎手还能根据狍子的抓痕长距离追击。冬季狍子少有饱腹的时候,哪有力气长途跋涉,最后实在是体力不支栽倒雪地里。当然,有些时候狍子在“逼急”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也会选择这种方式“自杀”。

鹿跟狍子你真的能分得清楚吗(狍子呆傻)(5)

攻击力不强,还有庞大的族群,狍子定然是有些特殊技能。

延缓生崽时间是狍子的看家本领。受精卵在狍子的子宫中处于游离状态,生长发育停滞,这样可避免幼崽在冬季出生。受精卵最高可保留5个月后着床发育,等到天气回暖、食物丰富的6月份,雌狍子才会产下幼崽。这样的安排,使得狍子幼崽的保持着较高的成活率。

鹿跟狍子你真的能分得清楚吗(狍子呆傻)(6)

另外,绝大多数的鹿科动物一胎产一崽,狍子偏偏生个双胞胎,碰巧还能生下3个。而且雌狍子是护崽的高手,雌狍子会把它带到相当安全的地方抚养直至能独立活动。正是这几个组合拳的配合,使得弱小的狍子有了数量优势。

事实上,再聪明的动物,给人相比都算“傻子”,只是狍子的生存习惯恰好撞到了猎人这个枪口上,“傻”的有些突出。

原创:老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